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爾比恩的種子》(三)

接下來,我要帶你觀察的是最後一顆、也是包含獨特成分的“種子”,這群人在美國曆史上被稱為邊區移民。他們和剛剛說的兩個群體有一個很大的區別,說得好聽就是有開拓精神,不好聽呢,就是相對來說比較好鬥。

其實這裡所謂的邊區,是指早期北美殖民地時代概念下的南方邊界。那個時代,如今美國南方最早的定居者雖然也是英國新教徒,但主體其實是來自英國北部邊境的蘇格蘭、愛爾蘭人,其中很多人還有外國血統。這群人像一個聯合軍團,作者說,正是這群來自英國邊境的邊民,成為了早期美國南方邊境居民的主力陣容。這些英國移民來到自然條件更為優越的南方,和宗教信仰關係不大,主要是為了更加舒適的生活,所以他們身上的宗教色彩不像北方人那麼強烈。而且他們原本也住在英國的邊境,開拓性更強,更加崇尚武力、更加直率火爆,強調對家族和尊長的忠誠,反感迷信權威,講求報復就得針鋒相對、以眼還眼。我們統稱他們為邊民。

邊民們性格分明,對內有很強的忠誠度,對外則明顯排外。邊區的核心家庭都比較大,提倡多育多子。那個時代的北卡羅來納州有一個總督做過人口普查,發現靠近洛基河的三十個家庭中,每個家庭都有不少於五六個孩子。1800年南部高地的出生率,比北部的第二三批移民聚居的特拉華山谷要高出40%。

和他們的英國邊區先祖一樣,這些美國邊區移民對自由的理解就是“足以自由活動的空間”,因此,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他們熱衷於向西冒險了。很多人沿著馬里蘭、弗吉尼亞和卡羅萊納的山脈漂泊到西部和南部。從阿巴拉契亞山脈高地,跨過密西西比河,遷徙到密蘇里、密西西比、阿肯色、德克薩斯、田納西、肯塔基和佛羅里達這些地方,深入到今天美國南部、中西部的廣闊區域。對於這些第一代定居者而言,征服邊區的歷程艱難危險。在他們到達之前,這裡是剽悍好戰的印第安民族的天下,這些驕傲的族裔是不會輕易在殖民者面前屈服的。然而移民而來的北不列顛人,帶來了古代英國邊民對其他族裔的好鬥本性,殘酷的戰爭始於十七世紀晚期,一直延續到十九世紀初期。

你還要注意一點,就是早期的邊境殖民者並不都是出身寒微,他們之中同樣有精英階層興起,雖然人數很少,但迅速在邊區建立了文化上的統治地位,並且延續了很多代。邊區富豪的第一個例子,便是第一個出身邊區的總統安德魯·傑克遜家族,還有從愛爾蘭移民美國的波爾克家族等等。這些邊境的家族,無論來自英格蘭、蘇格蘭還是威爾士,在價值觀和信仰上都比較趨同,家族彼此聯姻,很快在南部高地形成一個關係緊密的精英階層。

所以你看,這些歷史經驗積澱到了今天,就造成了當今美國南方人和北方人在氣質上的差異。一般來說,美國南部人比北部人更加傾向於冒險。比如,在和印第安人的戰爭中,南方的戰鬥要激烈得多。歷史上開拓內陸的西進運動中,南方人也發揮了很重要的作用。

總結

說到這兒,我們就把美國早期移民史上四個主要地域捋了一遍,這麼做主要是為了給你揭示出美國深層的文化結構。這裡面當然有保留完整的英格蘭氣質和傳統,也有英國社會注重等級體系的一面,甚至還有英國邊民特質的放大和發揮。不過你需要注意的是,這本書涉及到的這四個地區主要集中在美國東部,也就是歷史上的英屬北美地區,至於今天美國的其他領土,是在美國建國以後,發起西進運動和1848年加州發現金礦後開發出來的,這一歷史時期受到的英國影響相當微弱,就不是這本書的主要內容了。

還有一點也值得你注意。英屬北美地區雖然各有自身鮮明的地域文化,內部存在差異,但從大趨勢來說,它們並不是相互對抗,而是彼此融合的。從這一點上,我們也可看出美國號稱“世界熔爐”的部分原因。實際上,熔爐就是美國多元共生社會的一個形象說法。而且,這種文化根源在現實中的轉變也是很有意思的,美國文化的英國根源不是簡單的複製,而是在新的土地上生長出了嶄新的花朵。

當然,考慮到這本書龐大的體量,所以英國文化的種子,也不能徹底解釋美國社會紛繁複雜的所有民俗和地域特徵,不過,在這些細節之外,這本書深入到文化的根基,給我們中國人提供了看待美國的完全嶄新的視角,這才是最有價值的。

撰稿:徐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