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后,房子会不会“遍地都是”?经济学家的“一番话”有理有据

关于买房这件事,经济学家李迅雷有个比喻,挺有意思。

一个本身价值100元的商品,甲如果能够以150元的价格卖给乙,那甲就相当于赚了乙50块钱。

如果乙再以210块钱卖给丙,那么乙相当于赚了丙60块钱。

如果这个时候商品的价格又回到了100元,那么丙相当于就损失了110元,而甲和乙赚的钱的总和恰好也是110元。

因此,他认为靠买卖房产赚钱,本质上就是个“零和游戏”。

前人赚的是后来人的钱,而一旦价格向基本面回落,最后一个持有资产的人就要承担全部的损失,损失的金额就是前人们获得的收益。

笔者觉得,决定这场“击鼓传花”游戏是否结束的关键,是楼市的供需问题。

数据显示,过去30年以来,中国城镇住宅存量从不到14亿平增至267亿平;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从8.1平方米增至32.8平方米;住房套均面积从约45平方米增至89平方米;住房套数从约3100万套增至3.03亿套。

10年后,房子会不会“遍地都是”?经济学家的“一番话”有理有据

如不含学生及其宿舍,截止2017年,城镇人均建筑面积为34.4平方米,套户比为1.07。

这份数据还没有算2018-2019年的新建房子,这么大的供给量,我们完全可以挺直腰板说“不缺房子住”了。

但是,照这样的形势发展下去,再过10年买房,房子会不会“遍地都是”?

要知道,任何一件商品,只要“供给”长期大于“需求”,高估的价格必然会回归理性。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考虑。

第一,人口流动的分化。

有专家总结,人口流动的规律只有一个: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能赚钱的地方,才会有人口不断流入。

有的人说大城市机会多,也有人抱怨空气差,交通差。有人夸小城市好,有好山、好水,却有点寂寞。

不管你对京沪深和省会城市的意见有多大,人口流动的规律依然朝着“分化”的方向行进。

10年后,房子会不会“遍地都是”?经济学家的“一番话”有理有据

日本1.3亿人,3600万都在东京都市圈,美国总量超过2,400亿美元的大都市圈共有10个,面积仅占全美的1.7%,人口却占30%。首尔的面积只是北京的一半,但2500万人比北京多出300万。

也就是说,以后的城市规模,小的会越来越小,这几年县城和地市别看一个个扩张的步伐都很快,没了人口支撑,终究是镜花水月。

而抱团的城市群,规模则会越来越大,长三角的沪苏宁杭,珠三角的广深莞佛,中西部的西安、郑州、成都、武汉、合肥,都是未来人口最集中的区域。

这些地方的房子,10年后依然会抢手,还在无限制扩张的小县城,房子自然会建得“遍地都是”。

第二,城镇化的进度。

最近看到招商证券房地产研究团队一篇报告,其中提到,房地产业内一明星职业经理人曾说:“这个行业有一个怪事,大量的库存,竟然放着放着就能够增值,这太罕见了,比如面包库存放几天就不行了,就别谈增值了”。

过去拿地就赚钱,是周期的神奇力量所赋予的:即便开发商拿错了地,即便当期的存货利润率是负的,过个两三年,可能又是一条好汉。

10年后,房子会不会“遍地都是”?经济学家的“一番话”有理有据

所谓周期,指的就是“城镇化”。

在初始阶段,城镇化率低于30%,经济结构以轻工业为主,人口从农村到城市完成迁居。

到了后半段,城镇化率大于50%,农村人口基本已经完成了迁徙,增量人口只能从小城市向大城市涌入,房企的模式也开始发生变化,不再是无脑拿地盖房回款,为了融资,各种资产证券化的方式被发明了出来。

到了成熟阶段,城镇化率高于70%,人口开始出现某种程度上的“逆城市化”,即特大都市周边的郊区也开始形成“小城市”的规模,都市圈就此形成,房地产的增长空间面临瓶颈。

我们处在哪个位置?

