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為何去年就頻頻佈局區塊鏈?

據《傳媒茶話會》瞭解,今年7月25日,人民網公佈的《深度融合發展三年規劃(綱要)》中提到:人民網將逐步發展成為內容科技(ConTech)領軍企業。區塊鏈、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技術作為內容科技的重要的組成部分,人民網將展開全面的研究、探索與應用。

“具體到區塊鏈,我們抱著完全開放和探索的態度去嘗試區塊鏈各種應用的可能性,尤其是在內容產業、金融數據服務這些領域。”人民網董事長、總裁葉蓁蓁告訴《傳媒茶話會》。

自去年以來,人民網在區塊鏈上動作頻頻,具體佈局又是怎樣的呢?

首設區塊鏈頻道 引導區塊鏈行業健康發展

“人民網區塊鏈頻道自誕生之時起,就致力於推動我國區塊鏈行業正本清源,技術健康發展,應用穩健落地。” 人民創投負責人段欣毅告訴《傳媒茶話會》。

2018年3月,人民網在中央媒體中率先開設的區塊鏈內容專區,持續以深度原創報道、系列專訪、系列報告、系列投稿等多形式為行業注入優質內容,形成健康的輿論導向。

人民网为何去年就频频布局区块链?

如刊發《泡沫破滅大勢已定,幣圈“媒體”還能一直浪?》一文,在ICO一度瘋狂之時給亂象叢生的幣圈傳媒以當頭棒喝。《淘汰!被貼上“封條”的比特幣礦場》一文解讀了國家發改委《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擬將“虛擬貨幣‘挖礦’活動”列為“淘汰類”產業的政策,引導行業正向發展。

做好輿論導向的同時,人民網也聚焦著區塊鏈的動態發展。

“益言議鏈” 高端系列專訪採訪政府機構、科研單位和已取得紮實成果的大型企業與創業團隊,從監管引導、行業剖析和技術落地等角度出發,就如何利用區塊鏈技術解決現實問題建言獻策,推動區塊鏈行業健康發展。

《區塊鏈人才之困:“偽藍海”之後 供需雙方何去何從?》一文解碼區塊鏈人才供需失衡,提出以產業吸引人才,以人才反哺產業,使技術應用的需求與區塊鏈人才培育接軌。

舉辦區塊鏈論壇 推動雙輪驅動戰略

去年,區塊鏈正處於低谷期,但是人民網舉辦了5場大型區塊鏈論壇,為海內外從業者搭建高層次對話平臺,為行業發展帶來了前瞻性思考。

人民网为何去年就频频布局区块链?

人民網為何在國內外密集舉辦大型區塊鏈論壇?

在“2018人民網區塊鏈技術冬季論壇”的致辭中,葉蓁蓁這樣表示,一年當中就單一主題連續舉辦多場活動,這在人民網的發展過程中是非常少見的。這背後體現的是人民網資本與技術雙輪驅動的發展戰略,是人民網求新求變的信心和決心。

成立區塊鏈研究院 整合行業資源

如果你要說,對於媒體而言,針對一個口子,訪談相關專家,舉辦相關論壇那都是“常規操作”,那建立一個“研究院”,又是什麼樣的動作呢?

2018年6月23日,人民創投成立區塊鏈研究院。

“人民網區塊鏈研究院自成立以來,一直在積極參與行業調研,廣泛蒐集行業輿情,瞭解技術創新和行業應用的難點,開展行業研究,定期組織學術交流和專題研討,開展培訓活動,並與相關機構開展應用性實驗,共同為推動區塊鏈技術發展和應用貢獻力量。” 段欣毅如是說。

目前,由人民網總編輯羅華擔任院長的區塊鏈研究院已與相關機構共同搭建了區塊鏈傳媒實驗室、區塊鏈旅遊實驗室、區塊鏈政策研究室、區塊鏈基礎技術創新實驗室、以及全國黨政領導幹部區塊鏈培訓基地等。

人民网为何去年就频频布局区块链?

此外,研究院還發布了《傳媒行業區塊鏈應用發展研究報告》等多部有影響力的專業報告。日前出版發行的中國區塊鏈應用藍皮書《中國區塊鏈應用發展研究報告(2019)》,深度分析區塊鏈技術及其應用的發展現狀與趨勢,為政府部門、行業企業、服務機構及其從業人員提供參考,同時也得到了業界相關人士的大力支持和肯定。

人民网为何去年就频频布局区块链?

