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益类基金规模增长近7000亿元,三季度持仓偏好中小板和创业板

权益类基金规模增长近7000亿元,三季度持仓偏好中小板和创业板

记者丨夏悦超

来源丨国际金融报

图片来源丨图虫创意

近日,公募基金三季报放榜完毕。据中国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数据,三季度大部分基金净赎回,股票基金净赎回287.13亿份,混合基金净赎回144.24亿份,货币基金净赎回7050.08亿份,但债券基金净申购1916亿份。

整体来看,今年前三季度除货币基金规模缩水超5500亿元外,公募其他类别基金规模较去年末均有增长,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规模大幅增长,合计增长近7000亿元。在此背景下,公募持有A股市值较去年末增长超6000亿元,具体到持仓配置方面,权益类基金普遍选择在今年三季度加仓中小板和创业板,对主板的配置低于历史平均水平。

1 权益类基金规模激增

数据显示,截至三季度末,易方达基金公募规模达到3629亿元,遥遥领先其他公募基金(剔除货币基金和短期理财债基)。不出意外的话,该公司将继续蝉联公募基金年度规模冠军。此前,其已连续四年拿下第一。

紧随其后,博时、华夏基金牢牢占据前三位,南方、中银、招商基金等继续站稳近年来业内规模前十的位置。

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三季度末,公募基金总规模合计13.77万亿元,较去年末增长7651.22亿元。总规模增长受到限制的一大原因便是货币基金规模出现大幅缩水,对比去年末,今年三季度末货币基金总规模缩水5547.64亿元。从发行市场来看,今年未有1只传统货币基金发行,新发的6只货币基金均属于浮动净值型货币基金,但整体带来的规模增长并不大。

若剔除货币基金和短期理财债基,公募规模前十的基金公司中,有九家规模超过2000亿元。对比去年末规模前十的公司来看,富国基金是上述名单中的新面孔,三季度末规模达到1979.15亿元,工银瑞信基金跌出前十名单,暂列第12名。

同时,这十家公司三季度末总规模合计2.58万亿元,占全市场基金规模(6.74万亿元)的近四成,行业头部效应越来越明显。另外,有19家公募总规模在1000亿元以上,有56家公募总规模不足100亿元。

持续了多年靠货币基金冲规模的时代已不复存在,多家基金公司开始积极推行权益类产品和其他类别产品,比如今年发行大热的ETF基金(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等。

若将市场存续的基金按照一级分类划分,目前1791只债券基金以3.6万亿元的总规模仅次于货币基金,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规模分别达到1.13万亿元和1.86万亿元,且这两大权益类基金规模相比去年末合计增长逼近7000亿元。而固收类产品由于货基的大幅缩水,今年三季度末较去年末仅增长300亿元。

天相投顾研投总监贾志向记者表示,行业规模越来越向头部公司集中,属于正常现象。未来公募市场的总规模还会持续分化,中小型基金公司突围的难度加大,只有苦练内功,立足长远,才有机会。那些总想着弯道超车的,也许会变得更被动。

2 加仓电子和医药

目前,规模问题已经成为困扰公募基金的一大难题,而能够解决这一难题的方案是什么?“是业绩。”北京一位公募人士向《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

虽然上证综指下半年始终在3000点附近徘徊,但从近期披露完毕的基金三季报中不难发现,公募基金凸显了其本该有的赚钱能力。

据国元证券统计,主动偏股型基金在今年三季度加仓中小板和创业板,仓位分别增至21.09%和13.65%;科创板也有所配置,仓位较小,为0.09%;同时减仓主板,仓位由68.37%降至65.18%。

从今年三季度市场表现来看,部分医药和科技成长股业绩确实要好于价值蓝筹股。国元证券认为,从历史比较来看,目前公募基金对主板的配置仍低于历史均值水平,对中小板和创业板的配置水平则略高于历史均值。

Wind数据显示,截至9月30日,三季度股票基金收益在20%以上的共有21只,其中超九成的基金属于科技主题基金,剩下的基金属于医药主题基金。混合型基金方面,三季度基金收益在20%以上的共有45只,其中已经不见白酒等消费主题基金,取而代之的是科技、医疗等成长风格的基金。

同时,根据公募三季度重仓情况,增持最多的前十只重仓股中,大多数属于科技板块。中国广核成为三季度公募新进重仓股数量最多的个股,被88只公募基金合计持有14.9亿股。排名前十的新进重仓个股中,仅三只松鼠属于食品饮料板块。

虽然三季度公募集体增持电子板块,但食品饮料依旧是公募基金重点关注的行业。数据显示,公募三季度超配行业前五位分别为食品饮料、医药生物、电子、家用电器、计算机,分别超配8.91%、8.38%、7.17%、3.15%以及1.32%;低配前五的行业分别是银行、采掘、公用事业、建筑装饰以及化工。

而这与北上资金的配置基本相似,北上资金在三季度偏好电子、医药和食品饮料板块,对食品饮料持股有所减少,大幅加仓电子和医药个股。

金百临咨询首席分析师秦洪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公募今年重点配置方向来看,主要为以食品饮料为代表的必需消费品种,以5G、芯片为代表的科技股,以及以创新药、体外诊断为代表的医药股。这些行业龙头大多来自创业板、中小板,故中小板、创业板成为重点配置领域。未来这一趋势可能难以改变,因为未来中国经济的产业升级、消费能力提升,能够惠及的领域、形成新的增量市场主要在上述领域中。

3 市场活跃度有待提

三季度权益类基金规模的提升和积极的加仓换股,让公募持有A股市值达到2.11万亿元,占A股流通市值的4.76%,较二季度末和去年末分别增加1163.2亿元和6433.25亿元。其中,持股市值前十的公募合计达到1.01万亿元。

秦洪认为,因为今年公募基金赚钱能力突出,所以在基金发行、基金投研等方面,有着一定的市场号召力。这不仅强化了公募基金投资能力突出的影响力,而且还使得公募规模持续扩张。

不过,秦洪认为,目前公募基金进一步加仓的空间相对有限。“要想进一步提升市场影响力,可能尚需要两方面配合,一是整个市场活跃度的提升,让更多的市场参与者感受到公募基金的赚钱能力;二是公募基金挖掘出新的投资主线,迅速提升公募基金的净值水平,以更强的号召力来扩张其规模。”

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国内非货币基金规模太小,主要原因首先是股票基金研发能力比较弱;其次,股票基金的投资绩效比较差,很难赢得投资者信赖。因此,股票基金还是很难扩容。”

长期来看,公募基金若想大力发展股票基金,需要稳定的长期资金支持,而家庭理财资金可以作为股票基金长期投资的重要资金来源。或将家庭理财资金逐步导入养老储蓄和养老投资产品上,这样更有利于股票基金的发展,这也是对家庭理财结构的重要调整。未来,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开发潜力巨大,也是为公募基金提供长期资金来源的一个主要渠道。”董登新表示。

热文推荐

逾千亿美元将流入中国债市!但为何外资鲜少通过公募买入?

五家投顾试点来了,公募进入“买方时代”

《国际金融报》金融中心等你来爆料!

邮箱:18702514026@163.com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