显然,目前楼市是从后半段向“成熟阶段”跨越的过程,10年之后,很有可能会达到成熟阶段。

说白了,现在我们只是“不缺房子住”,10年后,房子盖的再多也没啥用了,开发商没利润,投机客没钱赚,人口格局、各城市的结构都会固定下来。

第三,房地产大拆大建的“模式”变化。

房价高的一个主要原因,是高杠杆模式。

10年后,房子会不会“遍地都是”?经济学家的“一番话”有理有据

购房者低首付买房,取得银行按揭款之后,房企获得回款,拿出一部分来加快施工,再拿出一部分钱去继续拍地。

这样一来,购房者只用了一小部分的钱,就能撬动巨大的房产市值,开发商只需要一部分资金,就能开工销售,甚至继续扩张。

除了土地出让金,楼盘建设中的税收,商品房售卖和转售中的税收,也是组成各城市收入中的重要一环。

但是,比如过于依赖卖地收入,居民杠杆率持续攀升,房屋空置率日益增加,任何一个缺陷,都可能让楼市“硬着陆”。

想要扭转趋势,就要改变这种高杠杆催动的拿地、盖房、卖房、再投机模式。

比如,建设大规模的租赁房,先试点,后推广,加大补贴力度,租赁房的集体土地性质不变,引入专业的管理机构,实现租房与购房享有相同的权利。

“租购并举”的模式一直都在提,只是很多人忽视了调控推进租赁房市场的决心。

根据不完全统计,下半年以来,陕西、北京、深圳、广州、合肥、南京、珠海、长春、南宁等9个省市,相继出台住房租赁新规。

10年后,房子会不会“遍地都是”?经济学家的“一番话”有理有据

集体土地已经扫清了入市的障碍,北京的共有产权房搞的风生水起,深圳最近也推出了年涨幅不超过5%的公寓。

总之,未来10年,政策一定会持续给保障房“修桥铺路”,虽然现在还没有铺开,但体量肯定会持续扩大。

综上所述,再等10年买房,受人口流动、城镇化进度、房地产模式三大因素的影响,房子“遍地都是”的可能性还是比较大的。

当然,所谓的“遍地都是”,只是一个偏感性的形容词,具体而言,非都市圈的偏远三线以下城市,库存会持续增长。

回到文章开头的那个比喻,经济学家的这“一番话”可谓是有理有据。

一切房子盖出来,不管名目和概念包装的再多,学区房、洋房、小高层、刚需盘、改善房等等,归根结底都是给人住的。

没了需求,一切都是“纸上谈兵”,终究会成为“击鼓传花”的投机游戏,接最后一棒的那些人,只能咬牙承受零和游戏所带来的损失。

关于楼市未来的走向,董明珠的“预测”也很有眼光。

10年后,房子会不会“遍地都是”?经济学家的“一番话”有理有据

董明珠此前在接受杨澜采访时表示,“现在年轻人要结婚,要生孩子,你说他本来就想搞个科研,但是找了个对象愁死了,房子也没有,他的精力首先就拿掉了一半,他不可能用心去做科研。我会逐步做到每个工人都有一人一套房,住房问题更是一种尊严”。

事实上她也是这么做的,在去年,董明珠投资20亿建设的人才公寓已经破土动工,目前进展很顺利。

不难看出,她的预测和行动,都是围绕“保障房”展开的,与目前楼市调控的脚步完全一致。

在我写下这篇文章的时候,恰巧看到了一个提问:房价会让年轻人变成什么样子?

下面有个回答:高房价非但不会增加年轻人的压力,反而会让他们越过越好,慢慢地学会“不买房”,不生小孩,不赡养父母,消费主义,及时行乐。

这种“苗头”其实已经出现了,结婚率连续创出新低,新生儿数量不断下降,“佛系”的生活态度,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而房地产市场要走的路,就是不让这种“得过且过”的生活方式蔓延,实现居者有其屋。

产权可能不是你的,但你享有的权利与购房者完全一致,不管商品房还是租赁房,遍地都是。

买房不是什么值得炫耀的资本,租房也并非是羞于启齿的尴尬事。

孩子好上学,家人易养老,不必为房子劳心伤神,让00后、10后们扛起肩上的责任,就是未来10年的趋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