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之魔童降世》元始天尊说魔丸转世为祸人间,为何哪吒却一心向善?

X动漫派


魔丸本身就是大量的魔气化成的,能够蒙蔽人的心智,也就是入魔。入魔的人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魔丸转世之人拥有魔丸的力量,一旦心智被蒙蔽那破坏力可是很大的。

既然哪吒身为魔丸转世,为何一心向善呢?让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吧!


哪吒是哪吒,魔丸是魔丸

哪吒刚出生时就因为魔丸力量暴走大肆破坏,后来被太乙真人用乾坤圈封印住了魔丸的力量。哪吒这才恢复原样,一个正常小孩子的模样。

由于哪吒受魔丸影响,所以天生力大无穷,但理智下的哪吒,不懂得控制自己的力量,才会令很多人害怕。正是这股力量,使得哪吒从下被外人排挤,被当做妖怪看待。本身一心想要得到同伴,想要被大家接纳的哪吒,自然忍受不了别人把他当做妖怪看待!

即便哪吒为了救小女孩打跑妖怪,但是得到还是大家的误解,始终不被别人信任,这对于一个只有三岁的孩子来说打击可是很大的。所以哪吒才差点杀了人。

直至申公豹告诉哪吒解开乾坤圈的方法,哪吒才释放了魔性,失去了理智连自己的父母都差点被自己杀害。而当之后哪吒为了拯救陈塘关,需要释放魔丸力量,但是哪吒还是没将乾坤圈彻底释放,这才保留了理智,能够利用魔丸力量去做自己想要做的事!


哪吒的家教可是很好的

李靖本就是天命之人,加上李靖夫妻一直都在为保护陈塘关而斩妖除魔,他们的行为自然可以影响哪吒的心性。

尤其是哪吒的母亲,网上不是有个说法,说哪吒的脾气都是随了他母亲吗。可见殷夫人对哪吒的影响有多大,加上殷夫人对哪吒的母爱,哪吒肯定可以感受得到的。

所以说哪吒之所以有为陈塘关斩妖除魔的想法,都是因为哪吒拥有一个好的母亲,还有好的家教。


综上所述,之所以哪吒身为魔丸还一心向善,最重要的是受到殷夫人的影响,加上哪吒本身就是善良的只要不被魔丸蒙蔽心智,他不会入魔做那些伤天害理的事!

以上就是小编的看法,如果大家有其他看法不妨留言讨论一下吧!


动漫无极限爱你天天见


我觉得这并不矛盾。

在《哪吒之魔童降世》里,魔丸投胎出世的时候,是毫无人性的,遇人杀人,连李靖夫妇都针对,在要被消灭的时候被殷夫人保下,在太乙真人的乾坤圈镇压下,才得以有了人样。

在电影的后半段,哪吒听信了申公豹的话,自己破了乾坤圈的压制,顿时就变回了魔丸的状态,失去了自己的意识,毁天灭地。

在对战敖丙的时候是带了乾坤圈所以才没有失去意识,保护下了陈塘关,在遭受天雷劫的时候,也是同样的状态。

再说之前哪吒逃出结界,戏弄村民,玩弄熊孩子,虽说是源于之前因为村民的误解心声怨恨,在捉也差的时候为了救小女孩捣毁了村庄,虽是好心,但在某个角度也是给村庄带了损失。

我们确实可以看出哪吒是有善心的,保护小女孩,最后保护陈塘关的百姓,除了哪吒与生俱来“我命由我不由天”的性格有关,和殷夫人和李靖的付出与教导分不开的,殷夫人在忙也会陪会儿他,李靖想用自己的命换哪吒的命,都在言行之中感化了他。还有一个好师傅没有放弃他。







