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之魔童降世》申公豹冒着被天尊责罚,盗灵珠,不惜覆灭陈唐关,为何他要这样做?

黑白黑黑动漫


在我个人看来,“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任你如何努力都不可能搬动。”这是申公豹在剧中仅有的一口气说完的长台词,以他的口吃程度来看,能说得如此流畅,只有一个原因:他早在内心中重复了无数次。

身为妖族,在被人族和飞升后的人族(仙神)为主要统治的时代,天生就是低等的,被歧视的,被警惕的。妖族在凡间,没有修炼洗去兽身,是被凡人狩猎的野兽,餐桌上的鱼肉。妖族修炼得道,飞升天界,就成为了神仙的坐骑,更有甚者,成为炼丹材料,法宝原料。君不见,堂堂四海龙族,妖族中最高贵的一支,被囚禁在龙宫之中,一面镇压海底其他妖族,一面反被妖族牵制,锁链加身,不得解脱。

而在不认命的道路上,申公豹甚至比哪吒走得更远。摆脱了妖族身份,却最终没能摆脱妖族待遇,年复一年承受着各方的压力,又得不到师父的开解,但申公豹仍然在黑暗中坚持着,苦苦抓住悬崖突出的石块,不让自己坠入深渊,相信自己的努力,元始天尊会看得到。我要让师尊看到,我才是十二金仙最适合的人选!这是当时申公豹的内心写照。申公豹因此变成了一个阴谋家,和龙族合谋,抢夺灵珠,培养敖丙,让变成魔丸的哪吒杀死太乙、李靖夫妇,让弟子敖丙斩杀魔丸,立下功劳,以此成为晋升十二金仙的资本。





得吧影视


《哪吒之魔童降世》中申公豹是被设定成了绝对的反派人物,他因为元始天尊指派任务的不公,失去了晋升为昆仑十二金仙的机会,心生不满。而后他冒着被元始天尊责罚的风险,联合龙族,盗取灵珠,甚至最后不惜覆灭整个陈唐关。他本是豹子精修炼而来,获得了元始天尊的认可,收入门下,可谓是风光无限、前途无量,是什么让他冒着巨大的风险这样做?

昆仑十二金仙

十二金仙是金仙是道教对神仙的层次的一种区分,是层次最高的神仙。

阐教玉虚宫元始天尊门下的十二金仙是:广成子、赤精子、清虚道德真君、太乙真人、玉鼎真人、灵宝大法师、黄龙真人、普贤真人、慈航道人、惧留孙、道行天尊、文殊广法天尊。

他们是元始天尊坐下最为杰出的代表,也是神仙当中最为尊贵的一批人,到了他们这个程度,可谓是功德圆满了,是身份和地位的认可,是所有修道之人毕生的追求。

这也是申公豹冒着巨大的风险也要得到的东西。因为申公豹是豹子精修来而来,是元始天尊门下唯一的异类,排挤和成见无处不在,这成了申公豹心中最大的伤痛。但是如果能够成为十二金仙之一,那么自己的出生就会被大家接受,排挤和成见就会消失,这也是申公豹毕生最大的追求。

长期努力付出,回报很少

申公豹在元始天尊门下是非常努力的,毕竟他自己也知道,他是师门的异类,不被世人认可,要获得大的成就,就必须要付出成倍的努力。他这样做了,不说他修为很高,但是他的努力和态度肯定是非常好的。

但是一直以来,他收获的都不多,身上除了一把剑以外,没有其他像样的法宝,远远比不上太乙真人的满身是宝。元始天尊很多时候也是有意无意的忽略他,也给他带来了很多次的伤害,也让他越来越失望。

世人的成见,前途暗淡

申公豹和哪吒其实没有本质的区别,他们要做得事情也是大同小异,他们都是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而抗争。但是申公豹没有哪吒那么好的运气。

哪吒为魔丸转世,也让陈唐关的百姓视为妖魔避而远之,但是他有着为了自己可以豁出性命的父亲,有无微不至爱护他的母亲,还有幽默诙谐的太乙真人当师傅,后面还有了唯一的知心朋友敖丙,他不断的在亲人朋友的帮助下得到了改变,走上了正道。

申公豹豹子精修炼而来,虽然元始天尊接纳了他,但是师门中受到各种成见的伤害,甚至作为老师的元始天尊也没法除外,长期以往的排挤,让他的内心越来越极端,对于自己的出生和世人的成见越来越愤恨。他铤而走险盗取灵珠,何尝不是认为自己的努力已然无用,正道已经没有了前路,不得不走向歧路。

太乙真人获得金仙机会

元始天尊当着申公豹的面把十二金仙的机会给了太乙真人,是压死申公豹的最后一根稻草。其实小编都认为,这可能是元始天尊故意为之,也许是对申公豹最后的考验,但是这何尝不是对申公豹的最大的逼迫呢?小编认为,元始天尊作为师傅是过分的,也是失职的。


