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购买一批普洱茶存20年,有什么建议?

龙之吟499


以一个玩茶玩成茶农的人来看,建议你首先搞清楚藏茶20年的目的是什么?

藏茶有3种情况:第一自己有好茶喝,第二升值后卖掉,第三存点好茶除了自己喝之外,还想做个投资,升值了还可以卖掉。相信很多人会选第三种,这么美的事谁不想呢!

但是往往,完美的选择实现起来都挺难!

从藏茶来说,能存20年越陈越香的只有古树普洱茶,台地茶和小树茶做的普洱不算。

现在的市场,真正的古树茶很少,就算是去了茶山也不一定买到真货。很多号称古树的大品牌也大多是拿小树茶做的拼配,哪来那么多古树啊!不是真的古树,放久了后期转化大概率会差很多。

大品牌也有好的,关键要会选。但大品牌有一点好,那就是流通性好,炒作有空间。奔着投资升值去藏茶可以选大品牌。

现在出名的山头古树茶,价格已经炒到了天上,除非是土豪才喝得起!现在入手,有没有想过20年后还有多少升值的空间?

真正的好茶太贵,便宜的假货太多。藏茶还真是要练就一双火眼金睛!



解忧茶室


我05年就开始入行,先是茶厂打工后来自己开个小店。关于普洱茶的存放的越久越值钱这个理论,我有点看法…… 1.九七年普洱茶开始萌发到03年出现“猪圈茶”事件,那个时候大家最求是老茶陈茶,年代越久的越好越贵。05年到08年大家最求是"老字号"市场上出现了大量的冒充大厂家老字号的假茶…2010后普洱茶市场开始复苏,市场更多关注名山名料也挖掘出了新的名山,茶叶毛料更是一山比一山高。你现在存的茶不知道会不会被下一次普洱茶更新而认可… 2."原料是基础,工艺是关键"现在在普洱茶产区生产厂有几千家,毛料初制所就更多,市场上大量出现的“古树”实际好多为“台地”,就算是“古树”“老树”云南地区种茶历史悠久,可以说每个地州都有古树,但是品质和价格完全天差地别! 3.普洱茶从萌发到现在,大量的普洱茶涌入市场早就过剩了。普洱茶市场切入点就是“越陈越香”也就是说普洱茶没有保质期,这个理念造就普洱茶可以大量存放在厂家和个人手上,今年卖不掉明年卖还可以涨价…普洱茶不是不可再生资源,每年都有大量的茶树种植出来,你想想10年后产量会不会更惊人!我认识的几个朋友存有大量的茶(有名山也有名厂的茶),急着要钱时想出点货,竟然没人接手,有人想接手价格也是低的要命…… 4.现在市场大厂家炒作普洱,你不买我就继续炒越炒越贵,今天一个价明天又一个价,炒到让你不买就是损失……… 总述以上:普洱茶就是一个饮品,它就是一个人与人联系的媒介………每年春茶存上几个区域的茶,每个区域存2-3筒(每筒7片)一筒拿来招待亲朋好友和自己喝。另外的拿来存,每年如此坚持不懈的存,10年后你会发现你的茶每年都有,并且你会发现你的喝茶技术越来越高,把自己存的茶送朋友也能体现出它的价值!你存了那么多年的茶🍵往坏处来讲,就算是上当也不会全部是差的茶,最低有三分之二是品质高的……以上只代表个人对收藏普洱茶的建议,有什么不对请不要“噴”谢谢!


天合一茶坊


无大益,不收藏!勐海茶厂(1940年)生产的大益牌普洱茶,不仅风靡全世界,也让收藏家们趋之若鹜。纵观普洱茶的历史(号级茶除外),40,50年代的无纸,有纸红印(市值60万元一饼),60年代的文革砖,70年代的73青饼,80年代的88青,90年代的92青饼,97水蓝印,到2000年的大白菜系列(2000一2004),这个成为经典的,全是出于勐海茶厂的大益牌。嘉士伯及世界顶级的拍卖会,成交的除了号级茶外,90%的成拍都是大益牌普洱茶,由此可见,大益牌普洱茶,是其他厂家望尘莫及的,是收藏的无二选择!

