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當兵的兵、勇、卒都有什麼區別?

蘆子溝掃地僧


這裡的“兵”、“勇”、“卒”特指清朝時期為國家服役的人。

清朝兵丁的穿戴基本上是一件短衫,四面開衩以便騎馬運動,在短衫外罩一件類似馬甲的坎肩。坎肩又叫號坎,中間一個圓圓的補子,上面寫著兵、卒、捕、役、庫、勇等字,標明瞭這些人的職業。清朝時人們管這些為國家服役的人叫丁,補子上寫什麼就是什麼丁。

所以,不同領域不同職業的人,補子上的字是不一樣的。

1、“兵”

“兵”指軍隊,也就是清朝時期的常備軍事力量。

清朝的軍隊,由八旗和綠營組成。八旗創建於努爾哈赤時期,在皇太極時期加入了八旗蒙古軍和八旗漢軍,成為一個多民族,兵政合一的制度。

八旗在清朝進攻明朝和入關平定農民起義軍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成為清朝的既得利益者。入關後,八旗駐防北京周邊地區,保衛清朝皇室安全。

而綠營是清軍入關後,招降的明朝降軍以及漢族的散兵遊勇,組成的以漢人為主的軍隊,綠營以綠旗為標誌,以營為建制單位,故稱綠營兵,也叫綠旗兵,簡稱營兵。綠營的數量是八旗的數倍,雖然都吃國家糧餉,但地位比八旗低,駐紮在全國各地,負責全國各地的治安和作戰。

因為綠營兵數量巨大,分佈在全國各地,因此出鏡率也很高,我們在影視劇上看到的胸前後背貼著“兵”的士兵,大部分都是綠營兵。

2、“勇”

“勇”是清朝雍正、乾隆時期出現的,也是軍隊的一種,但是更傾向於民兵、預備役性質。

在清朝,“勇”也被稱為鄉勇,在國家發生戰爭,而八旗和綠營又不夠用時,鄉勇就有了用武之地。

1851年,太平天國爆發,清朝接連潰敗,不得已允許曾國藩、李鴻章等漢族官僚就地組織鄉勇團練,也成為“練勇”,編組為勇營。軍餉由地方財政撥款,相當於事業編制,待遇比兵就差一些了,不算是鐵飯碗。

電影《投名狀》裡的山字營,也屬於鄉勇類型。

由於八旗和綠營的廢弛,到清朝後期,“勇”成為對外作戰的主要軍事力量。

3、“卒”

我們一般稱“獄卒”,可見“卒”一般指的是軍隊之外的編制。清朝的“卒”一般駐紮在地方的州縣,類似於武警,負責地方的治安。

另外,也有將“卒”用於軍隊稱呼的,比如“兵指單個的士兵,而“卒指一小隊士兵。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我是“靜Yes”,一個愛好歷史的妹紙!期待關注!


靜夜史


有區別,而且還挺大的。“兵”,包括八旗兵綠營兵(漢人軍隊),是正規部隊,也就是當時的國防軍部隊。在裝備、訓練、後勤和工資都是最好的。因為最先上戰場的就是他們。


“勇”,鄉勇。是19世紀60年代,在鎮壓農民起義過程中形成的一種編制,也就是地方部隊,比如在鎮壓太平天國運動時的淮軍湘軍都是這一編制。他們主要聽命於地方大員,也可以理解為私人武裝因為他們的工資來源主要是來自於地方。不過從國家編制來算的話,也可以理解成今天的武警部隊。



“卒”,原指步兵,也有獄卒的說法。但是在清朝的編制上面,卒,主要是在衙門上班的公務人員,他們有著穩定的工作和政府發的工資,主要負責維持治安和打架,也可以理解成今天的保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