段欣毅表示:“區塊鏈研究院以及‘藍皮書’等相關報告,既可以為人民網提高技術水平積累實力,又能夯實投資業務的專業基礎,有效整合行業資源,培育優質項目,孕育投資機會,降低投資風險。”

推出“人民版權”區塊鏈 保護數字作品

值得一提的是,人民網今年年初新推“人民版權”區塊鏈。人民在線負責人董盟君告訴《傳媒茶話會》:“人民版權平臺利用區塊鏈的不可篡改、可追溯、公開透明、真實安全等特性,完成對數字作品的版權保護全流程管理。”

人民网为何去年就频频布局区块链?

通過對數字作品的作者姓名、存證時間、作品名稱、核心摘要等信息生成唯一對應的數字指紋DNA,實現數字作品的上鍊存證;通過鏈外全網信息侵權檢測,實現侵權數據上鍊存證;通過與互聯網法院的跨鏈打通,實現版權維權訴訟的證據互通;通過打造線上交易中心,實現授權交易全過程的上鍊存證。

人民网为何去年就频频布局区块链?

“人民版權”基於版權行業當前面臨的“確權難、用權難、維權難”三大難題,提供了包含五大內容的解決方案,即打造新聞版權聯盟鏈、構建版權監測閉環、生成版權存證追蹤鏈路、實現線上交易全流程、梯度化司法綜合服務。

“目前,人民版權平臺已上線數字作品的存證及監測版本,授權交易中心正在內測階段。同時,北京雲融媒體中心已經開始接入人民版權平臺,是人民版權平臺接入的第一家省級融媒體中心;山東出版集團及國家西部版權交易中心也已開始推進接入工作。全國近百家媒體單位正在對接接入中。” 董盟君如是說。

建設普惠金融信息服務平臺 打造可信供應鏈金融場景

2019年8月,人民網旗下人民在線增資控股人民金服金融信息服務(北京)有限公司,並在以供應鏈金融為場景的普惠金融平臺上重點發力。

人民网为何去年就频频布局区块链?

平臺以區塊鏈作為數據存儲與智能合約的底層技術,旨在將鏈上所有節點實現智能合約應用,可實時監督溯源,可為完整交易做最詳盡的安全管控。整個流程由於數據交互均來源於區塊鏈,所有核心審批操作,貿易憑證等原始材料均有存證備份。

“目前,與人民金服開展合作的核心企業及其鏈屬企業遍及全國20多個省區市,分佈在農林畜牧、環保、物流、建工、零售、製造業等各行各業。未來,人民金服將在額度管控、資方匹配、融資計算等金融模塊深耕細作,運用區塊鏈的分佈式賬本、非對稱加密、共識機制、智能合約等核心技術,切實服務供應鏈長尾市場下的中小微企業。”董盟君如是說。

戰略佈局區塊鏈 支撐內容科技領軍企業建設

在被問及人民網布局區塊鏈的戰略目標是什麼時,葉蓁蓁是這麼認為的:“一方面是希望區塊鏈與內容產業的結合,能夠為我們建成內容科技領軍企業提供一個重要的有力的支撐,能夠形成我們一些新的業務,新的服務和新的利潤增長點。另一方面,也想為媒體行業找到與區塊鏈等技術的結合點,為行業建設所需的相關平臺,同時也希望通過研究為國家政策和國家戰略提供一些相應的建議和報告。”

10月26日,葉蓁蓁發表文章提出,要用“三種眼光”看區塊鏈:用發展的眼光看區塊鏈技術;用科學的眼光看區塊鏈標籤;用戰略的眼光看區塊鏈產業。既有遠見,也有實踐,自去年3月至今,人民網在實踐區塊鏈的道路上邁出了自己的步子,也收穫了許多經驗。

葉蓁蓁告訴《傳媒茶話會》,他有兩點想要強調:

“第一,對於區塊鏈的研究目前還處在一個初期階段,只是到了3.0版本,區塊鏈技術其實還不是那麼成熟和完善。未來的發展空間還很大,有很多有待完善的東西。所以我們現在對它的應用,我認為都屬於探索。

“第二,區塊鏈作為一種新的網絡架構或者新的治理架構,有它特別適合的一些領域,但區塊鏈並不是萬能的。也就是說,將來能夠與區塊鏈相結合的行業領域,是需要去摸索的,並不是什麼事情都要用區塊鏈再做一遍。”

(文章轉自中國行業報協會官方公眾號:傳媒茶話會)

人民网为何去年就频频布局区块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