遠去的吳貽弓:他拍攝了《巴山夜雨》《城南舊事》等電影,一個詩意的現實主義者

與蓬皮杜藝術中心合作的西岸美術館即將開放 | 第十屆上海美術大展啟幕 | 進入海明威的影像集 | ......

远去的吴贻弓:他拍摄了《巴山夜雨》《城南旧事》等电影,一个诗意的现实主义者
远去的吴贻弓:他拍摄了《巴山夜雨》《城南旧事》等电影,一个诗意的现实主义者

《巴山夜雨》的哀而不傷、怨而不怒,《城南舊事》的細膩剋制,《姐姐》的真實質樸,《少爺的磨難》的人性反諷,《流亡大學》關注的國家命運,《闕里人家》探討的文化傳承,《月隨人歸》宣揚的人性至善,《海之魂》演繹的海洋深情……

作為中國第四代導演的領軍人物之一,吳貽弓執導的電影將歷史與當代、國家與家庭、群體與個人,以藝術形象有機地結為了整體,體現出濃烈的家國情懷、高度的文化自覺和先進的創新意識,為幾代人留下了美好而深刻的歷史文化記憶。

他還是一位卓越的電影事業家、教育家和活動家,在電影導演藝術、事業產業、藝術教育、交流活動等各方面都卓越建樹:在他的倡議、主持和參與下,1996年創辦的中國上海國際電影節,如今已成為享譽世界的A級國際電影節,成為一張亮麗的上海文化品牌。他擔任中國文聯及影協、上海文聯及影協等群團職務時,在京滬眾多高等院校培養了大批電影藝術人才;他主持了《上海電影志》的編纂工作,真實詳盡地記錄了上海電影的百年曆程。

远去的吴贻弓:他拍摄了《巴山夜雨》《城南旧事》等电影,一个诗意的现实主义者

座談會現場 攝影:祖忠人

9月14日,中國文聯榮譽委員、中國文聯原副主席、中國影協和上海市文聯原主席、知名導演吳貽弓因病逝世,享年80歲。

10月25日,“心繫電影 德藝雙馨——吳貽弓導演藝術與文化精神紀念座談會”由中國電影家協會、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上海市文聯、上海電影(集團)有限公司共同主辦,與會嘉賓回顧與總結了吳貽弓導演的藝術生涯與成就。

座談會上放映的短片《吳貽弓的電影夢》,用五分多鐘時間回顧了他的作品和文化精神。“電影對我來說就是一切了,人生的經歷、興趣愛好、喜怒哀樂都在裡頭了。我希望中國電影能夠再起高潮。”吳貽弓在大屏幕上說。

短片結尾處,是他在病重期間在病榻上寫下的六個大字:“上海電影萬歲”。

远去的吴贻弓:他拍摄了《巴山夜雨》《城南旧事》等电影,一个诗意的现实主义者
远去的吴贻弓:他拍摄了《巴山夜雨》《城南旧事》等电影,一个诗意的现实主义者

《巴山夜雨》□

“記得1980年,吳貽弓老師獨闢蹊徑導演了《巴山夜雨》,在山河美、人性美、抒情美的電影敘事中,描寫出黑暗時代的一線光明,真是‘問君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影片的纏綿風格和唯美藝術就像李商隱的詩一樣,讓人在惆悵中感受到濃濃的人情和生活的暖意。”中國文聯副主席、上海市文聯主席奚美娟說。

远去的吴贻弓:他拍摄了《巴山夜雨》《城南旧事》等电影,一个诗意的现实主义者

《姐姐》□

上影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任仲倫的第一篇評論文章發表在《解放日報》,評論的就是吳貽弓導演的電影《姐姐》。“吳貽弓導演的電影充沛體現出第四代導演的藝術信仰:他們與前輩的電影表達出強烈的政治激情有了區別,又與後來者頑強地表達自己的藝術傾向有了不同。他想與理想親近,與生活親近,他具有這樣的天性。”

远去的吴贻弓:他拍摄了《巴山夜雨》《城南旧事》等电影,一个诗意的现实主义者

《闕里人家》□

自小受到的江南文化的浸染,對以寫意為核心的傳統藝術的喜愛,都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吳貽弓導演的風格。他生前曾和上海評協主席汪湧豪提過,他痴迷傳統文化,喜歡唐詩宋詞,年輕時甚至能大段大段地背誦。“傳統中國人的審美趣味,諸如有無相生、虛實相間、陰陽和諧、以少總多等創造原則,乃至意象與意境的營建,純淨化的格調與風格的凝練等,早已進入他的思維,自覺不自覺地對他的創作發揮了真久而深遠的影響。”汪湧豪表示。

“尤其難能可貴的是,他在敘述策略上痴迷一種‘長河型’的詩意表達,表現為對長時段和大時代中人物命運的關注。比如,他後期所拍的《闕里人家》,講述了闕里街五代同堂的孔德賢家的日常故事,孔令譚、孔德賢、孔維本三代人不同的命運,既關乎個人的選擇,又被裹挾進半個多世紀以來變動不居的時代洪流,無不與中國社會的整體性變遷息息相關。但即便如此,他依然能不避散文化敘事,在保證故事與人物完整性的同時,讓全片慢慢往外滲出一種特別的浪漫、輕煙般的微哀與無處不在又無從著握的悽迷,從而給他所要表達的慘淡人生披上了一層詩意而溫情的靈光。”