小CO学长


【关注小编,带你了解动漫】我们下面进入正题

一:剧情简要介绍

《哪吒之魔童降世》讲述的事魔丸与灵珠的故事,魔丸与灵珠本为一体为混元珠当初元始天尊将混元珠分别炼化成了魔丸和灵珠

并且要求自己的徒弟太乙真人将灵珠转世在李靖夫妇的儿子身上,说在周伐纣时可大用,魔丸则被施加天劫咒并称其降世会为祸人间,通通交给太乙真人去办此事但是因为太乙真人的粗心,领申公豹捣乱成功得到灵珠,魔丸则是被转世成了李靖夫妇的儿子哪吒。

那么为什么元始天尊说魔丸出世会为祸人间而哪吒身为魔丸转世确实一心向善呢?下面请看小编重点分析。


二:为何哪吒一心向善

①:李靖夫妇的教育与感化

剧中大家都知道哪吒一出生就开始大肆破坏后来被太乙真人施加乾坤圈封印,哪吒看到自己的父母的时候和普通孩子一样是充满笑容的,哪吒的父母知道哪吒是魔丸转世非但没有将其抛弃,反而用心抚养长大,李靖更是为了哪吒和太乙真人去寻找元始天尊求天劫咒破解之法,后来因为元始天尊在编写封神榜,但是李靖也寻得了保全哪吒的方法将天雷引到自己身上,在哪吒长大的期间虽然一直被关起来但是李靖夫妇还是非常关心哪吒并且时常会与哪吒踢毽子,而哪吒本身也想得到老百姓的认可,后来被申公豹蒙骗失控,差点“杀死”自己的父亲,在众人合力将哪吒力量再度封印的时候,哪吒跑到了山里,偶然的机会看到了父亲愿意为自己抵挡天劫的时候决心向善,并要拯救自己的父亲自己承担。


②:老百姓对于哪吒的偏见成就哪吒一心向善

大家也都看到了老百姓对于哪吒的偏见也是成就哪吒向善的根本原因,哪吒性格是顽劣的,别人说什么他喜欢反着来不听话,大家都不认可他的情况下性格顽劣的哪吒越是想证明给大家看,他不是“怪物”,如果老百姓一开始就对哪吒阿谀奉承哪吒恐怕反而只会变本加厉,

就因为大家不认可他哪吒才更像证明自己,所以老百姓对哪吒的偏见也是铸就了哪吒向善的原因之一。


③:师父太乙真人对哪吒的悉心教导以及乾坤圈的作用

我们能看到在哪吒的成长过程中太乙真人一直跟随着哪吒,虽然太乙真人是个“便宜师父”但是他确实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教导哪吒一心向善,教哪吒法术以及赠送哪吒武器等等,最重要的就是乾坤圈,大家可以看到剧中哪吒刚出生就“暴走”如果没有乾坤圈的压制还谈什么向善,哪吒会直接不受控制,所以在剧中哪吒一心向善和乾坤圈也有着至关重要的原因


④:敖丙的作用

大家可以看到敖丙和哪吒相遇是在海边,为了救村民,“联手”对抗妖怪,并且事后敖丙和哪吒踢毽子然后成为了朋友,也是哪吒真正意义上的一个朋友,因为当时村民还都不认可哪吒唯一肯跟哪吒玩的就只有敖丙,之后村民赶到在一次误解哪吒,哪吒也比较无所谓了,

因为哪吒有了一个真正的朋友假如当时敖丙没有和哪吒成为朋友村民又误解他,恐怕哪吒当时就会对村民“大开杀戒”,所以敖丙也是哪吒向善的原因之一。


看了小编这么多的分析之后有没有对于哪吒为什么一心向善有一个更清楚的认识呢?虽然元始天尊当时说魔丸降世会为祸人间但是万事没有绝对毕竟魔丸也不过是个不成熟的孩子,只要教育得当也可以造福世间,拯救百姓

,在父母的教导下哪吒真的一心向善并且最后证明了自己虽然是魔丸但是自己的命运自己决定,是人是魔,向善向恶,自己说了算下面小编总结几点让知道大家对于为什么哪吒一心向善有一个更清晰的认识。

  • 父母的教导,对哪吒的关心
  • 太乙真人和乾坤圈的作用
  • 百姓对哪吒的不认可使得哪吒迫切的证明自己

这三点就是为什么哪吒一心向善的主要原因,以上就是小编的全部分析,那么大家有什么不一样的看法呢?

