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嶺山市民花園的“祕密”

大嶺山市民花園的“秘密”

大嶺山市民花園的“秘密”

為提升大嶺山人民的文化內涵以及藝術修養,普及文化藝術知識,大嶺山鎮通過設立主題雕塑的方式展現大嶺山的城市品味、文明形象以及文化底蘊。

為更好地展示大嶺山歷史文明和現代文明,推動文化藝術走進大眾,把文化藝術的美感傳遞給市民,大嶺山鎮在圖書館及市民花園共設立10座青銅雕塑,以此展現大嶺山的城市品味、文明形象以及文化底蘊。特邀中國雕塑學會理事、廣東省美術家協會雕塑藝術委員會秘書長、廣州美術學院雕塑與公共藝術研究所常務副所長許群波依據大嶺山本土地域文化以及書法主題創作了十座青銅雕塑。

大岭山市民花园的“秘密”

大嶺山本土文化雕塑

四座獨具大嶺山地域文化特色的雕塑設立於大嶺山圖書館,它們分別代表了大嶺山本土文化的紅色文化、客家文化、莞香文化、荔枝文化。

1 大嶺山兒女

大岭山市民花园的“秘密”

雕塑立足東縱紅色文化,以典型的勇於參軍抗戰大嶺山兒女為原型,展示出嶺山兒女們英勇敢戰的形象,積極參軍,打擊侵略者,為中國抗戰的勝利做出貢獻。也藉此雕塑形象,加強大嶺山人民對紅色文化的保護與傳承的意識,弘揚革命先烈頑強拼搏、艱苦奮鬥的革命精神。

2 山歌不輟

大岭山市民花园的“秘密”

雕塑依照客家人生活習俗,還原了客家人阿哥阿妹對唱山歌的場景,以獨特優美舞姿的形象展現客家人能歌善舞的特點,以此表述源遠流長的客家文化,讓更多人去了解、去接觸、進而喜歡客家山歌,一同弘揚優秀的傳統文化。

3 丹荔醉客

大岭山市民花园的“秘密”

雕塑以具象手法塑造了荔枝女的優美形象,頭戴斗笠,手挎裝滿荔枝籃子的荔枝女,配以甜美的笑容帶出一份勞動者的喜悅,荔枝女也是是眾多文學藝術工作者喜愛的表現對象。

4 莞香逸遠

大岭山市民花园的“秘密”

雕塑以寫實坐姿旗袍女性和從紅砂土長出來的莞香樹的特殊造型相結合,用意向的表現手法表現了向上升騰的香氣,表現了最具東莞歷史特性的物質、文化和精神源泉。

書法大家雕塑

以書法創作為主題的市民花園,則設立了六座書法大家的青銅雕塑,藉以書法家的形象,建立起大嶺山文化藝術形象。

羲之愛鵝

——王羲之與王獻之

大岭山市民花园的“秘密”

雕塑畫面為王羲之、王獻之兩父子討論書法,鵝只伴身旁的生活情景,而“羲之愛鵝”也被世人當作文人雅士清逸的生活體現。

王羲之,字逸少,東晉書法家,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書苑,享有“書聖”美譽,與其子獻之並稱為“二王”,其書法兼善隸、草、楷、行各體,精研體勢,心摹手追,廣採眾長,備精諸體,冶於一爐,擺脫了漢魏筆風,自成一家,影響深遠。風格平和自然,筆勢委婉含蓄,遒美健秀。他的《蘭亭集序》為歷代書法家所敬仰,被譽作“天下第一行書”。

王獻之,字子敬,小名官奴,王羲之第七子,東晉書法家,以行書及草書聞名,有“小聖”之稱,並與與張芝、鍾繇、王羲之並稱“書中四賢”。他筆下的草書,下筆熟練、潤秀、飛舞風流,他的《中秋帖》行草,共二十二字,神采如新,片羽吉光,世所罕見,清朝乾隆皇帝將它收入《三希帖》,視為“國寶”。

顛張狂草

——張旭

大岭山市民花园的“秘密”

