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A有史以來都有過哪些霸氣的綽號出現?

球哥的愛很純粹


戰神劉玉棟.拼命三郎張勁松.小李飛刀李楠.虎王孫軍.中國喬丹胡衛東.微笑剌客朱芳雨.神經刀王仕鵬.張三瘋張慶鵬.大魔王周琦。


江山歸一統


亞洲第一後衛——郭艾倫(中國最偉大的後衛);

大魔王——周琦(中國籃球的希望);

小巨人——姚明(中國籃球的旗幟);

易帝——易建聯(CBA的傑出球員);

中國喬丹——胡衛東;

戰神——劉玉棟;

虎王——孫軍;

小李飛刀——李楠;

張三瘋——張慶鵬;

中國庫裡——趙光昊;

功夫熊貓——韓德君;

國產魔獸——李曉旭;

小鯊魚——陶漢林;

焦作勒布朗——李根;

小韋德——孟鐸;

滄州魔術師——孫悅;

逍遙王——鞏曉彬;

大巴——巴特爾;

拼命三郎——張勁松;

…………


宇宙遼天下無敵


CBA從1995成立到如今,已經有足足24年的歷史。對於中國體育而言,這已經算是歷史非常悠久的,咱們自家體育聯賽了。喜歡籃球的朋友哪怕你不看CBA,但是也絕對知道CBA,作為亞洲最好籃球聯賽,CBA知名度和影響力在這擺著。很多中國男籃巨星,都是從CBA走出去的,我們熟悉的姚明,易建聯,王治郅,都在CBA效力過,可見CBA是中國男籃人才輸送的重要比賽。這24年出現的巨星不少,他們幾乎都擁有屬於自己的綽號,那麼誰的綽號最霸氣呢,小編認為是今天這5個。不知道正在閱讀文章的你,看完後想法是否跟我一致呢?

大魔王

“大魔王”這綽號確實霸氣,這目前是周琦的專屬綽號。周琦現在表現如何暫且不評價,就他被球迷稱為“大魔王”時期表現,確實配得上。他被球迷稱為“大魔王”,還是在U16,U17,U19,亞青賽和世青賽這一時期。特別是在U16亞青賽決賽,周琦得到43分19籃板12蓋帽3助攻,真心打出了“大魔王”的統治力,當年同期的約基奇都是被他壓制。周琦就是在亞青賽表現太驚豔,這才有了這一綽號。

小李飛刀

看綽號就知道是戰鬥力十足的球員,李楠在場上表現確實如此。李楠被球迷愛稱為“小李飛刀”,不僅是他三分夠穩夠狠,他強硬球風也讓對手感到害怕。不生氣的李楠就是場上君子,他喜歡用三分搞定對手。生氣的他戰鬥力也是十足,這樣能文能武的球員真不多。“飛刀一出,能定勝負”,李楠這綽號太具有大俠的感覺。

逍遙王

鞏曉彬算是中國近代史上,第一批巨星了。他技術全面,運動能力爆炸,在亞洲國際比賽,他在4號位就是對手噩夢。至於鞏曉彬為何叫“逍遙王”,主要還是顏值太高。他儒雅氣質和華麗球風,也是令他圈粉不少。

戰神

這綽號更霸氣,戰勝就是戰無不勝,在CBA還真只有劉玉棟配得上。劉玉棟別看他1.98打大前鋒,那對抗是一點不吃虧。在籃下他可以強打對手,在外線三分也是精準,他在進攻端沒有任何死角。能在當年實力接近無解姚明頭上,一人獨攬53分,劉玉棟更是坐實了戰神稱號。

中國喬丹

這一綽號不要說CBA,就放眼整個中國男籃歷史,也只有胡衛東配得上。胡衛東身高1.98也是打分衛,這一點就跟喬丹無限接近。關鍵他技術太出色,基本功在那個年代,完全不輸歐美球員。能突,能投,能背打,一條龍暴扣也能輕鬆完成,胡衛東之後這樣的分衛再也沒出現過,他也許就是中國男籃歷史中,得分後衛最強代表!


