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造假網友教你做人,簡歷造假HR一眼看穿

明星給自己立人設,幾乎是娛樂圈的潛規則了,製造記憶點的宣傳方式本身是很正常的。

但是人設立住的基礎,還在於切合實際,人設反而導致“翻車”的人,也不在少數。

前有“不知知網”翟天臨,後有“建築大師”江一燕。

10 月 21 日,有多家媒體報道了女演員江一燕,獲得“美國建築大師獎”(The Architecture MasterPrize)的新聞。

學術造假網友教你做人,簡歷造假HR一眼看穿

拿了獎之後的江一燕,也親自發博彙報喜訊,表示自己第一次參與設計、跨界建築就獲得了國際大獎,很感恩。

學術造假網友教你做人,簡歷造假HR一眼看穿

她本人親自去西班牙古根海姆博物館領獎,各家娛樂頭條媒體紛紛發文,祝賀江一燕獲得建築大獎。

粉絲吹起了彩虹屁,“這麼全能的小姐姐,演員才是你的業餘專業吧”。

學術造假網友教你做人,簡歷造假HR一眼看穿

但,建築才女人設並不被網友買賬。

不但沒有收穫好評,反而遭到了群嘲,特別是建築學領域的同學,內心已經接近暴走。

大眾對她的嘲點主要有三個,一是得獎存疑。

江一燕憑什麼能獲得建築學獎?

即使是建築、設計行業圈外人,也知道建築設計這種專業很難注水。

建築方面,怎麼也得學習結構、材料、力學,設計方面,製圖軟件、透視都是必備技能,這些都屬於硬通貨。

在這些基礎上還要經過多年的艱苦學習,專業方面知識積累,勤奮刻苦畫圖練習,才能有所成績。

而江一燕作為純外行,毫無基礎,僅靠業餘時間自學,就能斬獲國際大獎,這劇情只在小說裡見過。

這也是建築行業的同學們炸鍋的原因:懂設計體系嗎?懂設計結構嗎?知道動能合理佈局嗎?知道通風采光如何分析嗎?關鍵是,熬夜畫過圖嗎?

學術造假網友教你做人,簡歷造假HR一眼看穿

果然,最後被網友扒出她竟然是甲方......

也就是說,江一燕作為業主、甲方,在房子建造裝修過程中描述了自己的想法,等房子裝修好了,她也從甲方搖身一變成設計師參與了設計過程,還成為了獲獎選手?

emmmmm,作為甲方說自己參與設計可以領獎,那碧桂園、萬科、恆大大概都能拿到手軟了......

在求職過程中造假,涉及到誠信問題,也是不可接受的。反觀在職場中,簡歷造假可能會導致整個行業圈子,人盡皆知。

小編告訴各位:簡歷造假,真的很容易翻車。

來看看一般同學們求職會有哪些造假行為。

簡歷造假的常見姿勢

一、誇大實習內容

有的同學,覺得自己的實習內容相對比較簡單,所以就強行使用一些高大上的詞彙來描述自己的經歷。

“工作職責:項目核心負責人”

實際上是三個實習生一起完成資料收集,他只是小組長。

還有下面這種全能型選手:

學術造假網友教你做人,簡歷造假HR一眼看穿

對於這些表述,HR看過千萬遍,肉眼就能判斷其中的水份。繼續我們加上嚴肅臉+一直追問,很多編造的經歷,求職者會下意識的停頓思考,眼神慌亂,前言不搭後語...通過這些,我們也能判斷他是否有說謊。

二、時間造假

常見的情況是,明明這段實習只做了3個星期就跑路了,但在簡歷上寫了3個月;或者畢業了其實沒工作,但把上一段實習延長到至今等。

比如某個同學寫了在一家互聯網公司做產品實習生,6個月的時間,負責xxx工作。結果在面試的時候,HR一問就發現,他那點經歷,根本不需要6個月完成。

學術造假網友教你做人,簡歷造假HR一眼看穿

所以,對於時間的造假,企業在面試的時候通過幾個問題,就能輕易的辨別出來。一旦被判斷出來,就會被貼上信用有問題的標籤,有的公司還會執行永不錄用的政策。

三、假實習

也有一些同學,因為學業緊張等原因,沒有時間實習。但是為了提高求職的成功率,偽造實習經歷,常見的兩種方式是:

1、偽造一家假的公司出來,心想小公司HR也不知道

2、通過家人的關係,開了實習證明,但沒有去實習

四、誇大公司規模

現在的應聘者在來面試之前都懂得上網查一下公司是否靠譜,HR在招人的時候也要懂得利用網絡來搜索我們想要的信息。

有些求職者的上家公司本來是個小公司,硬是寫了公司員工八百人,這種在智聯招聘裡搜索一下,公司規模就一清二楚了。

學術造假網友教你做人,簡歷造假HR一眼看穿

其實吧,簡歷造假,對於很多團隊負責人、HR來說都不可接受,因為我們會擔心:

1. 我不知道你還有什麼地方也造假了。

2. 我不知道你未來會不會也在工作上造假。

3. 讓造假的人加入團隊,團隊其他憑真材實料加入的人會怎麼想?

造假一時爽,揭穿火葬場,請做一個認真對待自己的人,不要有任何造假行為。你可以美化簡歷經歷,但也請錦上添花而不是無中生有~

學術造假網友教你做人,簡歷造假HR一眼看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