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陈宝莲到雪莉:有颜有钱的“她们”为什么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01

今天的话题,可能有些沉重。

10月14日韩国警方接到雪莉死亡申告,随后确认其已经死亡,死者在二楼房间内系灯带上吊自杀。

被称为人间水蜜桃的她,不仅青春靓丽,笑容治愈,也可以性感撩人,风格多变,最主要的是她才25岁,正值青春大好年华。

不少网友表示非常震惊,头皮发麻。都不相信年仅25岁的漂亮姐姐竟然会自杀,明明昨天早上还被偶遇拍广告。

雪莉的自杀让我想起另一个香港女星—陈宝莲。

时至今日,人们提起陈宝莲,惋惜唏嘘声一片。

因为贫穷和母亲的逼迫,15岁的陈宝莲被迫一件一件脱下身上的衣服,开始她的艳星之路。

正值青春年少的陈宝莲肤白貌美,清纯又风情,她理所当然地红了。

“红”给她带来了名和利。她逐渐被五光十色的娱乐圈所利诱。

她委身于大她33岁的台湾第一老丑男—黄任中,从此纸醉金迷,争宠、献媚成了最主要的事情。

可是老男人哪里会有真情,除了陈宝莲,身边多的是莺莺燕燕。陈宝莲因为想要的得不到,想爱的爱不着,她在一次次失望中,逐渐失控。

原本如花似玉的尤物,变成疯疯癫癫的人。

她频繁劈腿, 后来吸毒。整个人变得又黯淡,又邋遢。而精神也一步步崩溃。

她当众用剪刀,一刀一刀剪碎自己的胳膊。她在机场撒泼,打人。她在夜店闹事,脸上被打得缝了13针。她偷珠宝店的东西,而自杀则成了家常便饭。

精神一度崩溃的她,在2002年,陈宝莲她从上海的某一栋高楼一跃而下自杀身亡,年仅29岁。

死时,留下出生仅一个多月不知生父是谁的婴孩。

其实这中间陈宝莲有机会改变人生,黄任中交往期间多次提出分手,最后,他给了陈宝莲一笔分手费。让她去英国读书。此后两人各不相干,各行其路。

若是陈宝莲能好好上学,人生或许从此不同。

但她没有。

她用这笔钱,在国外玩了一圈,回到香港或台北,又开始缠缠绕绕疯疯癫癫,要和黄任中重新在一起。黄任中不答应

唯一一次可以改变命运的机会就被她随意挥霍了。

娱乐圈美女如云,她们光鲜靓丽,享受镁光灯下的聚焦,众人的艳羡,有颜有钱,为什么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从陈宝莲到雪莉:有颜有钱的“她们”为什么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02

2000年年底,蔡少芬曾独自一人跑到旧金山,坐上缆车,计划到达最高处时,跳车自杀。 她久久发愣,看着远处若隐若现的烈阳,和脚下深不见底的无底洞。 短暂的27年人生,她没过过一天轻松日子。 无穷无尽的欠债、破碎无望的原生家庭、难以启齿的情妇生活、穷追猛打的狗仔队,无一不让她感到窒息。 她认为,自己是垃圾。 既然人生只有痛苦,那死亡又有何畏惧?

幸运的是蔡少芬在那一刻觉醒:如果连死都不怕,还有什么可以畏惧的呢?

她大哭一场,调整心态,决心与过去的生活决裂,与母亲断绝母女关系,不再帮她还赌债。

演戏于她而言,在摆脱母亲前,不过是赚钱工具,但当她的自我意识觉醒后,才成了人生价值所在。

这一切,藏着她的挣扎、思辨和调整。

蔡少芬还有一段不齿的往事:曾经做过刘銮雄的情人,唯一目的是为了钱。但是并不是为了享受,而是为了帮母亲还债。

交往期间,就连刘銮雄的原配宝咏琴,提起蔡少芬时,眼里都是惋惜:“其他女人在我看来都是小三,但蔡少芬不是,她很乖,很听话,是一个很好的女孩。”

在与刘銮雄一起的6年时间里,宝咏琴甚至给蔡少芬报了英语班和礼仪班,希望蔡少芬能陪着刘銮雄出席各大场合。

随后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蔡少芬来内地发展,成绩不俗,并且遇到那个懂自己的老公,现在事业成功,家庭幸福。生生把一副烂牌打成了王炸

为什么有人活成了“陈宝莲”,而有的人活成了“蔡少芬”?

