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弟买房你出20万”“儿子当宝闺女当草,妈,我不是开银行的”

“你弟买房你出20万”“儿子当宝闺女当草,妈,我不是开银行的”

世界上所有的光环和荣耀,都来自于母亲的恩赐。

但丁说,世界上最美丽的声音,是母亲的呼唤!

雨果说,慈母的胳膊是慈爱构成的,孩子睡在里面怎能不甜?!

冰心也曾如此赞美母爱:母亲啊,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它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她的怀里!

天底下,最无私,最可敬可爱的人,就是母亲!而我的母亲,我爱的好累好累……

01多余的女娃子

从记事之日起,我就感觉自己就是多余的。

好吃的先给弟弟,我伸手去拿总会被妈妈用筷子敲打,从手指关节直钻大脑的那种疼!因为营养不良,我身材瘦小,反而要捡弟弟弃下来的衣服穿。

人们都说,要穷养闺女富养儿,但是这种说法在农村很难看到。农村人有着根深蒂固的重男轻女情结,把儿子看成是传宗接代、为自己养老送终的传家人,将闺女看成是“赔钱货!”,认为闺女长大了就是“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以后进了别人家的门,和自己的亲情就淡了。

作为老大,我令父母“丢了祖宗的脸!”就因为我是个女孩,让父母在村里抬不起头来,弟弟的降生,无疑是他们的救命稻草,让他们也可以高昂着头颅,大咧着嘴跟村民们说,咱家也有后了!

我对于这个家,就是这样尴尬、多余的存在!

“你弟买房你出20万”“儿子当宝闺女当草,妈,我不是开银行的”

02母亲将弟弟惯成了“妈宝男”

有一种普遍性的现象,很多家境一般的,越穷越要让自己的孩子过的光鲜,仿佛这样就可以给他们挣了脸面,掩藏起这个家所有的贫穷和不堪。

在心理学上,浅层次的可以理解为虚荣心,往深了看,是一种在命运面前无能为力的挣扎,以维持他们脆弱的自尊心!

我妈就是如此!她好强且又极度自卑,好斗而又极易妥协。

她喜欢将弟弟穿得洋气,变着花样给弟弟买各种好吃的,在小卖铺里一众人等的赞美声里,红光满面笑开了花,而我永远是那个脏兮兮的丑小鸭。

正是我妈的这种溺爱,让我弟慢慢的成了“妈宝男”,只会伸手去要,而从不想着通过自己双手的打拼去获取。

可以说,百分之百的妈宝男,都是因为妈妈太过于将孩子看作是宝来宠着,让他们缺少了在狂风中傲然挺立的风骨,最终变成了扶不起来的“草”。

“你弟买房你出20万”“儿子当宝闺女当草,妈,我不是开银行的”

03弟弟和妈妈开始粘上了我

在这个扭曲的家里,造就了我和弟弟截然不同的人格。

人真的是很奇怪的动物,只要有一点阳光雨露,就可以傲然生长,有时给予的养分越少,反而会更加的韧劲十足。

正因为没人关爱,所以要学会自爱;正因为没人扶持,所以要学会自强。

我学业优秀,事业有成,老公家境好对我也够真心,可以说事事顺风顺水。弟弟呢,在傲慢与骄纵的自嗨里,没有工作,没姑娘愿意跟他。

弟弟和妈妈开始粘上了我,动不动就开口跟我要钱,胃口越来越大。

弟弟结婚的时候,彩礼跟我要了十万,老公满脸的不高兴,当时我还用手狠狠的掐了他,生怕他拉脸色搞得家庭不和睦。那毕竟是我弟,从小一起长到大的,血浓于水的亲情永远割舍不开,我不能眼看着他娶不上媳妇,所以我一口答应下来。

“你弟买房你出20万”“儿子当宝闺女当草,妈,我不是开银行的”

04亲情分男女吗?

亲情是最无私的,具有无穷的凝聚力;亲情也是最脆弱的,在私欲贪心面前,亲情的面纱显得那么的朦胧飘渺,有时候荒诞的可笑,更甚的时候,让你感觉亲情就像是咽喉炎患者喉咙里的浓痰,想吐却又吐不出,悬在那儿,令人恶心到反胃。

我妈就充分利用了亲情牌,再一次替弟弟向我开口了,她说弟弟脸皮薄,不好意思跟我要,但没办法啊,我要是不给他这20万,他就只能和我弟媳睡大街了。

我面有难色,毕竟20万不是少数,自己也有房贷,孩子是插班生,转校马上又是一笔不小的择校费,我跟我妈说了我的难处,我妈登时就发起了脾气,骂我没良心,说白把我养这么大,现在翅膀硬了,不听当妈的话了,又骂我自私,只顾过自己的好日子,连自己的亲弟弟都不管不问,“有你没你这个闺女,没啥两样,还不如生下来时把你掐死省点粮食!”

这样绝情的话,我妈都能说的出口,我是您亲生的吗?!在你的眼里我就是这样的累赘吗?一文不值到浪费粮食的地步了?你心疼你的儿子,你就没看到你的闺女是怎么挑灯夜读才有了今天吗?你就看不到你的闺女和你的女婿为了给弟弟凑彩礼钱,如何省吃俭用的吗?你的儿子再无能,也得过人上人的生活,难道我就该累死累活的为弟弟奔命忙钱吗?

多少年的委屈与不甘,终于爆发了,“当儿子是宝,当闺女是草,妈,我不是开银行的,我能和你断绝母女关系吗?”

“你弟买房你出20万”“儿子当宝闺女当草,妈,我不是开银行的”

05 梅娘说

武志红在的他的书《为何家会伤人》中说:“同一件事情,因为坐标体系不同,不同的人就有不同的认识。家里主要处理的是感觉,理解和接受彼此的感受是核心。”

那么,如果,你渴望理解对方,就必须学会放下你的坐标体系,尝试着进入对方的坐标体系,这是抵达理解的唯一途径。

文中的妈妈,她的坐标系是什么?是“有儿万事足”。为什么?这听起来真的很不公平,可是在那个落后的年代,她的生活经历决定了她的见识,在农村,没有儿子就会被周围的人看不起,还会被欺负,没有儿子,在那个环境里,就是得不到周围人的尊重。

这个世界上,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够凭借着自己的能力跳出自己的阶层,能够打怪升级,脱离自己生长的环境,那么“入乡随俗”就是一个人生存下去的必备之技。

所以,“重男轻女”,是母亲必然的思想意识。

而文中的“我”的坐标系是什么?我学业优秀、事业有成,自然是成长在新社会的独立女性。在我的世界中,应该是人人平等,只要努力,就可以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我”不需要有“儿子”来彰显我的价值,“我”自己就有足够的价值。

当每个人都站在自己的坐标系上的时候,理解是无法产生的,因为每个人都认为自己是对的。但是,因为我们是亲人,有着血浓于水的关系,所以,有时候,我们必须去理解,那么在梅娘看来,“我”可以在现实中去“怼”母亲,捍卫现实的边界,但是我也要在“怼”过之后,和母亲说两句宽慰的话,从某种程度上认同母亲的不易;而文中的妈妈,则也要被怼之后,好好思考一下女儿的想法,从而明白,自己的老观念是该改改了,否则,晚年莫非要依靠这个儿子吗?

-END-

我是梅娘,你有故事我有酒,一起聊聊人生吧,点击上方关注,欢迎来到我的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