欢迎下方留言区评论出你心中对于问题的看法,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小编,那么我们下期再见


野格说动漫


元始天尊说的没错,魔丸转世为祸人间。

1.魔丸本身就为天地至阴至秽之气,乃邪恶之物。

2.哪吒刚出生时,就开始作乱,不管是不是本意,至少他控制不住魔气。最后还是靠太乙真人的乾坤圈压制魔性。

3.剧中申公豹告诉哪吒真实身份并交给了他解开乾坤圈的方法后,哪吒一解开乾坤圈,立刻暴走了,就可以看得出来,魔丸魔性依旧存在只是被乾坤圈给压制了。

至于为何哪吒一心向善,刚出生的哪吒就被乾坤圈压制了魔性,那时的他跟正常的孩子没有什么区别。也想跟其他孩子玩耍交朋友,只是因为哪吒魔丸转世,天生神力,被其他人当做怪物看,没人跟他玩耍,才养成了调皮捣蛋的样子。但是他有一个好的师傅,一个好母亲和父亲。师傅对他循循善诱,一步一步教他法术,教他为人。母亲对他是极其宠爱有加。父亲更是为了让他逃过天劫,甘愿用换命符,自己承受天劫,父爱如山啊!

是他的父亲母亲,师傅,朋友,让他看清了,是谁并不重要,自己怎么做才重要。

也正是因为情,亲情,师徒之情,友情,让他明白了自己怎么做人。



我爱看动漫AA


哪吒刚刚降生时六亲不认,魔性未除。甚至一度想杀害自己的父亲和母亲。多亏了太乙真人使用乾坤圈锁住了他的魔性,但是锁住魔性的同时也锁住了他帅气的容颜,就变成了我们见到的熏着烟熏妆的丑哪吒。

不过说到底哪吒还只是一个孩子,心性未定。因为魔丸的事实让哪吒从小被关在家里不能出去。每次偷偷跑出去也会受到别人异样的眼光。哪吒索性一不做二不休就变成了大家眼中的坏孩子,四处捉弄别人。但是哪吒从来没有杀害过人。

我是小妖怪,逍遥又自在,杀人不眨眼,吃人不放盐

哪吒一心向善离不开太乙真人的悉心教导。也离不开李静夫妇二人温暖的关爱。正是因为有了这些人的存在,才让哪吒体会到了人情冷暖,才会用自己的生命去保护众人,最终选择独自一人去面对天劫


蒹葭谈影


元始天尊说的没错,哪吒初生时是个魔头。

哪吒也不是一心向善,他是从一个没有善恶概念的婴儿变成了一个叛逆娃娃,再逐渐心生善念的,这是一个不断转变的过程。

当然这也是电影剧情的编排,如果哪吒一开始就很善良懂事,怎么能突显出来他父母亲对孩子爱的付出,而当初哪吒在幼小懵懂时,也只是一个想找朋友一起玩的小娃娃,只大人们的先入为主,认定哪吒是魔头让他伤了心。

电影片就是想让大家明白陪伴孩子成长,理解孩子心理问题的重要性。


悠优生活


关注我,大家一起交流好看的动漫和游戏。

这个问题我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魔丸投到李夫人的胎中,太乙真人知道魔丸转世的危害,刚开始哪吒出世后也想着先摧毁,虽然因为李靖夫妇的阻挠,但是太乙真人心怀大善,要不然也不能成为十二金仙的候选人。之后的生活中,太乙真人教哪吒法术,教他如何拯救百姓,在山河社稷图中感化他的心灵。

