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山邓滢的“邮”情怀

信阳市光山县是闻名遐迩的“智慧之乡”,是“司马光砸缸”故事发源地。老城区正大街上矗立着一幢邮政办公楼,多年来与这座县城的变迁、邮政的变革同频律动,有过辉煌和荣耀,也有过分营与发展,但“人民邮政为人民”初心始终不改,邮政文化的传承赓续使其今日依旧生机勃发。

光山邓滢的“邮”情怀

邓滢就是光山县邮政分公司的一员。她出生于邮政职工家庭,父亲是一位四十年工龄的老邮政、老先进。邓滢儿时,经常看到父亲身着一套绿色制服,肩扛一口沉甸甸的邮袋,一年四季风雨无阻地穿梭在崎岖的乡间小路,把报刊、信件送到每一位村民手中。每次跟随父亲上街,处处都是热情打招呼的人,她不解地问,爸爸,你怎么认识这么多人啊?父亲答道,投递30多年,我走遍了这里的每家每户,也就和大家成了老熟人老朋友喽。从小受父亲的熏陶,渐渐地邓滢喜欢上了邮政,立志要成为像父亲一样受人尊敬的邮政人。

光山邓滢的“邮”情怀

大学毕业后,邓滢毫不犹豫地报名参加了应聘考试,并如愿以偿地成为了一名邮政营业员。入职时,她暗暗许下承诺,要把最美好的青春年华和全部热情投入到深爱的邮政事业。七年来,她始终践行着初心与使命。在营业岗位上,邓滢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真正做到了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她高度负责的工作态度赢得了同事和客户的一致好评,被市分公司评为“四优共产党员”,曾在全市邮政营业员技能比赛中获得三等奖。

光山邓滢的“邮”情怀

把爱投入到工作中的姑娘,因邮政收获了自己的姻缘。邓滢是个热心人,在来来往往的客户中,有一对老人常常来寄取新疆的包裹。老人身体不多好,每次寄取的包裹还很重,很是不便。邓滢留心打听了老人的情况,得知他们是军属,只有老两口在家,独子在新疆卫国戍边。有一次,邓滢将来自新疆的包裹亲自送上门,并告诉老人,以后的包裹她都给顺道儿带过来时,老两口感激不已。从此,邓滢就开始了她绕道5公里的“顺道”之路。半年多过去了,一天,邓滢收到一封来自新疆部队的挂号信,原来是老人的儿子写给邓滢的感谢信。两年时间里,两位年轻人互相通信36封,从相熟、相知到相恋,成就了一段因邮政结下的美好姻缘。

爱情是甜蜜的,但对于军嫂,是酸甜苦辣的。这里面有责任、有大爱、有支持、有坚守,嫁给军人就意味着奉献和付出。婚后第三天,丈夫就归队了,照顾四位老人的重担落在了邓滢的肩上。那时丈夫是一名光荣的边疆战士,今年年初,因部队改制,丈夫本可以转业回家,可是为了边防事业,为了保家卫国,她支持丈夫继续留在边疆做一名警察。

一次,四位老人有三位同时病倒:爸爸脑梗、妈妈和公公心脏病,没有兄弟姐妹,丈夫又远在新疆。身边没有人帮忙照顾,只有她一个人每天在医院、家、单位三点一线间奔波。每当丈夫心疼邓滢,犹豫为难的时候,邓滢总是顾全大局,劝丈夫以边防事业为重。


光山邓滢的“邮”情怀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只有大爱才能成就小爱,没有国哪来的家,邓滢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书写着无怨无悔。2019年3月,河南省邮政分公司、省邮政工会授予邓滢“十佳文明家庭”荣誉称号。

邓滢的家距离单位有4公里,步行大约半个小时。一次下班回家时,邓滢看到一位大爷跌倒在马路上,她毫不犹豫扶起老人送往医院,后来张大爷常年在外打工的儿子得知此事后,连忙送去一面锦旗和一封手写的感谢信。


光山邓滢的“邮”情怀

这就是邓滢,一名用爱经营家庭、用爱回报企业、用爱感恩国家、用爱温暖社会的邮政员工。一座城、一家两代人,与光山邮政结下了不解之缘。

(周文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