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不好过,俄乌欧天然气新协议“难产”

【俄罗斯龙报网】10月28日,就“2019年之后,俄天然气经乌克兰向欧洲输送问题”,俄罗斯、乌克兰、欧盟在布鲁塞尔举行了三方部长级磋商,俄能源部长诺瓦克、乌能源和环境保护部长奥尔热、欧盟能源联盟副主席谢夫乔维奇出席磋商会议。

签订新协议?还是延长老协议?这是个问题

综合中国青年报、新华社、俄罗斯卫星新闻通讯社报道,据了解,现行的俄经乌境内向欧输气合同签署于2009年,有效期至2019年年底。欧洲与乌克兰倾向于达成新的长期供气协议,并提出将过境乌克兰的天然气输送量提升至每年不少于600亿立方米的新目标。而俄罗斯方面则更希望将现行合同延长一年。

俄乌对于恢复天然气供应虽都有共同合作的意愿,且双方已就在公司一级集中展开更加积极的谈判达成一致,但在实际磋商过程中,仍存在诸如如何解决税费计算等一系列技术性与现实性问题。因此,俄乌两国在未来向欧供气进一步合作问题上一直未能制定出双方均可接受的规则。

俄提出两种方案,乌却难以执行

诺瓦克在三方部长级磋商结束后表示,三方将继续积极开展工作,力争找到解决方案。俄罗斯赞成通过“一揽子”方案解决天然气谈判的一系列问题,确保2019年之后天然气过境运输顺利畅通。为此,俄方初步提出了两项方案。

一是,如果乌克兰在2019年12月1日前完成向欧盟能源标准过渡的相关工作,并在2020年1月1日前批准《欧洲能源法》,俄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可以按照欧盟天然气市场准则为乌预留出足量天然气。

二是,如果乌克兰做不到上述这一点,俄方也为其准备了备选方案,即俄愿意继续按照现行协议过境乌克兰对欧输气,并作出相应技术调整,直至乌克兰执行欧洲能源准则。

俄乌“斗气”积怨深,东欧国家将收不到“过路费”

乌克兰是俄罗斯向欧洲供气的途经地,但俄乌过去几年多次“斗气”,屡屡殃及欧洲承受断供冲击。俄乌现有输气合同今年12月31日到期,实际履行过程中纠纷不断,发生欠费、断供等事件,双方把官司打到瑞典仲裁法庭。

乌克兰先前指责俄罗斯故意拖延,目的是等待绕过乌克兰的“北溪-2”天然气管道建成,以便提高筹码。俄方表示愿意继续借道乌克兰向欧洲输气,条件是这条线路必须有商业竞争力。

“北溪-2”绕开乌克兰等东欧国家,“走水路”铺设波罗的海海底管道,把俄罗斯天然气输送到德国,再经由德国干线管道转送其他欧洲国家。项目竣工后,德国有望取代乌克兰,成为俄罗斯天然气欧洲转运枢纽。

另外,俄罗斯正在推进“土耳其溪”输气管道项目,希望利用这条管道向土耳其供应天然气并经由土耳其向欧洲南部输气。

此次谈判结果令欧洲联盟颇为焦急。欧盟委员会副主席马罗什·谢夫乔维奇当天催促:谈判结果令人失望,俄乌双方“必须有紧迫感”。

俄能源部长诺瓦克说,由于俄乌欧28日没有能就天然气输送达成一致,各方定于11月底继续谈判。

各方利益交织,抱着“政治意愿”难以解决“能源问题”

从俄方提出的初步方案可以看出,俄罗斯确实心怀诚意,同时也不放弃自己的利益。

事实上,在北溪-2及土耳其溪天然气管道尚未完全投入运营前,俄方对继续选择过境乌克兰向欧洲供气仍有强烈意愿,自身并未彻底放弃这一“兜底”选择。

俄天然气工业公司总裁米勒认为,俄气公司从来没有提出过放弃经乌克兰对欧输气。俄国家能源研究所所长谢尔盖·普拉沃苏多夫更是自信地认为,从原则上说,俄罗斯与谁签字并不重要,因为除了俄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之外,欧洲方面根本找不到其他更合适的能源供应商。

欧盟能源联盟副主席谢夫乔维奇认为,到目前为止进行过的谈判“是消极的”。他说,尽管各方均抱有解决问题的强烈政治意愿,期待谈判取得积极进展,但这一情况却并未发生。

俄乌在天然气过境运输问题上的争执持续多年,掺杂着政治因素的商业纠纷也不断作用于两国关系,历史上“斗气”与“断气”大戏时常上演。尽管各方此次均希望尽快达成协议,但从目前的状况看,诸多现实问题不可避免地直接或间接影响谈判进程。2019年毕竟只剩两个月,俄乌欧三方“天然气新协议”年内能否最终签署还很难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