申公豹看来,太乙真人嬉皮笑脸、做事毛躁、修为平平,各方面都不如我,为何这样的人可以得到元始天尊的青睐,得到成为十二金仙的机会。这根本就是对申公豹的歧视,也是对申公豹多年以来努力的否定。说实话,这样的结果能够接受的人真的不多。申公豹走向歧路,很多时候也是真的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失望。

结论

申公豹冒着被元始天尊责罚,也要盗取灵珠,甚至后面不惜要覆灭整个陈唐关。在他看来这是改变命运的机会,也是心中不满的发泄。只要太乙真人失败,那么十二金仙的机会还有,如果太乙真人成功了,那么他毕生的追求都会付诸东流。同时,也代表了他对正道的否定,在他看来循规蹈矩的前行已然没有了希望,剑走偏锋可能还有机会。所有的一切,都不过是他对世人成见的反抗,对自身命运的抗争!只是方式过于自我了而已。


星星风铃


为什么要这么做,是因为申公豹想要更进一步,他也想要成为金仙,他也想要让元始天尊看重,不想碌碌无为的过一生。

其实看过封神的大家都知道,元始天尊是非常排斥妖族的,原始的门下几乎都是人族的人,而仅有的几个异类也是有着大功德大机缘的人物,寻常的妖怪,原始真的没放在眼里呀,而且是真心的不喜欢呀。

尤其是在元始天尊的阐教之中,出身特别的重要,其实原始的门下远远不止十二金仙这十二个弟子,最起码还有云中子,燃灯道人,姜子牙,就连申公豹一开始也是阐教的门人,是因为跟姜子牙闹别扭这才转投了通天教主的门下,所以这就能看出来,原始的阐教之中竞争非常的激烈,而非人身的申公豹自然是机会最小的那个,申公豹是一个聪明人,他知道如果让他公平的和其他的阐教的弟子挣的话,那么怕是他这辈子都不可能位列十二金仙了。但是申公豹不是一个认命的人,所以申公豹想要拼一把,让元始天尊彻底的对太乙失望,这样他成为金仙的几率就会大一点。


哪吒的故事发生在封神之前,这时的元始天尊门下的十二金仙还未完全确认名额,而在圣人之下的仙人就是金仙了,想要成为金仙,必须要有圣人的同意和认可,如果没有圣人的同意和认可,这辈子怕是都不可能成为金仙的,而这时的元始天尊又打算在自己门下要培训十二个金仙的职位,而同为元始天尊弟子的申公豹,十二金仙已经确定了十一个了,只剩最后一个名额了,还没轮到自己,这时的申公豹已经十分确定了,元始天尊是真的不喜欢他,哪怕他是原始门下修炼最认真和最刻苦的弟子那也不行,因为你不是人族出身,我就是不喜欢,所以申公豹也是被逼的走投无路了,想要成为金仙,在等着那是不可能了,那就最后搏一把吧,要么成功要么成仁,所以申公豹这才又是盗灵珠,又是帮助龙族,又是要毁灭整个陈塘关,因为他想要彻底的毁了太乙,这样在元始无人可选的情况下,真的可能会选申公豹成为十二金仙之一,金仙果位,那可是光靠修炼永远修不上去的呀,而且元始封的金仙,那就意味着这辈子都有着元始的照顾,金仙果位,这如果换成现在的职位,最低也是一部的部长级别的存在了。所以申公豹没办法,想要更进一步就得铤而走险,富贵险中求。

但是无奈的是天意真的弄人,虽然申公豹成功的盗取了灵丹,但是让他意料不到的是,灵丹和魔丸本就是一体,而魔丸又有太乙的李靖夫妇的教育,魔王变得没有那么暴躁的,而灵丹依旧是那么的善良,最后更是联手对抗天劫,双双失去肉身,让申公豹的计划再次落空,而怕是因为太乙的舍身一跳,这十二金仙的果位肯定是被太乙收入囊中了,而十二级金仙已定,申公豹就算有再大的怨言,他也不敢跟元始说,因为圣人想要杀一个金仙之下,就是一指头的事,所以申公豹只能忍着,期待下一次的机会。

而很快因为原始封了十二金仙,而昊天上帝更是一道旨意要求十二金仙入天庭为臣,揭开了封神的大世界,而因为封神本是更大的功德,一旦运作成功,就算不成金仙,那么以后也是荣华富贵享用一生呀,所以申公豹的心思再次活跃了,他想要执掌封神榜,但是这一次申公豹再一次失望了,因为元始天尊的偏见,这次封神还是没有他什么事,这次封神的人物竟然交给了原始门下修炼天赋最不好的姜子牙,这让申公豹再也无可忍受,一怒之下的申公豹直接判出了阐教,加入了截教,而后更是处处跟阐教过不去,想要将十二金仙赶尽杀绝,但是有着元始的庇佑,十二金仙虽然失去了千年的修为,但是哪一个也没死,反倒是申公豹最后被永镇海眼了,这辈子都不可能翻身了。


平凡的帝企鹅


曾经以为自己是哪吒,后来发现自己不过是申公豹罢了……

多年以后,申公豹看到顶着天的哪吒高喊出“我命由我不由天”,准会想起自己刚刚成为上仙的夜晚。

他本来是个豹子精,刻苦修炼甚至自己也斩了不少妖魔才成为神仙。他甚至没有善良的父母来安慰他本是“灵珠”,他一开始就知道自己是妖怪,没有人推他,他的逆天改命,有一种自主意识下的决绝和坚韧。

从人族都嫌弃的妖怪到至高无上的神仙,没有比这更励志的剧本了。

我们仿佛可以想见,申公豹从一个低贱小妖如愿以偿位列仙班时,心里也会感叹:

“我命由我不由天。”

但妖怪的出身是原罪,否则为什么自己是最刻苦的学霸,却始终入不了元始天尊的法眼呢?

