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歲女孩學跳舞練“下腰”致終身癱瘓!學跳舞怎麼就癱瘓了呢?

學舞蹈既可以使形態更優美、提升氣質,又能鍛鍊身體,是不少女孩父母給孩子報班的首選。都說跳舞講究童子功,因此,從小就被送去學舞的孩子不在少數。可是,這些孩子中卻有人因為舞蹈中的某個動作,發生意外,付出了終身無法挽回的代價。

曾有新聞報道,一名6歲女孩在一家少兒舞蹈培訓機構裡,做完“下腰”這個訓練動作後,小麗突然癱倒在地,起不來了。休息片刻後,舞蹈老師攙扶著女孩,將其送回家裡。回家後卻發現情況在惡化,女孩無法再次站立。兒童柔韌性好,反成受傷主因,脊髓再次受力造成二次傷害!

2017年11月,6歲女孩丹丹在練舞過程中由於下腰沒控制好力度,臀部著地,一下子躺在地上沒爬起來。到了第二天,她告訴媽媽兩條腿沒什麼力氣,下午整個人就沒法動了,送到浙大兒院後被診斷為高位截癱。

2019年暑假期間,7歲女童下腰三次,摔跤後爬起,15分鐘後忽然躺倒再也站不起來。

6歲女孩學跳舞練“下腰”致終身癱瘓!學跳舞怎麼就癱瘓了呢?

關於舞蹈“下腰”這件事,讓當媽的我一直都繃著一根弦兒,學舞蹈的孩子大多每天要練習基本功,也確實有“下腰”這一項,而這種報道看多了的直接後遺症就是……一看孩子“下腰”,就覺得是不是要癱瘓了……“下腰”到底是能不能做?怎麼做?當媽的內心真的很慌。

6歲女孩學跳舞練“下腰”致終身癱瘓!學跳舞怎麼就癱瘓了呢?

學跳舞怎麼就癱瘓了呢?

每個孩子的肌肉力量、柔韌度都不一樣,家長也要考慮孩子是否適合學習舞蹈。

通常,學齡前兒童普遍缺乏收腹和繃緊大腿肌肉的控制力,從而無法控制、穩定骨盆位置。此時,讓孩子學做扭腰、下腰等動作,易造成骨盆前傾。再加上舞蹈中頸椎過伸、過度快速旋轉的動作,容易造成寰樞椎旋轉半脫位,這些最終都可能造成腰椎、頸椎問題。

兒童脊柱在發育過程中,許多骨骺尚未閉合,骨質還未長結實,反覆下腰、過度用力、過度負重劈叉等動作,都可能造成腰椎骨質損傷,甚至腰椎峽部斷裂。若未及時診斷處理,今後就可能出現慢性腰痛,甚至可能腰椎滑脫,影響正常生活。此外,孩子平衡能力較弱,在高強度的舞蹈練習中站不穩,摔倒受傷更是常見。

而“下腰”這個動作,需要牽拉到脊髓。人體脊髓的牽拉超過限度,或“下腰”時有失去重心的摔倒等危險動作,就可能造成脊髓損傷。

這種情況,一般是即刻發生,也有少量的在10-20分鐘後出現,孩子摔倒後還能站起來走路,家長便以為沒有問題。實際上,這種病有數小時到數天的進展高峰期,其中大部分是輕中度的損傷,發現後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導致的。

孩子學習舞蹈前建議去醫院做個磁共振,練習下腰等高難度動作應有專業老師保護

雖然有一些家長都不願意看到的病例,但發生意外的畢竟只是少數,到高位截癱這種程度的更少,父母沒必要因此將練舞視為“洪水猛獸”。

不過每個孩子的肌肉力量、柔韌度都不一樣,建議在學習舞蹈前,來醫院做個磁共振,排查是否存在脊髓方面的問題,確定到底適不適合學習舞蹈。如果一切正常,把孩子送到正規舞蹈機構學習當然是好事。家長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在練習下腰等高難度動作時,孩子應有專業老師的輔導和保護,要在身體負荷範圍內量力而行,注意循序漸進,特別是要集中精神。同時,平常體育課做類似動作,也要提高警惕。

6歲女孩學跳舞練“下腰”致終身癱瘓!學跳舞怎麼就癱瘓了呢?