老鄧侃球


要說CBA中擁有霸氣側漏綽號的運動員,中國籃球名宿劉玉棟絕對是最經典的一個。

中國籃球傳奇名將“戰神”劉玉棟,江湖又人稱“劉師長”、“坦克”、“中投王”、“定海神針”。1970年出生,身高1.98米,體重106公斤。

1989年年僅19歲的劉玉棟進入南京軍區男籃接受軍隊的洗禮,第二年進入了在當時甲A籃球聯賽中獨孤求敗的巨無霸戰艦八一隊,開始了他籃球生涯的“戰神”傳說。

劉玉棟籃球生涯輝煌的戰績:

1993年、1995年、2001年3屆亞錦賽冠軍;

1994年-2002年連續3屆亞運會男籃金牌;

1994年獲得中國男籃在世錦賽歷史上的最好成績第8名;

1996年獲奧運會男籃第8名;

2000年奧運會男籃第10名。

在CBA(包括末改制前的甲A聯賽)為八一隊奪得7次總冠軍(其中一次6連冠);CBA聯賽10年最佳球員;

2001-2002賽季場均砍下37分+7.8籃板+1.7助攻+2.2搶斷的殺神數據,創造了國內球員單賽季場均得分的紀錄,並單賽季囊括了“CBA常規賽MVP”、“CBA總決賽MVP”和“賽季得分王”三項大獎,創造了CBA聯賽的紀錄,當賽季常規賽在八一隊主場116:99戰勝吉林隊的比賽中,劉玉棟砍下職業生涯最高的57分。

要知道,當時的比賽是上下半場共40分鐘,而不是現在的四節48分鐘!

2005年常規賽八一隊主場對陣吉林隊的比賽中場,寧波雅戈爾體育館座無虛席,在全場觀眾雷鳴般的掌聲和歡呼聲中,當時的籃協主席李元偉親手為獲得“CBA十年貢獻獎獲”的劉玉棟戴上銘刻其戰神傳奇的至尊“戰神鑽戒”!

之前的CBA常規賽MVP獎盃是一個淘寶爆款大果盆,姚主席把它給換了,新獎盃叫“戰神杯”,杯上面的那個做著高手投籃動作的運動員,名字叫劉玉棟。

姚主席說:“我們用CBA歷史上20多年來最著名的球員外號來命名這座獎盃,希望它可以成為我們新一代年輕運動員追求的榮譽。”

劉玉棟是中國男籃1994黃金一代中最為傑出的代表和男籃歷史上最出色的大前鋒之一,巔峰時期是八一隊先發五虎上將之首,有萬夫不擋之勇,為八一王朝守疆勤王,擊敗無數覷覦王朝之英雄豪傑,立下赫赫戰功。

劉玉棟相貌堂堂,威風凜凜,身長八尺六寸,腰圓膀闊,豹頭環眼,燕頷臥蠶眉,肩臂雄壯,天生神力國內罕見,臥推竟能達150公斤以上,籃球生涯早期英雄露穎,球風強摯壯猛,勇力超人,攻防兼備,衝鋒陷陣,勢不可擋,人送綽號“坦克”。

1997年上半年,“戰神”膝蓋副韌帶斷裂,下半年膝蓋半月板重傷被摘除;2003年上半年在膝蓋手術中取出10塊碎骨,下半年跟腱斷裂。斷斷續續的傷病導致“戰神”的雙側半月板先後被摘除,雙側跟腱也先後斷裂過!

一個人,究竟需要多頑強的意志和毅力,承受多麼大的痛苦,才能如劉玉棟這般在戰場上叱吒風雲、氣吞萬里如虎?

不久前的第七屆世界軍運會上,“戰神”劉玉棟作為主火炬手,點燃了軍運會的聖火。看著昔日的戰神跑起來有點緩慢和艱難,莫名有點心疼的感覺。

籃球生涯巔峰期和末期,因為傷病纏身,劉玉棟逐步改變了以往大開大合、勇猛彪悍的打法,甚少再在內線肌肉叢林中鐵血肉搏 ,但劉師長又修煉出獨步天下的中投絕技,一招後仰直臂高手中距離投籃無人能防,神準而穩定,無解的中投打得對手懷疑人生,此期間人封“中投王”。

“老男孩”王治郅遠赴重洋追逐夢想後,八一隊面臨隊伍老化、青黃不接的現狀,劉玉棟以一己之力支撐著八一隊,球技更加成熟、穩定而高效,精神和內心也愈加強大,已臻化境,已成為決定比賽勝負的靈魂人物,屢屢上演以一己之力大逆轉、一劍封喉絕殺的好戲,此期間又被冠以“定海神針”稱號。

籃球生涯中後期,“戰神”以超人的意志力數次戰勝被醫生判定導致其籃球生涯終結的重傷(包括一次曾從膝蓋上取出十塊碎骨的重傷),在賽場上始終鬥志昂揚,頑強不屈,越是傷病和逆境,越顯英雄本色。有時賽前賽後上下樓梯都很艱難的劉玉棟,但一披掛上陣便爆發出超人類的鬥志和能量,在場上揮戈殺敵依然勇冠三軍,招招殺人誅心,率隊收割勝利如探囊取物,是球隊的絕對核心和靈魂,為戰鬥而生的劉玉棟憑藉如此強悍的殺神表現,世人贈其“戰神”之號!

