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这个少年身上,我看到00后的成长

◆ 后台回复书名一键免费阅读 : 2023非虚构成长 | 长安十二时辰 | 网内人 | ……

从这个少年身上,我看到00后的成长
从这个少年身上,我看到00后的成长
从这个少年身上,我看到00后的成长

蜗小牛:

易烊千玺、周冬雨主演的《少年的你》历经撤档风波,终于与大家相见。

这两天,小蜗听到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演得太好了”,“一定要去看”。

电影公号“虹膜”评价:易烊千玺,今天开始你可以说自己是个演员了。

2000年出生的易烊千玺,以组合tfboys出道,是最当红的流量偶像之一;经过暑期《长安十二时辰》大火,逐渐展露演技;而在《少年的你》之后,没有人可以否认,他的确已经是个演员了。

今天,小蜗想给大家推荐易烊千玺写的一段话,如何在表演中摆正自己的位置,内心坚毅走下去。

一起感受一下榜样的力量,看到00后成长的样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无论是谁,为梦想认真努力的样子,最珍贵。

和角色对话,也和自己对话

生活中,大家都说我是最安静的那个存在。跟人相处时,喜欢观察,不太愿意主动靠近。真交流的话,也不会有什么不自然的地方。

小时候生气、发泄情绪的方式就是打枕头。它很松软,一拳一拳地打下去,累了,也就过去了。

长大一些,会深呼吸调整自己情绪。气特别大的时候,虽然很难纾解,但也不会通过大吼大叫那样的方式发泄。

但我的慢热并不意味着交往时会被动。

在我眼里,人人都有根隐形的线,当你想与谁加深联系时,线就会明确地伸向对方。

大多数时候,这根线淡淡地、若有若无地悬挂在两人之间。

我觉得主动权在自己手上。

不过,从小我就喜欢一个人待着。哪怕是我妈下楼扔垃圾,只有自己在家的那十几分钟我都觉得很酷。没有练习、没有老师,我安静地和自己对话。

我会在房间里跟自己玩游戏,折出各类角色,主要是军团,里面有士兵和首领,有时还有青蛙,然后我自己是带着翅膀和利爪的勇猛武士,与它们展开一场厮杀。

可能相比热闹,我更喜欢默默观察,会看每个人的动作细节,想象他遇到各种情况时的反应。

这个世界上的大多数人都在扮演一个自己不喜欢的角色。我不喜欢扮演,我是什么样,呈现在大家面前的我就是什么样的。

有人问过我,在饰演过的角色里,谁最像自己。我觉得是《我们的少年时代》里的尹柯,那是一种性格上的相似。尹柯表面上仿佛对任何事都漠不关心,但内心其实是一个关心周遭世界的人。

其实,我希望能好好演戏,很多时候,它有点像在跟内心深处的自己对话。

拍《思美人》时是我刚开始拍戏不久,我不想让别人觉得我是小孩就放松对我的要求。

有一场下着雪我举水桶的戏,拍近景的时候水桶是满的,因为得体现这个角色身上不服输的劲儿,所以我就一直举着;

还有晕倒在雪地里的镜头,第一遍我想试试放松地摔下去,真摔在地上的时候头还是挺疼的,但为了最后效果更真实,还是得硬着头皮继续摔。

后来看预告片,其实还是做得不够好。如果是现在的话,可能会表现得更好一些。

不同的戏对我也会有一些不同的影响,我以前对屈原的印象是端午节、投身汨罗江和他写的《离骚》,但演了少年屈原后,我发现他真正为楚国做过一些大事。那种感觉跟从课本上读来或缅怀古人是不同的。

我在拍戏方面还是新人,需要学习的东西还很多。后来,跟周迅姐和王庆祥老师一起录制《今日影评·表演者言》时,我还向他们请教过一些表演上的问题。

王庆祥老师把表演比喻成望、闻、问、切,说观察、思考和运用,缺一不可。小时候看他在《一代宗师》里跟梁朝伟先生的“掰饼”戏,印象很深,两个人在对立的过程中,将江湖大道理都凝聚在了其中。他很会找准一个人物的内心,也能迅速进入某种状态。

也因此,我更喜欢做自己有把握的事。刚拿到《长安十二时辰》的剧本时,我并不太敢接,因为心里没有多少底。

这个故事讲的是,上元节前夕,长安城陷入危局,死囚张小敬临危受命,要与少年名士李泌携手在十二个时辰内拯救长安。

身边的人都觉得,我和男一号李泌很像,年少成名,有天赋,高傲,不愿表达,但做事有种运筹帷幄的感觉。可跟以往饰演的现代人物不同,我和李泌这个人物之间隔着漫长的时间,想法上有特别大的差别。我有点摸不透他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物。

在跟导演曹盾见面后,他给了我很大的鼓励。进组第一天,我完成了两场10分钟的戏。这是刚开始,戏不多,但后面一点点地增加,有一天突然感觉有点

崩溃。我躺在车后面的座位上,天窗开着,光打下来。我心里想着,要是能不管那么多,今天就是不拍了该有多好。但这种感觉一出来,我就知道后面牵着那么多份爱,自己根本不可能这么做。

只靠我一个人找状态的时候,压力很大,拍的时候,压力大到衣服全都湿了。后来,我感叹拍《长安十二时辰》这种戏真累,指导老师笑着说累就对了。

关于进入人物,其实都是一点一点磨出来的。

记得有场李泌和太子的对手戏,指导老师在一旁看过我的表演后,休息时告诉我要注意讲话时的呼吸感。要有一步一步往上爬坡的感觉,人物的情绪不能平着走。就是一整个段落,要有几个呼吸感。

如果在以前,我会疑问“呼吸感”是什么,但经过这次,我已经能很快掌握这种节奏了。

《长安十二时辰》杀青后,几乎是无缝衔接,我进了另一个新戏《艳势番之新青年》的剧组,饰演热血青年阿易。

最开始看这个剧本时,我好像能从中看到自己,心里有人物身上相似的热情,能确信演得出来。但有时候也不太确定,拍戏该按照感觉演,还是该拿着剧本揣摩了很多遍再演。

跟演李泌时不同,我对阿易有了更多的理解和塑造能力。记得《艳势番之新青年》里有一场阿易吃东西的戏。

人一般在镜头前吃东西时,五官会不好看。他们就建议我吃的时候动作幅度小一点,不要用力嚼,但剧本里的阿易是个“从小饿肚子”的人,他吃东西需要有大口、用力的感觉,这才符合人物的形象。在跟导演讨论确认后,我还是决定按照之前那样演。

在《今日影评·表演者言》我曾问周迅姐,拍戏的时候,是跟着感觉走还是要去揣摩角色剧本?她说自己大多是凭感觉走,不太会做很多文字性的准备工作,更多的是保留一种状态。

对我来说,去《今日影评·表演者言》并不是单纯录制节目,更像是上了一堂生动的传承课。我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向前辈汲取知识、汲取技艺。

关于演戏,我的方法就是:多学,多看,慢慢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