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年教育路,一生专注一件事!

何志英扎根教育事业46年,担任校长35年,成功缔造了采荷中学、采荷实验学校、钱江新城实验学校等三所杭城名校。

三所名校,一生情缘,何校长将自己毕生精力都奉献给了教育。

心怀理想 负重奋进创名校

何志英曾说:“把困难踩在脚下,作为前进的阶梯和动力,踩着困难向前进,做生活的强者。”

钱塘人物记 | 46年教育路,一生专注一件事!

言如此,行亦如此。在采荷中学,针对生源薄弱、师资水平不足的困难,她全身心投入,苦抓实干,确立“让每一位同学都有效学习”的教育理念。经过短短几年的实践,采荷中学的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学校被评为浙江省首批“示范性初中”,成为百姓向往的杭城名校。

钱塘人物记 | 46年教育路,一生专注一件事!

1999年,当采荷中学的发展步入正轨、渐入佳境之时,何志英放心地转身离开,积极投身创办杭州市江干区另一所全新的学校——采荷实验学校,这意味着年过五十的她,又要重新出发。她带领团队围绕“让每一位同学都有效学习”的理念,开展教学变革。如今的采荷实验,每年重高升学率达90%左右,已成为小升初的热点学校。

钱塘人物记 | 46年教育路,一生专注一件事!

2007年,杭州采实教育集团成立,集团将新创建并吸纳一所初中——钱江新城实验学校,这项重任又一次落到了何校长的肩上。她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保障新学校的正常运行。一方面在新校区全面推进小班化教学,另一方面把采荷实验学校应届的初三学生全部集中到新城上课。为尽快实现“办一流的国际化学校”的愿景,她大胆引入“斯坦福外语教学模式”,以信息技术助推学习,这种现代化学习方式在当时的浙江省尚属空白。

斯坦福英语特色教学促成了英语学力的提升,同时也带动其他学科积极投入教学改革,成效显著。在杭州市公办初中学业水平抽测中,钱江新城实验学校连续三年稳居全市第一;历届新城学生在杭州市中考重高上线率为90%左右,一举跻身为杭城一流中学。

学习革命 锐意进取写辉煌

何志英曾说:“创新不是标新立异,是应对困难,解决矛盾,走出困境的一种策略。”

何志英的教育之路亦是教改之路。从当年的采荷中学到今天的采实教育集团,她一直致力于开展“学程导进——初中学习方式变革的实践研究”,将创新融于应对困难,解决矛盾之中,开创了一系列教育举措,形成了鲜明的教育特色。

钱塘人物记 | 46年教育路,一生专注一件事!

20世纪90年代,何志英搞起了“双学活动”,初步转变了教师的教育观念。但随即又发现了新问题,教师机械操作多,教学研究少;体力消耗多,脑力用量少;课业负担重,睡眠时间少。怎么办?

她知道,要改变现状就要开展学习的革命。于是,她带领全体采实老师,围绕“让每一位同学都有效学习”的办学理念,开展学习的革命,变革“学”的方式。她一方面带领老师开发课堂助学,另一方面在老师们的共同努力下编制出一套集美育、体育、德育、心理健康于一体的“全程音控健力腕操”,使学生们的负担和压力更小,学习效率更高,身体健康也有了充分的保证。

钱塘人物记 | 46年教育路,一生专注一件事!

近年来,执着创新的何志英又把目光投向了“体教结合”项目,成立国家级轮滑体育俱乐部,与武警轮滑队合作教学,培养了一大批体育特色人才,在全国、国际赛事中获奖,学校被评为“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

钱塘人物记 | 46年教育路,一生专注一件事!

钱江新城实验学校创办以来,“斯坦福英语”教学成为采实教育集团的一大办学特色,但何志英并不满足于此,继而又开发了“云服务平台”,开展“技术助推学习”的教学研究,在“智慧教育”上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她主持开展的课题研究成果曾获浙江省教育教学成果评比一等奖、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015年,她更是被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桃李天下 无私奉献育新人

何志英曾说:“短处人人都有,我们的天职,不是抠出他人的短处把人镇住,而是在激发每个人的长处之中,使人人变成英雄。”

钱塘人物记 | 46年教育路,一生专注一件事!

何志英将无数学子培养成才,今天,他们中有的成为国家建设中流砥柱,有的成为浙江才俊人物,有的更是顶尖科技人才。在办学之余,何志英一直努力做好年轻干部的铺路石。2014年,杭州市江干区教育局成立“何志英教育思想研究基地”,聘请何志英为总导师,负责培养年轻校长,促使他们不断提升办学理念,优化学校管理方略,向研究型、专家型校长迈进。如今,这些校长在省内外各学校发挥着骨干力量的作用。她还与新疆阿克苏市第四中学、建德市杨村桥初级中学、梅城中学、临安锦城四中等省内外学校结对,辐射名校资源,扶持薄弱学校。

如今,何志英的两鬓白发渐染,但光阴的故事见证了她为教育所做的一切。这位平凡的女性用爱和奉献诠释了生活的真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