第二点是因为哪吒的父母没有把他当做魔丸转世,一直教育他,甚至告诉他是灵丸。李靖曾和哪吒说过做什么样的人要靠自己不能相信命运类似的话。并且李夫人虽然一直忙于降妖除怪,但她有时间就会找哪吒,逗他开心。这些哪吒心里都明白,他心里的魔性也就慢慢消退。

第三点是因为在海边结识了他第一个也是惟一的朋友敖丙。朋友在他的生活中有很大的作用,哪吒被人们所害怕,只有敖丙不害怕并且刚开始的时候还怕妖怪伤害哪吒,这让哪吒也感受到了关怀。

以上就是我对这个问题的理解,不同建议大家可以评论私信交流。


每天一个动漫镜头


《哪吒之魔童降世》刻画的人物形象特点鲜明、动漫流畅度极高、剧情环环相扣、笑点泪点兼具,堪称一部匠心之作,内心为国产动漫的进步感慨、惊叹、骄傲之余,不禁思考了该影片的主题,它可以说是关于“努力改变命运”的励志片,也可以说是关于“世人心中成见固如山”的哲理片,也可以说是关于“少年成长成才”的教育片,更可以说是关于“家庭亲子关系”的亲情片。而这其中流露的亲子之情最能打动初为人母的我。生而为人,初到人世时最大的温暖便是来自父母毫无保留的爱。

爱之陪伴

我们常说“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这句话不仅仅适用于恋人、夫妻关系,在父母子女间的亲情关系中也同样适合。

影片中的哪吒因是魔童,自出生起就遭到陈塘关百姓的唾弃、惧怕、远离,一直被关在李府,没有伙伴儿一起玩耍,父母忙于镇守要务对他也少于陪伴,于是,哪吒的童年大多是在自言自语的打油诗中和倚在房顶上看风景中度过的。

爱之教育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家庭教育在人成长道路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部影片展现出最成功的家庭教育就是父母深深的爱。

爱之成就

爱所发挥的力量可以成就一个人,而恨却可以毁掉一个人。哪吒虽为魔丸转世,但在父母的爱和教导中逐渐走上正途,敖丙虽为灵珠转世,但自小生活在龙王的恨和申公豹的怨中,差点儿误入歧途。

即便是注定危害苍生的小魔童,哪吒也并没有如上天所注定的那样成为“魔”。改变他天命的关键因素便是爱。如果没有一心一意只要哪吒快乐度过自己三年人生的母亲,如果没有愿意以已之命换哪吒之命的父亲,如果没有虽然有些迷糊,却真心真意教导哪吒的师父,那么就不会有喊出“我命由我不由天,是魔是人我说了算”,誓与天命抗衡的哪吒,也不会有拯救百姓于水火、被世人铭记的哪吒。

命运可以被改变么?我不知道,但我知道,不认命,就是哪吒的命!


独唱高楼听雨眠


那就是原始天尊错了啊,或者他所说的魔丸转世不是哪吒。其实我觉得更多的是作者的一种安排,因为如果没有这样的矛盾,故事根本就无法展开,原始天尊不过是作者为了推动情节发展的一个角色,或者原始天尊早已算到了一切,知道最后是这样的结局,所以如此


嘻哈小小白


电影中所呈现的哪吒形象并非善恶可以概括,三字经中有提到人之初,性本善。意思是:人在刚出生时,本性都是善良的,性情也很相近。但随着各自生存环境的不同变化和影响,每个人的习性就会产生差异 。

其中初的意思是刚出生的婴儿,人生命的开端。

善的字面意思是指品质好,心质良好。

在三字经中:善,就是主张人性的根源点是善的,有善的源端才会有善的行动。

善是指人性的光辉点,人心的美好。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但是对刚出生的婴儿上说,是无分善恶的。“善”其实并不是指空和无知。因为它的儒学含义并不在此。在儒学和哲学上说。

看过本片后的感受是亲情,友情无价,哪吒看到父母深沉的爱意,得到朋友的支持才是他最大的动力,哪吒一直的行事只为得到外界的认可。当得知父亲愿为他舍命而死,才爆发出守护双亲的决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