有人说:人的命,天注定。

村上春树曾说:我相信所谓的命运不过是一个人的生理、心理、情感、性格等等因素所造成的一个人的行动的最终结果。

看似命中注定,其实是自己在困境中做出的选择不同,这个选择包括了自己的诸多方面的因素,而其中最关键的是思维模式的不同。

从陈宝莲到雪莉:有颜有钱的“她们”为什么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03

一、不同的思维导向不同的人生,成长型思维模式助你终身成长


人的思维模式可以固定型思维模式和成长型思维模式。

从陈宝莲到雪莉:有颜有钱的“她们”为什么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首先,我们来深入了解一下成长型思维模式的主要特点。

成长型思维模式认为人的能力、智力可拓展,与之相反的固定型思维模式则认为人的能力、智力是固定不变的。二者由于对于能力、智力的不同看法,便引申出截然不同的人生态度,两种思维模式对待挑战、批评、努力均持相反观点。

面对挑战,成长型思维模式者倾向于迎难而上,他们把挑战看作学习的机会,他们关心的其实不是表现的是否完美,而是能否从中学到东西、在挑战中发掘乐趣。而固定型思维模式者则尽量避免挑战,因为他们不想暴露不足,害怕失败,他们希望当下的他们是完美的象征,所以容不得一丁点的失败。

面对批评,成长型思维模式者愿意倾听意见、承担责任、从中学习。而固定型思维模式者倾向于忽视批评,或者把错误怪在别人头上。

对于努力,成长型思维模式者非常相信努力和奋斗的意义,他们对自己不设限,乐于发挥潜能。而固定型思维模式者不相信努力的意义,甚至认为只有能力不足、智力低下的人才需要努力。

人虽不完美,却可以改变。能力、智力通过努力都能改变,有不足的地方就去学习,人成长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不断努力才能做得更好,而放弃只能一事无成。

《终身成长》关于大脑的描述,格外令人耳目一新。

“新的研究成果显示,大脑更像肌肉——它会发生改变,而且你越使用它,他就变得越强壮。而且科学家已经证实,当你学习的时候,大脑会成长,会变得更强壮。”


可见,成长型思维模式是建立在脑科学的基础上的。当我们了解了真正的成长型思维模式是什么,我们也就明确了通往成功的人生态度,我们可以选择这种终身学习的人生信念。

从陈宝莲到雪莉:有颜有钱的“她们”为什么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二、成长型思维模式并非一蹴而就,需要三个认知切实转变

既然成长型思维这么重要,那我们要如何培养成长型思维呢?成长型思维是慢慢形成的,需要时间的积累。了解到这一点给自己时间去打磨天赋,做出更具成长性的选择,走步步登高的人生之路,活出终身成长的自己。

1. 首先我们不要让自己的现在限制了自己的将来。

在任何时候,无论别人怎么看待自己,有一件是确定的——我们不像别人眼中的那么好,也不象别人眼中的那么坏。我们要根据以往的生活经验,按照自己的生活轨迹,快乐的进行下去。

不念过去,不畏将来,现在的困境不代表以后的状态。避免“破罐子破摔”心理。

2. 别拿自己短处与别人的成就对比。

我们不能完全忽略别人对我们的评价,但也不需要拿自己与别人对比。过分关注别人的看法是一种浪费时间的行为,因为这样对自己没有一点好处。

我们应明白我们不是人民币,不可能得到所有人的喜欢和赞美。没有谁的人生是完美的。有缺陷的过去并不代表失败,反而是一种激励。再多的焦虑也不能影响未来。明智的人知道专注当下,不让自己的大脑不停的神游,寻找前进的方法。

3. 要让自己多与能带给自己正能量的人相处。

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和对的朋友在一起可以激发你的潜能,和错的人在一起只会浪费你的生命。

生活中,当我们遇到难题时,应寻解合理的解决方式,然后往前看。如果负面情绪来自于他人,那我们就让自己远离那个发出负面讯息的人,且没有一丝抱怨。

世上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我们相信天赋,但我们更崇尚自身因为困境触底反弹所带来的的自身改变。

钢琴王子郎朗也曾遭受打击而想过放弃钢琴,企业家任正非创业初期也曾想过跳楼,即使天才也要通过努力才能触碰成功。

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呢;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肖申克的救赎》中有这样一句台词:

“懦怯囚禁人的灵魂,希望可以令你感受自由。强者自救,圣者渡人。”

我们做不了圣者,起码可以试着做一个生活的强者。

从陈宝莲到雪莉:有颜有钱的“她们”为什么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 END(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曾海柔,感性又任性的天秤女,分享成长中的暖和痛。创作不易,你的每个点赞我都认真都成了喜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