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是因为湿气寒气太重?中医教你几招调理体质

痛风发作就像风一样,来无影、去无踪,事先毫无先兆,却每次都让你疼痛难耐、痛不欲生?想要避免痛风发作,除了饮食少碰酒精、高普林食物,还可以怎么做?

中医师表示,中医认为痛风的成因和人体内湿气、寒气过多痹阻经脉,导致人体气机循环不畅息息相关,所以在治疗调理上,应从调理体质着手!

痛风是因为湿气寒气太重?中医教你几招调理体质

痛风有2大表现阶段,急性、慢性大不同 不是不痛就没事

中医师表示,痛风在临床上指的是一种代谢性关节炎,主因是体内尿酸沉积在关节腔内,促使发炎反应而引起关节疼痛、肿胀或变形等症状。临床上痛风性关节炎根据症状的不同、疼痛强烈与否,大致可分为「急性痛风发作」与「慢性高尿酸血症」2大表现阶段。

急性痛风发作:

压力、疲劳、熬夜、饮酒、暴饮暴食等因素,都是造成人体血液中尿酸含量剧烈上身,诱发身体出现发炎反应,导致痛风症状发生的常见原因。

且值得注意的是,痛风的疼痛感常是突然间发生,不仅患处易伴随有红肿、热痛的困扰;严重时更可能使患者痛到必须单脚行走,甚至连躺着不动也痛苦万分。

而面对急性痛风发生,一般来说,西医第一时间的治疗方法,便是给病人服用消炎、止痛药,以及秋水仙素来帮助效缓解。唯一值得庆幸的是,急性痛风的症状,大多只会维持数天到1、2周,缓解后就像没事一样。

慢性高尿酸血症:

不过,中医师也提醒,民众千万不要认为痛风在急性期过后就没事了,虽然痛风性关节炎不痛的时候,几乎没有任何其它症状,但其实痛风性关节炎只是问题的冰山一角,若民众未妥善控制尿酸,恐将带来更致命的问题。

事实上,即使高尿酸血症没有相关临床症状,也可能会引发全身性发炎反应,而导致动脉硬化、心肌梗塞、脑中风、痛风性肾病变等诸多并发症发生。故慢性痛风性关节炎在治疗上,一定要从根本的控制尿酸值做起,千万不可轻忽大意。

痛风是因为湿气寒气太重?中医教你几招调理体质

痛风关节痛是体内湿气、寒气太重?急性期、缓解期这样调

除了说明痛风发作与否的症状差异,以及严重性、西医临床治疗方向,那么中医又是如何看待痛风问题呢?

中医师提到,既然痛风患者疼痛是标,尿酸高是本,故对于重视整体机能平衡的中医而言,在调理上自然也会采用「急则治标、缓则治本」的原则,将痛风区分为疼痛发作的急性期治疗,以及平时缓解期的调养,施以不同的处置、调理方式:

《急性发作期》

急性发作期的患者在临床上,多以湿热蕴结型、痰瘀痹阻型体质较为常见。临床表现,除了患处关节出现红肿热痛外,往往还可能伴随有口干喜饮、烦躁、小便偏黄、大便偏硬、舌色偏红、舌苔黄腻等症状。

故调理上较常选用有清热解毒、化浊利湿、通络止痛作用的中药来针对上述症状进行治疗。常用方剂有:上中下通用痛风丸、当归拈痛汤、宣痹汤、四妙散等。常用中药材则有萆薢、土茯苓、虎杖、薏苡仁、川牛膝、黄柏、苍术、车前子、泽泻、大黄、桃仁等。

但少数也有属于寒湿痹阻型的患者,除了关节痛外,还可能伴随有怕冷、怕风、舌色淡暗、舌苔白腻、大便不成形等症状。这时就会选用有散寒除湿、温经止痛功效的药材来辅助调养,譬如,炮附子、桂枝 、苍术、羌活、川芎、白芥子等药材搭配使用。

穴位按摩:

为避免导致局部关节肿胀、疼痛感加剧,痛风急性发作期,不建议针对患处强力揉按。故此时中医会根据病患的体质进行穴位针灸或中药外敷、外洗治疗。首先穴位选择方面,一般会结合前述痛风的病理机转,以及经络循行部位进行选穴治疗。

譬如,行走于大拇趾内侧,以及下肢内侧的足太阴脾经的公孙、三阴交、阴陵泉、血海,就是治疗痛风时常会选取的穴位,与许多常见痛风下肢好发部位息息相关。

至于中药外敷部份,急性期常会选用具有清热解毒、除湿散瘀、消肿止痛作用的如意金黄散来辅助调理、缓解关节局部红肿、热痛的问题,或是根据不同体质按照内服药所根据的证型,来选用不同的中药外洗方,或将内服药煎煮过后的药渣,拿来浸泡患部,也是另一选择。

痛风是因为湿气寒气太重?中医教你几招调理体质

《平时缓解期》

正因为中医讲究「缓则治本」,所以痛风缓解期的治疗原则,就是从厘清造成痛风的高尿酸成因着手。中医认为,人体之所以会有高尿酸问题,主要与脏腑功能不足,导致代谢失调有关。

所以在调理上,多会以补益肝肾、运脾化湿、利湿泻浊、散瘀为要点,来帮助调整体质、减少尿酸生成;进而达到稳定体内尿酸值的目的,以避免痛风再次发作。

像是,薏苡仁汤、独活寄生汤、六味地黄丸等;再加上,萆薢、土茯苓、金钱草、车前子、威灵仙、秦艽等化浊散瘀的药物,来降低血液中的尿酸浓度,都有助预防痛风再发,或是自制下列2款材料准备容易、制作方式简单的中医食疗,也是很好的调理方式:

穴位按摩:

因好发尿酸者的体质多有脾肾虚弱的问题,所以在缓解期时,要注重饮食、生活卫教,配合中药调理脾胃、肝肾功能,让体内的湿浊瘀滞能较好地排出体外。此外,民众不妨可适度搭配热敷或艾灸肾俞、三阴交、足三里等穴位,来加强脾肾的养护,以期达到减少复发的治疗目标。

中医提醒,由于痛风是体质与生活型态问题,导致人体新陈代谢异常所引起的混合性表现。所以如果患者想要改善痛风不适,最根本的方式就是改变不当的生活型态。

避免熬夜、突然大吃大喝、饮酒,养成清淡饮食、多喝水、不过度疲劳及过度运动的习惯;同时按时就医、规律服药,就是有助血中尿酸值持续维持良好,不让痛风反覆复发的保养重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