上网搜索一下大益茶普洱茶,便可知道其收藏价值的高低。本人从2004年开始收藏大益茶,颇有心得。其一是2006年花了8000多元收藏了一件岩韵青饼,如今市价超过了100万!2011年7000多元(件)收藏了5件金大益,现在市价超过了20万每件!还有2012年花了6300元收了二件布朗孔雀,现在市场成交超过了24万每件!2017年每件53000元收了10件珍藏孔雀,现在市场14万每件!

收藏大益茶,能喝的同时还能升值!全国超过1600家大益茶专营店,广州芳村超过10000家档口经营大益茶,收藏市场的追捧,极高的认知度及超强的变现能力,让大益茶成为收藏的无二选择!



天涯孤客4687


我认为大厂的饼比较放心,不管毛料还是拼料,干净放心,就是比杂牌贵,这饼是94年的生普





榹海居士-南宫逸清


首先,确定自己的喜好,选择勐海还是易武,其次,确定自己的购买能力,选择古树还是小树,还是拼配,第三,一定要选择工厂产品,这个我想不用过多解释,有商品意识的都应该知道。

还有比较重要的一点,您是准备用来升值?还是边存边喝?还是纯粹就是老了有茶喝?这是存茶最关键的问题。欢迎交流,因为话会很多,写出来难免啰嗦,喝茶就是交朋友,有话题,就可以坐下来慢慢聊。








湄澜庄园498MM


一点心得,纯口语文章。

这个问题必须是三个问题搞清楚,问题提的很好,回答起来必须全面,很考验人!

首先这个产地的茶放下来有没有意思的问题,

其次:这个工艺是否放下来有意思

最后:如果存放茶叶

首先:这个产地放下来有没有意思

第一:普洱茶是越陈越香的,大家的共识,但其实不是所有的古树茶,都能越陈越香的,也不是所有的台地和小树都不能越存越香的,普洱茶能存放不假只要不受潮,管他工艺好不好,随便放放几十年一点问题没有,但是和越香是不同的意思,当然了这个和每个人的口感认知和接受度,喜好有关,比如寡淡的茶,有的人也觉得好,稍微带点陈味,甜味,有的就觉得很不错了,从做茶到喝茶,到品鉴很多的新茶,老茶中,我们反复反省,认为什么样的茶适合存放,我举个例子:第一,饱满度就是厚度要高耐泡度要好,且尾水鲜爽甘甜明显这是首选,第二茶气,苦涩味,化的速度要快或者尚可,水路要清晰。第三才是香气韵味,有很多茶香气不错,很高,但放放就没了或者越放越没感觉,反而失去了新茶时的优势,放放厚度也不好也没有上来,苦涩还化的慢,放放也没见下去多少,耐泡度也不好,尾水怎么闷都没有尾水的甘甜很模糊,再有产地,并不是说临沧不适合存放,也不是云南西双版纳大产地的茶适合存放,只是我们首先要从口感上找到几个适合存放的指标。说了那么多,还是要看自己的喝茶水平和喜好吧!有的人觉得不苦,化的还快,有的人就接受不了了,有的人觉得很水,而且丝毫没有汤感,茶滋味,有的人已经觉得很厚很好喝了,总之看人吧