远去的吴贻弓:他拍摄了《巴山夜雨》《城南旧事》等电影,一个诗意的现实主义者

《少爺的磨難》□

“今天重新定義吳貽弓,我更傾向於用另外一個詞:他是一個詩意的現實主義者。支持吳貽弓電影創作的最大的文化概念,並不是西方的美學,主要還是中國傳統的詩意的敘事。他是與共和國共同成長起來的一代,有著非常強烈的共和國情懷,是一個堅守傳統儒家觀念的理想主義者。”自稱“看著吳貽弓導演的電影長大”、又撰寫了藝術評傳《流年未肯付東流——吳貽弓》的上海影協副主席石川說。

他分析:“一方面,吳導有抒情的傳統、詩意的表達,同時他也緊扣時代和社會的主題。他的美學觀念指向儒家的家國情懷,另一方面,他又立足於現實的土壤當中,用自己的方式回應現實提出的任何的問題和挑戰。這是吳貽弓導演很重要的個性風格。”

远去的吴贻弓:他拍摄了《巴山夜雨》《城南旧事》等电影,一个诗意的现实主义者

《我們的小花貓》□

原上影集團副總裁汪天雲在上海師範大學中文系讀書時,便因為魯韌先生的介紹認識了吳貽弓,後來,吳貽弓把他的短篇小說《我們的小花貓》改編成了電影,“當時我完全不懂劇本寫作,吳貽弓很認真、謙和,他的文學功底特別好,這個劇本就是他幫我一點點改出來的,正是因為他有很好的文學修養,才讓他對劇本的把握非常準確。他幫助許多年輕人走上電影的道路,教育年輕人從事電影產業、電影文化、電影事業,吳貽弓永遠是我們的老師。”

远去的吴贻弓:他拍摄了《巴山夜雨》《城南旧事》等电影,一个诗意的现实主义者

□《流亡大學》□

1982年,江海洋剛從北京電影學院畢業,分配到上海電影製片廠。他跟隨吳貽弓導演拍攝了《城南舊事》《姐姐》《流亡大學》,完成了從場記、助理導演,到副導演的過程。“師從吳貽弓,是我此生的幸運。他從未在我面前以師為師,卻是我最好的老師。他曾經對我說:‘真不知道為什麼,我是那麼的喜歡電影。’因為喜歡,所以百折不撓,矢志不渝;因為喜歡所以虔誠敬畏,初心不改。”江海洋深情回憶。吳貽弓告訴他,拍電影必須把文學優勢打破,建立起全新的電影優勢,而電影的思維是有別於其他任何藝術門類的獨立思維,不是文學的亞種,不是繪畫,不是攝影和戲劇的延伸。

远去的吴贻弓:他拍摄了《巴山夜雨》《城南旧事》等电影,一个诗意的现实主义者

《海之魂》□

上海影協副主席鄭大聖當年上大學的第一課,是吳貽弓講的。“他給我們講王國維論治學的三重境界,下課前的結語他語重心長,用他一貫的很平和、很緩和的聲音,但是用心用意很深遠地說:‘能否有一點成就?望諸位好自為之。’”他觀看了近日在上海電影博物館放映的吳貽弓作品展,“我非常驚訝,誠然電影技術一直在進步,電影語言風格變化也是極其熱鬧,這九部片子在當年並不都是時鮮的,但是今天看來,我驚訝於非但是 ‘新’的,而且‘先’,先鋒的‘先’,超前的‘先’,先於世代的發聲和洞見,雖然飽經磨難卻依然溫存的自律和哀而不傷的自持,憂世傷生的讀書人本色……”

远去的吴贻弓:他拍摄了《巴山夜雨》《城南旧事》等电影,一个诗意的现实主义者

《月隨人歸》□

“李白有一首五言詩,‘暮從碧山下,山月隨人歸。卻顧所來徑,蒼蒼橫翠微。’其中前兩句很適合此刻說。其中《月隨人歸》也是我父親的一部電影的名字。這是一部很私人的電影,取材自我母親的叔叔的真實故事。電影許多時候與個人情懷情感有關。父親的文化精神和他喜愛中國傳統文化是分不開的。他喜歡西方文化,但不能改變他的國學根基,走進他的書房,能看到更多的是和中國傳統文化相關的東西。我之所以後來也從事同樣的職業,和家庭的薰陶是分不開的。”吳貽弓之子、導演吳天戈表示。

远去的吴贻弓:他拍摄了《巴山夜雨》《城南旧事》等电影,一个诗意的现实主义者远去的吴贻弓:他拍摄了《巴山夜雨》《城南旧事》等电影,一个诗意的现实主义者

夏季文創嗨

文學報夏季文創 已上線微店

文學照亮生活

網站:wxb.whb.cn

郵發代號:3-2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