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到的不只是烟斗


玩物致志 | 你看到的不只是烟斗


玩物致志 | 你看到的不只是烟斗

玩物致志 | 你看到的不只是烟斗

在文艺作品中,“烟斗”是一件必不可少的道具,它像一个符号一般,伴随在成熟睿智的男人左右,正如大侦探福尔摩斯所说,“除了表和鞋带以外,没有什么东西比烟斗更能彰显一个人的个性了。”


1

最有腔调的抽烟方式


如果说电子烟彰显的是年轻人的玩世不恭,那么烟斗所代表的则是一种深沉雅致的格调。一个传统的绅士形象,除了有高帽,手杖,总要一支烟斗才能刻画出味道。除了是绅士们的手边物,它也是众多中外名人的心头好。林语堂、鲁迅、海明威、达尔文,爱因斯坦都是烟斗的忠实粉丝。喜爱烟斗的人则被称为烟斗客。


玩物致志 | 你看到的不只是烟斗

据爱因斯坦回忆,自己在工作时,会在桌子上摆上一排烟斗,思考时就点上一根,他还曾坦言说:

“我相信抽烟斗有助于冷静、客观地判断人世间的大小事情。”

当然抽烟必然是有损于健康的,只不过与抽纸烟相比,抽烟斗因为不过肺所以危害要小一些。一根纸烟会在10分钟内燃烧殆尽,而烟斗的一斗烟丝则会燃上一个小时。不同于如快餐般速食的纸烟,烟斗中则有一种“缓慢的艺术”,它让抽烟这件事充满了仪式感,从装填烟草、清理烟斗,到烟草的保存,窖藏陈化,以及烟嘴的翻新、松紧调整等等,无不需要丰富的相关知识及经验。

玩物致志 | 你看到的不只是烟斗

有人说“一个男人只有修炼到一定的人生境界,才可能把握好自己的烟斗”,因为烟斗不仅是一种抽烟方式,也是一种生活的艺术。

在“冷火慢抽”中听烟丝在斗钵中燃烧的声音,任混杂着木香的烟草气息在口腔中氤氲。烟雾缭绕中有一份“与其匆匆忙忙,不如从容燃烧”的自在,千言万语的形容都汇成了三个字:有腔调。


2

好烟斗,有灵魂

自烟草诞生以来,烟斗就随之存在。最早现代意义上的烟斗是陶土制作而成。但演变至如今有各种五花八门的材料。最为入门级的烟斗客,常被推荐的就是玉米芯了。

它质感轻,散热和透气都很好,缺点则是不抗热,工艺也比较粗粝。适合于入门级,或者Tough guy 的烟斗客,比如美国的麦克·阿瑟将军嘴边总叼着一根玉米芯,男子气概十足。

玩物致志 | 你看到的不只是烟斗

进阶的材料则有石楠木和海泡石。海泡石是在石楠木成为烟斗材料之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材料,轻盈散热,质地柔软,光泽迷人。

烟斗客常常会用My Briar 来称呼自己的爱斗。Briar就是被公认为制作烟斗的最佳材质——石楠木。石楠木纹理艳丽,透气散热,阻燃力强。但是生长缓慢,而用来制作烟斗的石楠根至少要15年的树龄。

玩物致志 | 你看到的不只是烟斗

图片来自©太铎拍卖 2019


一把好烟斗的诞生,除了有上好的材料,还需要有执着的匠人。做烟斗的过程,更像一场磨砺意志的修行,一个手工烟斗需要100多道工序、近60个小时才能完成。

玩物致志 | 你看到的不只是烟斗

斗师选上一块上好石楠木,画图造型,细细打磨,抛光上色,最后还得亲自试验一番这烟孔的通顺,在才能交付出去。好的烟斗受得了烟火的熏烧,更是经得住时光的历练。这样的烟斗里装的不仅是烟丝,还有灵魂,握在手中,是可以感觉到温度的。

3

你看到的不是烟斗

存在主义哲学家萨特说:香烟是“虚无”,烟斗才是“存在”。让烟斗承载了一些哲学的思辨意味。而在艺术史中,虽然不乏常会看到烟斗的“存在”,但是让其成为一个哲思一般的符号的画作,还要数雷尼·马格里特 (ReneMagritte)的这幅:《你看到的不是烟斗》。

玩物致志 | 你看到的不只是烟斗

《你看到的不是烟斗》——雷尼·马格里特

这位超现实主义大师留下了太多如同谜语一般的画作,而烟斗则是其中的代表,被他称为“形象的叛逆”。马格里特如是说:

"人可以在词与物之间建立新关系,也可以明确语言和物体在日常生活中常被忽略的某些品质。"

一个形象可能只是一个符号,它可能代表着比画面更多的含义。

玩物致志 | 你看到的不只是烟斗

《哲学之灯》——雷尼·马格里特

这样刻意地营造图文的矛盾,在语言的歧义中突破日常,去创造视觉的陌生化,我想大概就如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的玄妙。当烟斗不再只是被作为烟具,在福尔摩斯那里,它是思考者的象征;在林语堂手中,它是文人的格调;在匠人眼中,它是对精致工艺的追求。

正如那句经典的评论:当烟斗不是作为烟具的时候。当陀斯妥也夫斯基笔下的人物躲在地下室经受灵魂煎熬的时候;当卡夫卡笔下的葛利高利变成一个甲虫的时候;当加西亚-马尔克斯笔下的奥雷连诺-布恩蒂亚灵验了那个宿命的羊皮书的时候……所有与我们习惯的真实乖离的形象就能将我们引导入“烟斗”的内心。

玩物致志 | 你看到的不只是烟斗

图片来自©太铎拍卖 2019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