其次:工艺,比如提香后的茶,适不适合存放,没炒熟的适不适合存放,这些都是问题,怎么判断炒熟或者没炒熟或者炒的太熟提香了,这个其实是个不简单的问题,炒不熟或者说炒的轻一般散茶很好分辨,比如青味很重,淡青味,叶底很绿像绿茶一样,水汽很重,以及叶底,都可以作为判断依据,但也有特殊的炒制时间,比如白天,早上杀青,即使杀的再熟,叶底都呈现绿油油的感觉,这就会混淆你的判断,但是对于老喝茶知道流程的茶客或者茶商来说就一目了然了,如果是提香,就像你说的高温缓时提香,其实生茶提香是低温闷炒,最后在锅里闷抖走水时温度加上来,水汽会走掉很多,用手抓摸,会感觉到条索很干,条索落在锅壁,沙沙作响,这种呢就是提香后的,通过晒干后,会发现黄片特别多,因为提香就是走水所以很多粗老的叶子,直接就变成黄片了,所以黄片多,通过挑黄片也就不见了,但是这仅是初制后散茶而言,春尾茶黄片也多,采的粗老,黄片也多,所以呢,以上只是一些表面认知,提香的新茶在入口喝的时候很躁很干,打几个例子给你:比如乔木小树茶青,通过高走水,水汽少了,可以让茶的饱满度上来,前几泡喝的还行,但是会突然的断崖时掉汤,而且不耐泡,如果总体工艺还不错,茶汤很干净,这种茶多半忽悠茶客,当古树卖!而且后期存放一点价值都没有!古树茶来提香其实一点意义都没有,最多就是新茶时很好卖,当时一喝怪香,客户拿到茶样就买了,不让自己压太多的钱,这都是蒙人的,而且有些工艺师自己都不知道提香的危害,只是跟着人家学,有些是茶商要求的,也是为了好卖,至于怎么分辨,其实是需要综合辩识的!一点意见!

最后,如何放茶叶

第一:如何放置普洱茶不发霉

原则一

:离墙离地

为什么:小时候经常听大人说,宝贝,别趴在地上,地上凉,一会肚子疼,孩子,别老是靠在墙上,墙上凉,其实,所谓的凉就是地面,墙面,容易受潮,容易返潮气,尤其回南天,墙上莫名其妙的出现霉点,而且地板突然有一小谭水,这都是返潮的现象,所以必须离地,离墙。

处置方法:放在架子上。

原则二

百度常说,通风,有人就问,是不是风越大越好,哈哈,这是过度小心了,其实所说的通风就是指:茶能呼吸,空间不要太密闭,空气不通,那问题又来了,你不说叫密封吗,其实你可以这样理解,尤其普洱茶,有内绵,外绵,还有笋皮,还有纸箱,有些比较潮的地区,甚至在纸箱上还加了一层尼龙袋,有的甚至加了更加不透气的锡箔袋,比如:成都,贵州,广东地区,浙江地区等,尤其要注意一件事:这些雨季较长的地区,在保证室内大空间空气流通的情况下,茶叶的小空间也要保证透气,注意看湿度表,如果超过70,就要尽量密封,低于60则不必大动干戈,里三层外三的密封,整件的茶叶尽量让整提茶叶自然封存在纸箱内,拆开的茶叶,尽量放在自封袋里,但有个前提条件:不要反复开箱,把一年平时够喝的量提前预支出来,把整件要存的,平均分配好存放。不要吃着碗里看着锅里!雨季天,下大雨,空气湿度超过七十,尽量密封,时不时的摸摸纸箱是干,是潮,尽量家里有台抽湿机备着。有人问,那么天气特别潮,我在整件的,或者整提的茶外面再套个塑料袋密封行不,答案是可以的,但是尽量天气回干后,晴朗后,尽量不要过多的密封,因为上面已经说过了,有棉质,有笋皮,有纸箱保护者,你所做的就是多看湿度表,温度表,多摸是潮是干,见机行事,该避潮了,该呼吸了。但不管什么情况下,尽量整件的都要纸箱封存,暴露在纸箱外的整体的茶不要去笋皮,整饼平时喝的不要去棉纸暴露在空气下,有棉纸包着的要整饼撬完茶后用自封袋封起来!

原则三

远离高热环境,以凉爽通风,避光为好。

太热的环境会使茶在转化过程中失去活性,品饮时茶叶在口腔里出现干口现象(初制工艺,压制工艺在没有导致茶叶干口干喉情况下),当然,过度见光被太阳直射,茶叶不仅出现干瘪的泥土腥味(大部分茶友叫他太阳味)现象,尤其是陈列的茶饼,长期被太阳直射,表面还会出现发红现象。过度通风,暴露空气下,茶叶表现不仅有灰尘,还会有一些不利于身体健康的微生物,还会导致茶叶过干,过度氧化,还会导致茶叶本有的芳香跑掉!使茶叶索然无味,一句话:离墙离地避热避潮避免直线照射远离异味杂味污浊的环境,因为有句话真么说没有不透风的墙!

