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霸凌——请把未来无尽的可能性,留给那些值得拥有的孩子

特别声明:本文不涉及电影剧透,不存在人身攻击


电影《少年的你》上映,迎来了潮水般的好评,而电影中的故事、故事背后的社会现实,再一次成为热议的话题。校园霸凌,这个“老生常谈”的话题,这个几乎人人都或多或少见到过、经历过的事儿,看似离我们很远,其实就在我们身边。一次次的欺凌,最后演变成无可挽回的结局。

校园霸凌——请把未来无尽的可能性,留给那些值得拥有的孩子

一、聊一聊真实发生的事

故事一:山西祁县校园霸凌事件

2019年6月18日,一名中学生在自己的微博上,发布了一条触目惊心的微博,内容是对他经受的211天的校园霸凌进行控诉。

2018年10月8日到2019年5月7日,这位中学生,经受了来自其同学李某某、闫某某等长达211天的校园霸凌和折磨。除了殴打,霸凌者还对他进行了多种人身攻击,烟头烫、浇开水、烧胡子等等。在霸凌者们一次次变本加厉的欺凌下,这名学生最终被家人发现并及时送至医院治疗。

身体上的伤可以治好,心理上的伤,一辈子无法愈合。

校园霸凌——请把未来无尽的可能性,留给那些值得拥有的孩子

故事二:“玫瑰少年叶永志”

2000年4月的屏东县,一名名叫叶永志的三年级学生被发现躺倒在学校的厕所内,血流不止,急救无效后离开了人世。

校园霸凌——请把未来无尽的可能性,留给那些值得拥有的孩子

因为喜欢做女孩子常做的事,叶永志成为被霸凌的对象。学校的老师建议他的母亲带他去看心理医生,但医生告诉母亲,你的儿子很正常,那些觉得他不正常的人才不正常。但在学校,他仍在遭受的着被霸凌的伤害,他告诉母亲,自己在学校厕所经常被别人脱裤子来检查他的性别,他们喊他“娘娘腔”。他还给母亲写过纸条,他说:“妈妈,你要救我,有人要打我。”

在叶永志的童年里,恐惧、孤独构建了可怕的青春时光,就连上厕所,都成为偷偷摸摸、胆战心惊的事。2000年4月20日上午,叶永志在他最爱的音乐课上提早五分钟下课,之后再也没有回来。

叶永志出生在1985年,生前就读于屏东县高树国中三年二班。他很乖、疼爱母亲、有教养懂礼貌,可这些,有谁在乎呢?

校园霸凌——请把未来无尽的可能性,留给那些值得拥有的孩子

从冷言冷语的嘲讽孤立,到三五成群的对同学拳打脚踢,再到残忍的折磨侮辱,本该是最单纯、最美好的校园,却是一副社会黑暗面。学校的不作为、教师的无视、家长的包庇纵容、霸凌者扭曲的内心、被霸凌者无力的反抗,复杂的因素纠缠在一起,让校园霸凌愈演愈烈。

校园霸凌,没有国界,没有性别,不分文化种族;它存在于过去,发生在现在,持续于将来。


二、校园霸凌,为什么发生?

每当看到或听到校园霸凌事件,我们这些旁观者都会问,为什么不和家长说?为什么不告诉老师和学校?为什么不反击?这些坏孩子就没人管管吗?

在2018年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去年发布的《校园暴力司法大数据专题报告》中,曾有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法院一审审结校园暴力案1000多件,其中,11.59%的案件受害人死亡。尽管近几年校园霸凌的案件逐渐减少,但霸凌的程度却“变本加厉”。

2016年UNICEF发布的校园霸凌报告显示,在18个国家的10万的学生中,25%的人经历过霸凌。其中25%的人因为外形,25%是因为性别以及性取向,25%由于其所属少数族裔以及国籍。

校园霸凌——请把未来无尽的可能性,留给那些值得拥有的孩子

在霸凌者的眼中,任何因素都可以成为他们霸凌别人的理由,甚至有的人,仅仅是出于,好玩。

1. 家庭的教育,纵容袒护+ 原生家庭的风貌

大连13岁男孩残忍杀害10岁女孩的事件震惊全国。男孩变成恶魔,对生命无知、对人性无知,而站在他身后的父母,则是递出刀子的人。在众多的校园霸凌事件中,无条件袒护孩子、无条件为他开脱的父母,永远是校园霸凌中的另一个主角。

“孩子只是闹着玩”、“我家孩子从来很乖,一定是你们欺负他”、“我们做错什么了,是你的孩子太窝囊”,在这些家长的口中,在这些家长的认知中,我的教育没有错,我的孩子没有错。

在这些“小恶魔”的身后,站着的是权威姿态的家长、无赖嘴脸的家长、性本恶的家长。

霸凌来自于青春时期的无知,对于认知都还为形成的青少年,他们最主要的模仿对象,就是父母。对于孩子来说,人性本就是善恶兼有的,但关键在于,父母该如何做到,让善先于恶抵达孩子。

作为家长,能做的,应该是教会他们,直面一切,不管做错了还是遇到了困难,面对它,不逃避,不妥协。而且家教这个词,从来就不是,说着玩儿的。

校园霸凌——请把未来无尽的可能性,留给那些值得拥有的孩子

纵容袒护的家长,该醒醒了。

2. 人性的“本恶”

弱肉强食是自然界最根本的法则,青春年少的少年们,在认知体系还不健全的时候,他们将霸凌他人,当作为自己争夺地位、获取关注、展现自我实力的方式。

在校园霸凌中,我们面对的不是少数不良少年,而是人性中的黑暗面。

男生欺凌看起来文文弱弱的男同学,为的是证明自己才是这个地方的“老大”;

女生聚在一起背后议论某位同学,鼓励她排挤她,为的是表明自己在这个地方有号召力,是大家关注的中心,请其他人有自知之明;

施暴者对他人拳打脚踢甚至轻取别人的生命,为的是别人对自己的“服从”,为的是自私欲望的满足。

校园霸凌——请把未来无尽的可能性,留给那些值得拥有的孩子

这些,都是人性中最恶的一面。可怕的是,年少的他们,还为涉世,就已被人性的恶侵蚀。


三、面对校园霸凌,该反击了

电影《少年的你》中,陈念在被霸凌面前,从未停止过反抗;

面对欺凌过儿子的人,叶永志的母亲,从上诉控告施暴者,到参加游行鼓励人们勇敢面对一切,她从未停止过反抗;

面对14岁的恶魔,小女孩的父母、周围的邻居、社会各界人士,从未停止过反抗;

面对频发的校园霸凌、未成年犯罪,国家对这些恶性事件,从未放松也从未停止过反抗。

被人欺负,是一场忘不掉的噩梦;

实施霸凌,是人性黑暗面的显露;

无人帮助,是最孤立无援的绝望;

弱肉强食的确是自然界的根本法则,但一切都应该是在公平的竞争中,而不是恶意的欺凌甚至是对生命的蔑视。

每个孩子在未来,都有无尽的可能性,但未来的可能性并不是留给本就是恶魔的孩子的。

校园霸凌——请把未来无尽的可能性,留给那些值得拥有的孩子

面对校园霸凌,面对年纪轻轻的恶魔,该反击了。解决问题的手段从来就不应该是单纯的以暴制暴,但让如果总被别人无理的挑衅,就要给他们一些颜色,给他们一个强有力的回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