類似的下腰練習一定要在專人指導下進行!

舞蹈中“下腰”這個動作,對孩子來說是不是特別危險?

6歲女孩學跳舞練“下腰”致終身癱瘓!學跳舞怎麼就癱瘓了呢?

★下腰時如果有失去重心的摔倒等情況發生,有可能造成脊髓損傷。

孩子在舞蹈中練習“下腰”動作,需要牽拉到脊髓。而人體脊髓的牽拉超過限度,或“下腰”時有失去重心的摔倒等危險動作,就可能造成脊髓損傷。這種情況,一般是即刻發生,也有少量的在10-20分鐘後出現,而且這種病有數小時到數天的進展高峰期,其中大部分是輕中度的損傷,發現後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導致的。

★孩子為何容易發生這種危險

學齡前兒童普遍缺乏收腹和繃緊大腿肌肉的控制力,從而無法控制、穩定骨盆位置。此時,讓孩子學做扭腰、下腰等動作,易造成骨盆前傾。再加上舞蹈中頸椎過伸、過度快速旋轉的動作,容易造成環樞椎旋轉半脫位,這些最終都可能造成腰椎、頸椎問題。

兒童脊柱在發育過程中,許多骨骺尚未閉合,骨質還未長結實,反覆下腰、過度用力、過度負重劈叉等動作,都可能造成腰椎骨質損傷,甚至腰椎峽部斷裂。若未及時診斷處理,今後就可能出現慢性腰痛,甚至可能腰椎滑脫,影響正常生活。此外,孩子平衡能力較弱,在高強度的舞蹈練習中站不穩,摔倒受傷更是常見。

★易發生損傷的年齡是7.4歲

孩子練舞時的脊髓損傷,許多不伴有骨折和脫位,被稱為無骨折脫位型脊髓損傷(SCIWORA):即脊髓損傷了,而X線及CT等放射學檢查沒有可見的脊椎椎體骨折、脫位等異常發現。數據顯示:孩子易於發生無骨折脫位型脊髓損傷的平均年齡是7.4歲。

★不是所有孩子都適合下腰

從醫學角度來說,不是所有孩子都適合下腰,比如確實有先天疾病的孩子。但是,這個先天疾病有時候並不能提前發現,只能是遇到事才發現。因此,孩子在做“下腰”等腰部運動時,需要格外小心,一定要在專業老師的指導下進行。

孩子受傷後,是不是容易被誤診?

脊髓損傷後,會出現腰腿痠痛、發麻、發冷,進而失去知覺、無法站立行走、無法排尿等症狀。早期容易被誤認為是肌肉拉傷,後期易誤診為格林巴利綜合徵、脊髓炎等,很容易延誤治療。

孩子在“下腰”的練習中如有不適,第一時間如何應對?

★出現不適,不要回家,第一時間去醫院

對懷疑有脊髓損傷的孩子,不要回家,應讓其平躺,第一時間去醫院就診,這一點非常重要。而且,家長和老師要用正確的搬運方法,否則後果會更加嚴重。平時,家長也要告訴孩子,如果有不舒服的情況,一定要和老師說。

✓正確的搬運方法

第一時間送往醫院的過程中,要讓孩子平躺,用擔架、木板等硬物運送,也可兩三個人用平託或滾動法。

×錯誤的搬運方法

千萬不能採用一人抬頭、一人抬腳或摟抱的搬運方法,這樣會增加脊柱的彎曲,加重脊髓的損傷。

練習下腰動作如何避免受傷

1、家長應該調整自己的心態

孩子不是馬上被教會基本功,可以劈叉、下腰、就是好的,所有的關於腰、腿、頭、手、肩等的基本訓練都應該循環漸進。基本功達到不錯的地步,應該需要小几年的時間,而且這小几年應該是能按照老師的教學進度,孩子不缺課,家長課後讓孩子有所複習。所以,家長要有耐心,並配合老師的教學,這樣孩子才能學到真知識,避免傷害。

2、循序漸進地學習新動作

在舞蹈課上,要先從提高學生的能力的練習入手,循序漸進地讓學生學習新動作。例如,學習站立下腰前,學生必須要從跪下腰開始訓練,等到學生熟練地掌握後,才能進入站立下腰的訓練。由於站立下腰存在一定危險性,因此,每個孩子都要借用軟墊子來進行練習。而且,還要注意單一部位不能過於疲勞練習,可使用與其他動作的交叉式的訓練方式。

6歲女孩學跳舞練“下腰”致終身癱瘓!學跳舞怎麼就癱瘓了呢?