雕塑運用大寫意雕塑手法表現張旭醉酒時揮毫的狂放不羈狀態,意在形神之間,以此展現他造化為師,墨池功深,終成狂草大師的形象。

張旭,字伯高,一字季明,唐代書法家,擅長草書,喜歡飲酒,被世人尊稱為“草聖”、“張顛”,與懷素並稱“顛張醉素”,其草書則與李白詩歌、裴旻劍舞,成為“三絕”。其書法風格最突出的特點是“狂逸”,他將天地萬物的情勢與自身的主觀情態融為一體,任情恣性而寄寓點畫,以技法為精神表現的手段,從而由技進乎道,將萬物化為完全屬於自己的藝術語言,最終形成飛動豪蕩的“狂草”表現形式和風格。

魯公正冠

——顏真卿

大岭山市民花园的“秘密”

雕塑以穩定的三角形構圖,塑造出顏真卿緩緩從山石間走出,在飄動的衣袖下結合浮雕形式刻畫了千軍萬馬,寓意在歷史的長河裡,向我們走過來的是一位錚錚鐵骨,金戈鐵馬生涯的偉大人物形象。

顏真卿,字清臣,小名羨門子,別號應方,秘書監顏師古五世從孫、司徒顏杲卿從弟,唐朝名臣、書法家。顏真卿書法精妙,擅長行、楷。初學褚遂良,後師從張旭,得其筆法。其正楷端莊雄偉,行書氣勢遒勁,創“顏體”楷書,對後世影響很大。與趙孟頫、柳公權、歐陽詢並稱為“楷書四大家”。又與柳公權並稱“顏柳”,被稱為“顏筋柳骨”。

東坡啖荔

——蘇軾

大岭山市民花园的“秘密”

雕塑結合了蘇軾的詩詞“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選用融合了人物特徵以及嶺南特色的場景:蘇軾一邊欣賞詩詞一邊品嚐佳果,表達蘇軾曠達、豪放、自在的形象。

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畫家,文縱橫恣肆,擅長寫行書、楷書,與黃庭堅、米芾、蔡襄並稱為“宋四家”。他曾經遍學晉、唐、五代的各位名家之長,再將王僧虔、徐浩、李邕、顏真卿、楊凝式等名家的創作風格融會貫通後自成一家。他曾自稱:“我書造意本無法”、“自出新意,不踐古人”。黃庭堅稱他:“早年用筆精到,不及老大漸近自然。”這說明蘇軾一生屢經坎坷,致使他的書法風格跌宕。存世作品有《赤壁賦》、《黃州寒食詩》和《祭黃幾道文》等帖。

涪翁聽松

——黃庭堅

大岭山市民花园的“秘密”

雕塑運用了寫意與陰刻浮雕結合的塑造手法,表現黃庭堅“風”與“松”的人生境界,以柔寓剛、外柔內剛。

黃庭堅,字魯直,號山谷道人,後世稱他黃山谷,晚號涪翁,北宋文學家、書法家,擅行、草書,為“宋四家”之一。

其書法追求高古的同時,將個人的性格、感情、才氣等主觀的要素都化為客觀的表現,使客觀境界代替主觀達到物我融合的境界,即所謂“天人合一,一一自然”。他的書法常以“韻”來體現其純樸平淡的“自然”,代表其“超逸絕世”的境界。他學古而不泥古,崇古而出古,依靠自己對書法上不同常人的理解,結合自己的個人性格、才氣、感情等特性,“學古而創新”,最後自成一家,將“自成一家”的“創新”化為“自然”,達到書法境界最為高尚的一種理想程度。

襄陽拜石

——米芾

大岭山市民花园的“秘密”

雕塑銅像塑造了虔誠拜石“石痴”的米芾,展示出舉止顛狂,遇石稱“兄”的米顛人物形象,表現了他對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米芾書畫自成一家,枯木竹石,山水畫獨具風格特點。在書法也頗有造詣,擅篆、隸、楷、行、草等書體,長於臨摹古人書法,達到亂真程度。米芾平生書法用功最深,成就以行書為最大。南宋以來的著名匯帖中,多數刻其法書,流播之廣泛,影響之深遠,在“北宋四大書家”中,實可首屈一指。康有為曾說:“唐言結構,宋尚意趣。”意為宋代書法家講求意趣和個性,而米芾在這方面尤其突出。

來源 | 大嶺山圖書館

大岭山市民花园的“秘密”
大岭山市民花园的“秘密”大岭山市民花园的“秘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