原则四:注意查看适度表,各地气候不一样,应当灵活掌握,夏天尤其雨季高于70度,危险值,优良湿度应当控制在60~70,茶叶的最佳转化值,冬天大体湿度大概在40-60,雨期,降雪化雪湿度可能比较潮,湿度过高就要见机行事!

原则四

避免油手,汉手直接接触茶饼,尤其空气湿度比较大时,很容易发霉,而且对于爱抹手霜的朋友,尽量不要触摸茶叶,会蹿味,小时候妈妈经常说我,柜子里过季的衣服,别乱摸,摸了的衣服还要在洗,就是怕我手上有汗,怕发霉,嗅茶时,鼻子不要接触茶饼,有些朋友爱涂抹化妆品,也很容易蹿味,再说,鼻子上有多少油了!解决方法,对于平时爱喝茶的朋友,撬茶前,尽量把手洗干净,对于自己和别人都是一种视觉的卫生!

以上是避免成品发霉的几个心得的。

备注:对于散茶,尤其红茶,必须要做到绝对的密封,不然受潮极容易发酸发霉。

第二:对于压制茶饼应当做到的避免发霉方法

压饼是个技术活,对于生茶,尤其是熟茶特殊的潮水工艺(熟茶压制前要在发酵好的毛茶上洒水,过一夜,达到潮湿,以达到压饼时的黏连,),所以要做到烘干到位科学,不管是什么茶饼,普洱茶也好,白茶也好,黑茶也好,它的茶饼干燥后的含水比,应当是低于百分之十三,为安全指标。烘饼技术不到位水分太高,在存放过程中极容易发霉!含水指过低,茶叶失去活性,就像绿茶,一下子烘的干干的,破坏了茶叶内质,失去转化价值,所以能用专业的烘干房烘的科学是最好的,也是必须的,如果你觉得用太阳晒比较接地气不显得工业化的话,那你可以大胆的冒险。控水就像潜水,都是最难得!不要冒险,不要糊涂,能科学尽量科学,必须科学!因为每个步骤所出现的不标准,所导致的后果就一个:废品。有时间给大家讲讲,含水比过高过低出现的其他现象!

第三:应当注意这些

过潮,不洁的皮肤接触,牛皮礼品盒,木盒,竹盒,过潮不加密封袋的等等,处理方案:综合利用以上的知识点!

第四:不是越干的地方存出来的茶就越好,也不是越潮,转换越快的地方放出来的茶就好,所谓的干仓湿仓,都不如最佳转化湿度,温度的效果好,对于气候,有些茶友说,我们城市,四季温差大,比较理想,最佳天然仓,但是也要注意以上那些细节,因为我见过太多的西安,北京,山东比较干燥的城市把茶放发霉的案例!

第五:我的茶内外都发霉了,怎么办,扔了,不扔喝了,危害身体。如果只是表面零星的霉点,立刻使用插针,把这一块翘掉。如果太多,我觉得还是扔了吧,或者以此为鉴!

第六:普洱茶生茶,熟茶,普洱原料制白茶,千万别放冰箱!(这种失误屡见不鲜,不得不说)

这篇帖子,为口语直接表达,错别字,语病难免,不清楚的可以给我留言,慢慢的聊,讨论,交流。不正之处或者没有交待到的问题,希望茶友直接指正补充,小弟一定接受!如何放茶不发霉,发霉的几个原因


云南淳叙堂古树茶


存新茶,选择入口厚重层次感强但无杂味,一般老厂大厂生产的比较有保障,这样阴凉通风干燥无异味处存放时间久的话经过自然发酵口感就会更好!再个凭个人口感经验吧!








一笑1105秦美家裝飾


想买一批,说明量很大,应该到产地购买,省得中间商赚取差价;想存二十年,投资的意图很明显。作为投资,你应该选口感可以但名气尚未打出的茶种,价格适中适合投资。建议:

一、投资熟普洱,到孟海县各山头特別是班章一带走一走,品一品,听一听。

二、投资生普洱,到双江勐库去看一看,冰岛地界、小户赛目前价格上升速度很快,犹如当年的冰岛茶、昔归茶,值得下手。






憩园茶轩


喜爱爱茶的你一定要理性的去投资收藏类茶,中长期投资普洱茶有什么好处?