出身太差,只有体制一条路,舔到最后才发现,依然还是局外人。

让我觉得难过的,不是初出牛犊的哪吒所经历的少年磨难。而是中年的申公豹,面对那张巨大铁幕的惶恐和臣服,那种用尽全力却始终抵达不了“城堡”的焦灼感和无力感,让人扼腕。

他曾经,也是“哪吒”啊!

再看他和龙族密谋的动机是什么:是建功立业,得到天庭承认。他和龙珠之所以投契,只因他们是一类人。

抛开路径不谈,申公豹简直伟光正得不行。因为正途被堵死,所以不得不走邪路。到底申公豹是因为扭曲而得不到重用,还是因为得不到重用才变得扭曲呢?这背后是细思极恐的。

我们可以歌颂哪吒的不信命,但不能因为申公豹的错误就忽视他背后的苍凉和挣扎。

“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任你怎么努力都无法搬动。”这种话真的只有历经千帆的申公豹才说得出来。

我们总会下意识地指摘申公豹好坏啊,但他是从来如此吗?我不相信一个希望成仙,放下屠刀的妖怪初心能坏到哪里去。

哪吒的对应不是敖丙,他们太相似了,都因为还年轻走在逆天的路上。把哪吒和已经逆过天的申公豹比较或许风味更佳。

可以说,如果哪吒成为不了哪吒,申公豹可能就是 他的另一个宿命。屠龙的少年,或许真的会成为龙。

太乙豁达,会不会是越顺的人心态越好?申公豹暴戾,是不是越受折磨的人就越会陷入某种恶性循环?老天爷真的公平吗?要怎么才能胜天半子啊!我们总是太容易把集体的恶归因于个体的错了。

哪吒是幸运的,他被赋予主角的神格,光环会加持他一路逆天下去,成为图腾和偶像。

大多数人,穷尽一生,也不过是申公豹而已。他们永远在挣扎,却永远到不了彼岸,他们以为自己是仙,却永远洗不了妖的印记。末了,还要被围观群众骂一句反派,骂一句“狗改不了吃屎”。

于是申公豹自卑,谨小慎微,屈从于体制的评价体系。告诫徒儿建功立业时要藏好龙角,平日从不以豹脸示人。他多想做一个“干干净净”,“堂堂正正”的仙啊…

年轻时,我们都以为自己是那个顶天立地,神魔难挡的哪吒。可到了中年,发现确实有些天自己是顶不住的,有些魔自己是杀不死的。中二是浪漫,也是病。

不如像申公豹一样苟且,寻找捷径,精致而利己地活着。

最后,我们发现自己终于变成了申公豹。或者说,我们发现自己,原本就只是一只豹子精而已。

电影在哪吒这里,是改命的热血日漫,在申公豹这里,确是不折不扣的古希腊​宿命悲剧内核。

你本科是XX学校的啊?

你家父母是做什么工作的啊?

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他们可以忽略你的所有,就只记住你曾经是豹子精呢!

看吧,现实和电影之间,不就是最讽刺的互文吗?龙在电影里,到底真的是妖,还是被认为是妖?

个人的奋斗当然重要,但那个象征着某种秩序和等级的天庭,就真的没问题吗?

这世上歌颂哪吒的人太多,但我还记得申公豹,记得他是怎么历经千辛万苦,从妖怪变成神仙的。

记得他是怎么血泪浇灌,求而不得的。

记得他怎么不甘哀伤地吼出:“好哇,师父连江山社稷图都给你了。”

哪吒我哪敢当,我他妈就是个申公豹而已。哪吒是传说,申公豹是人生。

英雄之所以成为英雄,是因为他“不由天”成功了,可那些曾经也抱着不由天的信念最后却被侵轧的凡夫俗子们呢?世上有几个英雄呢?芸芸众生的命由不由天呢?如果都不由,天肯让这世界上有这么多英雄吗?

我们要关心的不是某个英雄的命到底由不由天,而是对大多数人来说,这“天”,本就不应该存在。

这世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明知自己是“申公豹”,却依然不放弃做“哪吒”。比起注定成为“哪吒“的哪吒,我更希望看到申公豹们都能成为“哪吒”。





豆芽经典影视剧


申公豹最后的表现,元始天尊到底是慧眼识人,还是持有不该有的成见?所有品质中,德是凌驾一切的,没有德,努力,能力都没有意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