只要戰神在場上,就是一種讓對手絕望的存在,籃球生涯的中後期即使雙膝已經幾乎不能彎曲,但就是憑藉一招略帶後仰的直腿直臂高手中投制霸球場,面無表情如石佛一般,冷血而又殺氣畢露,投籃如同機器流水作業一樣精密規範,投中了一個又一個,絲絲入扣而且作品完美無暇。

1994年世錦賽,“戰神”劉玉棟場均砍下11.5分,其中在對陣美帝的夢二隊時,得到全隊最高16分;

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劉玉棟場均砍下全隊第三高的8.7分,在對陣美國夢三隊時,替補出場再次拿下全隊最高18分。

在12個賽季的CBA籃球生涯裡,“戰神”的兩分球命中率在50%以上,三分球命中率有9個賽季達48.42%,罰球命中率達87.82%。

2002年是CBA歷史上的重要時刻,當年的總決賽,32歲的CBA傳奇、“戰神”劉玉棟和22歲的籃球天縱奇才姚明狹路相逢,巔峰對決打得火花四濺、蕩氣迴腸。

整個系列賽,球場永遠是這兩大名將對飈,在上海,只要姚明一接球,整個體育館就揮拳歡呼,只要劉玉棟一接球就搖頭嘆氣;在寧波,只要劉玉棟一接球,整個體育館就歡聲雷動,只要姚明一接球就無奈嘆惜。

姚明彷彿天神下凡,攻防兩端無人能敵,場均41.3分+21板+4.3帽,而劉玉棟也開啟戰神模式,裡突外投,所向披靡,勢不可擋,場均41.5分+6.2板+2.8助攻+1.8搶斷。

最後一場,只有一個膝蓋能彎曲的劉玉棟依舊帶傷躍馬橫槍,以驚人的意志上陣血戰,繼續以戰神模式暴走,上海隊走馬燈似的單防、包夾,就算姚明的巨靈神掌快打到他臉上,也無濟於事,一樣能命中二分或三分,全場怒砍53分,雖然傾其所有,但依然沒有擋住歷史的巨輪,王朝更迭勢所必然,最終姚明新王登基。

神勇而悲壯的“戰神”劉玉棟,以總決賽場均41.5分+6.2板+2.8助攻+1.8搶斷(其中58.8%的兩分球命中率,55.6%的三分球命中率)這樣震撼的數據力壓姚明,獲得了總決賽MVP,“戰神”的傳奇足以震古爍今。

走過烽煙戎馬歲月山河,“戰神”歷盡了籃壇生涯的種種艱辛,嚐遍傷病的萬般痛苦,創造了一連串籃球巨星的經典,傳奇的人生註定會讓歷史銘記!


雲水淡泊3


綽號是根據自己性格,作風,脾氣屬性別人給起的。比如,逍遙王鞏曉彬,大家喜歡他打球瀟灑有捨我其誰的氣質。比如,戰神劉玉棟,球迷給他封神,大家喜歡他作風硬朗不畏傷病不畏對手不服就乾的氣質。比如虎王孫軍,做為吉林男籃的旗幟人物,為吉林男籃鞠躬盡瘁球迷給他封王,是對虎王最大的認可和尊重。再比如拼命三郎郭士強,在球場上敢打敢拼,在逆境中雄起,拼命三郎也是實至名歸。還有大魔王周琦,閃耀亞青賽,世青賽曾經也是男籃最佳的後備力量。這是綽號我覺得叫的都挺生東的也是正能量的。

像有些綽號是帶嘲諷,馬上腿,劉一蹬,什麼墊腳啥的都是負能量,像這樣的綽號最好沒有,帶壞了CBA的風氣。

還有一些是球迷的期望,比如鞍山保羅趙繼偉,大家希望他能像保羅一樣,當好球隊的大腦。比如中國喬丹胡衛東,球迷希望他能像喬丹一樣帶領中國男籃打出一片新天。這樣的綽號很多,比如中國奧尼爾,鵜鶘名宿,餅王基本代表球迷的期望和自己的特質。

綽號也是籃球文化的一種,希望多來點正能量的綽號來豐富籃球文化!









黑土愛體育


我對cba關注不多,但也知道以下幾個人的名字——

中國喬丹——胡衛東

戰神——劉玉棟

虎王——孫軍

小李飛刀——李楠

張三瘋——張慶鵬

我覺得這些人的名字可謂如雷貫耳,都是聯賽歷史上響噹噹的人物。至於什麼“大魔王”啊,不提也罷,徒增笑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