盲评刘在茶行近三十年的专业经验分享如下……!

品饮普洱老茶真实的感受是好滋味带给身体的享受舒服,有三层意境:

意境⑴入口霸道;有层次感,

意境⑵入喉生津止渴;喉韵足回甘强;冰糖甜或蜂蜜甜,让人贪杯享受,

意境⑶体感强;心窝;额头或背心发热冒微微汗;让全身暖阳阳的舒服享受。



二十年以上的好滋味老普洱好处总结如下:入口入喉无苦涩味;尾汤蜂蜜甜;口感饱满;有层次回味足;耐泡底香持久;岁月药香让人迷恋;泡完后叶底有弹性(有活性有营养);因老茶(微生物参入转化;有大量的益生菌)是最好保健品,是肠胃的清道夫,暖胃安神,让人贪杯有不会伤身体的最好饮品。

建议如下:

收藏云南普洱古树生普(大乔木)或老树生普(小乔木),有条件最好是收古树料的云南生普。

普洱茶二十年以上收藏注意事项如下:

1)不能收藏熟普,因熟普渥堆的加工工艺,使一部分茶内含物流失,经二十年的岁月转化,熟普味会清淡或无味,因用古树大量加工熟普的成品很难找到,茶企一般不会生产。

2)选古树料生普,不要考虑名山名茶,云南名山名茶的古树料价值太高,对长期收藏性价比不适合,名山名茶那是钟对发烧级的茶友……!

3)普洱茶收藏二十年以上,仓储保管是最重要环节,一定要堤前了解,以免留遗憾……!



最后总结:

找到好的货源渠道,选古树生普或老树生普,整件原包装放入选好的仓库,三五年少量品饮到十年二十年慢慢品饮,感受岁月茶的变化带给自己的快乐,这种享受只有亲自收藏才会深刻体验到。

收藏好的古树生普,如有量,二十年以上可能还会带惊喜,投资回报可能会超过10倍,几十倍……!

希望以上分享对茶友有帮助。

盲评刘二十五年的品茶制茶经验,这片东方神奇的叶子,里面隐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


盲评思维


普洱茶是最受人们欢迎的日常饮品之一,不论是自己喝还是赠送亲友,都是不错的选择,普洱茶越陈越香,被誉为“可以喝的古董”。普洱茶的价格也是各种高低价位的都有,根据自己实际情况,保存自己能力范围内的茶品就好。

普洱茶分生茶和熟茶,这两种茶千万别放一块儿。

普洱生茶和熟茶,因为加工工艺的不同,导致两种茶品品质风格截然不同,因此两种茶品混合存放在一起,是不妥当的。

生茶是基本没有经过发酵的茶类,因而后期的转化程度更大。

熟茶则是经过发酵的茶类,大部分茶性已经稳定,陈化程度相对稳定。

喝过生茶熟茶的茶友都明白,生茶熟茶是两种完全不同的香气,而茶叶又是吸味物质,如果合并存放,是会在香气上有一定影响的。

普洱生茶多为毫香、荷香、清香、栗香、陈香;

普洱熟茶多为参香、豆香、陈香、枣香、樟香。

大家都知道茶是最容易串味的,由于香气类型不同,如将普洱生茶和熟茶混合存放,香气物质必然会交叉吸附,相互掩盖或改变,难以获得纯正自然的香气。

生茶和熟茶的叶底“茶渣”颜色不同。

生茶叶底颜色,随储藏时间加深,从嫩绿-嫩黄-杏黄-暗黄-黄褐-红褐,逐渐变化。而发酵程度较好的普洱熟茶,叶底颜色一般都呈“猪肝色”,并随储藏年份增加逐渐向暗褐色转化。

如果将普洱生茶和熟茶混合存放,散落的茶叶互相混杂在一起,既使叶底“花杂”,也影响储藏茶叶的价值。

这样说并不是说两种茶要相隔很远来存放,生茶熟茶不能放在一起,是特指混合存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