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成績不排名,你焦慮嗎?瞭解真實情況的4個渠道,比排名更準

“你家孩子考試排第幾名”

問這樣問題的人,一定是沒有孩子,因為現在中小學生考試“不排名”。

但所有家長請注意:成績不排名,不代表家長可以稀裡糊塗,否則後悔藥沒地方買。

這不,身邊就有一個稀裡糊塗的家長,最後孩子錯失名校,現在後悔莫及。

阿豔是我一個多年好友,印象裡,阿豔口中的孩子成績非常優秀,在班上應該是屬一屬二的,所以一直預備上當地一個重點初中,可是今年這個學校今年招生政策是從高分到低分選拔,按排名擇優錄取。自以為女兒成績還不錯的阿豔,覺得女兒應該差不多,結果成績出來一看,傻眼了,差了20多分,最後只能另擇他校。

用阿豔的話說:“學校老師可以不排名,但家長一定做到心中有數,不然到時候哭都沒用”

孩子成績不排名,你焦慮嗎?瞭解真實情況的4個渠道,比排名更準

成績該不該排名?你支持哪方?

關於中小學生成績不排名,不公佈,一直以來爭論不休。

支持方:不排名,難道重點學校靠搖號招生?

@風在翱翔中:不排名易造就學生時代的混混,不公佈成績,不知學習好壞,徹底保全了不求上進的學生父母的面子。

@叮咚小卷:不公佈成績,也不排名,那學生們何來學習動力呢?公佈成績除了讓家長了解孩子的真實水平外,也能讓學生自身認識到哪門功課薄弱而繼續下功夫。

@炫紫夢wjd:不排名又能怎樣,升學還得看分數,看排名!難道重點學校靠搖號招生?

反對方:“三觀”比名次更重要

@煙火的雲:應試教育和素質教育相結合吧,應該注重培養學生們的“三觀”: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素質教育為首,莫以分數論英雄。

@艾艾527:不贊成按成績排名,因為這樣對成績好的固然是好,可對成績不好的就是一種打擊。不能以成績高低定義孩子的好壞。

@淋雨一刻1224:考試無非就是一次檢驗,最終目的無非就是檢查學習的成果,成績與排名真沒有那麼重要,培養孩子學習的興趣跟想象力更為重要。

孩子成績不排名,你焦慮嗎?瞭解真實情況的4個渠道,比排名更準

不排名,不代表家長可以稀裡糊塗,真實情況如何瞭解?

其實在小編看來,成績排不排名,真的不重要,因為即使不排名,如果你是個有心的家長,一樣可以通過很多渠道瞭解到孩子的真實情況。

有道是:成績不排名不可怕,最怕的是家長因為不排名,就稀裡糊塗,那樣才是最坑孩子。

那麼想了解孩子真實情況的渠道有哪些呢?

方法一:私下問老師

這個方法最簡單,也是最直接有效的,當然也有可能被老師拒絕告之。

不過如果想提高成功率,“問”老師還是有技巧的,那就是常和老師溝通孩子學習情況,比如孩子上課聽講的專注力,有沒有小動作,是否愛舉手回答問題,課堂作業完成的速度和質量等等。

當家長對自家孩子在校表現瞭如指掌時,

即便老師不直接說孩子的成績排名,很多細節也能猜出自已孩子在班上屬於哪個層次,是拔尖的前幾名,還是優秀,還是中等,還是落後的幾名,會顯而易見的。

孩子成績不排名,你焦慮嗎?瞭解真實情況的4個渠道,比排名更準

方法二:從《等級評價手冊》中看門道

自從取消成績排名後,每個孩子都有一本“綜合評價手冊”,內容包括孩子的日常表現,期末考試成績,各科老師對孩子的評語等,很多家長並沒重視這個手冊,其實它涵蓋的信息還蠻多的。

首先看懂ABCD檔的分層:

很多家長說,孩子成績都是優,也不知道是怎麼分的?

家長要看懂字母的分層,80%學校的劃分是這樣的:

A+(代表超級優秀)95-100分

A (代表優秀)90-95分

B:(代表普通)75-89分

C:(代表落後)60-74分

通常來說,A+孩子在班上屬於前5名,A的孩子屬於班級前70%以上的比例,

B的孩子是屬於20%的比例,C屬於10%的孩子,如果排名的話是倒數幾名。

由此可見:A優秀並不代表孩子拔尖,在班上能拿到優秀的孩子大有人在。

另外透露給準備考重點中學家長一點,很多重點中學錄取分數各科成績必須保證在95分以上才能有希望。

孩子成績不排名,你焦慮嗎?瞭解真實情況的4個渠道,比排名更準

方法三:問孩子

雖然成績不再有數學來排名,但一定要相信孩子心中都有一杆稱。

每個孩子對各種成績都有排名,比如哪些同學是數學第一名,哪些同學是語文第一名,哪些同學是英語第一名,相反,哪些孩子是班上最差的,孩子的排名比考試還準確。

問自己的孩子:就像某天,我問兒子,你在班上排第幾名?孩子不加思索地說,語文大概排第五,數學排第7、8名,英語能排前3名。

問其它孩子:如果擔心自己孩子說的不夠客觀,可以再偷偷問其它同學,對自己孩子的評價,綜合起來,會發現, 孩子心中的排名比考試還準。

孩子成績不排名,你焦慮嗎?瞭解真實情況的4個渠道,比排名更準

方法四:從孩子坐位上看

聽一位家長講,他們孩子的老師會經常性的調整座位,依據就是:每次的考試成績和平時表現,成績越差越往後調座位,並且每搗亂一次,就把座位往後調三桌!

坦誠來講,雖然大多數老師不會把按成績排座位,但是也不會把十分優秀的學生排到最後(除非這個孩子個子特別高大)。但春晚小品裡,關於學霸座位區是有道理的,一般優秀的學生在座位上都集中在前三排的中間區域。

所以如果想了解孩子的真實情況,從座位上也是個參考。

孩子成績不排名,你焦慮嗎?瞭解真實情況的4個渠道,比排名更準

最後總結:不排榜並不等於不關注學生的學習,只是不再大排名,不再張榜公佈,而是以成績分析的方式進行整體和個別反饋。在我認為學生的考試成績必須讓學生自己和家長知道,只有知道了自己的真實情況,才會揚長避短,找到前進的方向。

不管是老師還是家長,不能用排榜這一把尺子來衡量每一個孩子,而是要正確地引導孩子自己和自己進行對照,看看是提高了還是下降了,然後進行有針對的學習,這才是進步的必經環節。

今日話題:你贊同考試不排名嗎?你是通過什麼方式知道孩子的真實情況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