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吼"大的孩子,都會有2種"性格缺陷",媽媽要控制好情緒

作為父母都有這樣的希望自己的孩子能養成良好的習慣;同時希望教育孩子改掉不好的行為和習慣";但在育兒過程中,父母總是不避免不了把壞情緒傳遞給孩子。實際上在孩子眼裡父母的這種教育方式卻是在深深地傷害自己。

被

鄰居家一名媽媽最近就為教育孩子的事頭疼,孩子現在已經3歲多了,所以一鳴媽媽特別想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但是看到孩子做事,磨磨蹭蹭、極,一鳴媽媽每次都壓抑不住自己的怒火。而這一次孩子卻說出了這樣的話。

媽媽一鳴說:"把玩具收拾一下,該睡覺了。"一鳴卻敷衍的說道。:"知道了,但是媽媽我要看動畫片。一鳴媽媽又說:"已經10點了,玩具收拾好之後就要去睡覺了。"

一鳴卻不以為然的說:"我想再看一會兒電視,媽媽幫幫我,收拾一下。"

媽媽:"自己的事自己做!快點收拾,我關電視了。"結果一鳴大哭:"媽媽求求你別吼我啦,我知道啦!。"

被

最後,雖然一鳴照著媽媽說的去睡覺了,但是在接下來的一個星期裡,一鳴對媽媽都是非常冷淡,對此一鳴媽媽覺得十分對不起孩子。

其實父母吼完之後,如果孩子還不照做,大概就要捱打了。所以育兒並不是一件輕鬆的事,很多媽媽會因為孩子不聽話而苦惱,但當大吼大叫打罵完孩子後又感覺愧疚,也許自己說得話過重,惡劣的態度會嚇著孩子,要知道一句尖酸刻薄的話,不知道要用多少好話來彌補。有些事對於家長來說,可能只是一時的脾氣發作,但對於幼小的孩子可能會留下深深的烙印,記得父母曾用暴力言語吼罵自己,認為自己得不到父母的認可和關注。

被

這種長期的言語暴力,會導致孩子有以下兩種問題:

一、缺乏安全感

缺乏安全感的孩子做事會膽怯、猶豫不前、易焦慮,常會懷疑父母是不是不愛自己,疏離父母。當遇見陌生人時,不會主動說話,而且特別敏感、自卑,只要有人指指點點,馬上會跑開躲到父母身後。

二、大腦發育

吼罵是一種極消極的情緒,當被吼罵時,孩子的大腦理解能力區域會自動關閉,進入暴力言語情緒死循環當中,那些父母吼罵的話會一遍遍的出現在孩子的大腦裡,這些暴力語言會讓孩子情緒崩潰,大腦語言理解能力受損。長此以往,孩子的智力就會跟不上同齡的孩子。這也應了那句話"孩子越罵就越笨"。

被

其實,家長的初衷並不是真的要打罵孩子,而是想讓孩子養成好習慣,將來能有一個美好的未來。那麼,有沒有不吼不打就能讓孩子聽話的辦法呢?如果下定決心不再用打罵方式育兒,那就試試這5招吧。

一、自問

面對孩子屢教不改時,大多數父母都會發怒,而脾氣一旦上來,可能就口不擇言的吼罵開了。所以,當你發現被孩子惹得生氣時,首先要做的是,自問。

為什麼發怒?

只有大吼來發洩情緒嗎?

孩子的所做真的有那麼糟糕嗎?

你吼罵孩子就會改變什麼嗎?

能不能換一種方式?

被

二、平息心中怒火

當你想發火時,最好離開孩子一會兒,去另一個房間,或稍微離開孩子一段距離,深呼吸幾次,讓大腦清醒一下,如果想哭也可以哭出來,只要能讓自己不那麼生氣,沒調整好情緒之前不要去管孩子。

三、理清教育思路

當自己平靜下來後,先想想孩子錯在哪裡,你想讓孩子怎麼做,該如何教他做,他才能理解,注意話要說得言簡意賅,孩子能聽懂就可以。

四、心平氣和與孩子對話

當情緒、思路都清晰後,詢問孩子的想法,他想怎麼做,原因是什麼。然後按照孩子的意願去做一些時,父母作為幫助者出現,如果孩子的做法真的是錯了,那就幫助孩子改正。

被

五、多表揚、鼓勵,少批評、責罵

恰當的表揚和鼓勵能培養孩子的自信心,同時也讓孩子明白父母是愛他的,他的努力能得到父母的認可。所以當孩子有一點進行時,就應該表揚,這種積極的情緒能讓孩子朝好的方向發展,也能堅持一些好的習慣。

批評、責罵帶來的只有消極情緒,其後果除了讓孩子怕父母,別的什麼也不會改變。所以如果想讓孩子養成好習慣,在同一件事上不犯第二次錯,那就別再吼罵孩子,用你的平和的心對待孩子,讓孩子堅持做自己想做的事,即使做錯了,也有父母幫忙,讓孩子明白:父母是他最強的後盾。

好了,看完文章之後,您會像一鳴媽媽一樣吼孩子嗎?你覺得有什麼解決的辦法嗎?如果您想和我分享,歡迎在評論區的下方留言交流,我們一起來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