3、“下腰”前的熱身特別重要

無論在舞蹈培訓機構,還是在家練習,一定要做好充分的運動前準備活動。首先是暖身運動,如甩甩胳膊、動動腿,小跑小跳、側手翻等,然後再進行韌帶的拉昇活動,壓腿、壓垮、背翹、仰臥起坐、“下腰”可以放在後面來練習。

4、“下腰”後的保護動作不可少

孩子在“下腰”練習過後,要及時進行拉伸練習,有效地保護骨骼和肌肉。主要步驟是,雙腳併攏蹲下,雙手抱膝,頭向下,讓脊柱脊椎呈半弧狀,休息半分鐘,然後慢慢站起來,雙手夾耳,儘量向上拉伸半分鐘即可。

5、用好保護孩子的用具

孩子在練習一些基本功的過程中可能會發生摔倒,應選擇地面平整以及防滑的舞蹈訓練專用地板或地膠,避免孩子滑到;其次在訓練“下腰”等有難度的動作時,應為每個孩子配有大小、厚度合適的軟墊子,避免受傷;再次,還得時刻保持訓練場地的整潔和乾淨,要避免因場地有堅硬物,而造成孩子不小心觸碰到而受傷。

寶寶多大開始學舞蹈合適?

★一般從幼兒園大班開始啟蒙比較合適

這時孩子的課堂意識、自我保護意識及身體力量等方面,都基本能適應教學。儘管孩子的身體柔韌性好,也不能一開始學舞蹈就馬上展開各種“軟開度”訓練,如倒立、拉腰、叉腿等基本功訓練。一方面,相對枯燥的基本功練習會影響孩子的學習興趣,另一方面,孩子自身的肌肉控制能力、平衡能力都較弱,容易在這些練習中受傷。

6歲女孩學跳舞練“下腰”致終身癱瘓!學跳舞怎麼就癱瘓了呢?

選擇專業的舞蹈機構和老師,也是對孩子最大的保護

★老師是舞蹈專業出身,有一定的執教經驗

家長要提前瞭解,教孩子的老師是否是舞蹈專業出身。舞蹈專業的老師,不僅意味著自己的舞蹈動作更標準,知識體系更完善,也能給孩子更科學的指導和保護。大膽地去問老師的專業和資質吧,有自信的老師是不會藏著掖著的!

★看老師是否真心愛孩子

這一點真的是尤為重要!孩子的身心狀況和成年人不一樣,需要更多的關注和耐心。一個真心愛孩子的老師,會更有動力汲取有關孩子教育的種種知識,更不容易因為孩子偶爾的表現欠佳而生氣,更享受與孩子相處的每一分鐘。你要相信,是不是被老師愛著,是不是被老師用心對待了,孩子真的感覺得到。

★課程安排科學合理

不同年齡段或能力不同的孩子上課內容應有變化,因材施教,效果更好。

★硬件設施該有的都要有

地面是平整的地膠或者地板,教室裡要有把杆,鏡子,防護墊,這些都可以幫助減少孩子受傷的概率。明亮開闊、乾淨整潔的環境也會讓孩子的心情更好,更願意參與到舞蹈學習中來。

天氣轉涼神經或脊髓損傷高發,運動前一定要熱身5-10分鐘

臨床中發現,每年的11月-12月,神經受損和脊髓損傷的小患者特別多。這可能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方面,這段時間病毒流行,受傷的孩子本身也許就患有脊髓炎,練舞只是誘因;另一方面,天氣轉涼,如果沒有做好充分的熱身準備活動,人的肌肉靈活度和關節活動度變差,更容易受傷。

不管是跳舞,還是體育課做較劇烈的運動前,一定要做好熱身!一般來說,健康人群的熱身時間應該在5-10分鐘,天氣寒冷的情況下可適當延長,身體微微出汗為宜。以達到促進心率提高,刺激呼吸頻率,增加血流量和幫助運送氧料及營養物質給肌肉,幫助提高肌肉溫度,達到儘量降低受傷概率的目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