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50年代,他坚持高价收购假画,如今全国闻名

20世纪50年代的某一天,一位大收藏家在文物市场看到一幅古画,心生喜爱,于是就问商家:“这幅画不错,多少钱一幅啊?”商家想了想,答道:“您给16根金条吧!”大收藏家又仔细看了看这幅画,认为值得,于是就掏钱买了下来。回到家,他在烛光下仔细看着这幅画,心想:“这幅画卷上问题重重,真的值16根金条吗?”他思来想去,辗转反侧了一夜。第二天,他就把这幅画作退还给了商家。

20世纪50年代,他坚持高价收购假画,如今全国闻名

清 王翚 《竹屿垂钓图轴》浙江省博物馆藏

被这位收藏家退换的这幅画作,名叫《陈元龙竹屿垂钓图》,是一幅清朝年间的画作,它的作者是王翚,是清朝初年画家的“四王”之一。而这幅《陈元龙竹屿垂钓图》正是他应康熙年间的浙江海宁进士陈元龙的请求,专门为他绘制的。

20世纪50年代,他坚持高价收购假画,如今全国闻名

清 王翚《竹屿垂钓图轴》 网络图片

《陈元龙竹屿垂钓图》中陈元龙正倚靠在树荫下的石头旁盘膝而坐,手执一只竹木制成的鱼竿垂钓。他所在的地方,高山林立、树木葱荣,而那件简陋的房屋,想必就是陈元龙平时的居所。在古代,垂钓是文人画常用的一种题材,他们并非为了真的钓鱼,而是寄托着自己希望退隐山林的隐士情怀。

20世纪50年代,他坚持高价收购假画,如今全国闻名

清 王翚 《竹屿垂钓图》网络图片


20世纪50年代,他坚持高价收购假画,如今全国闻名

清 王翚 《竹屿垂钓图轴》局部 网络图片

《陈元龙竹屿垂钓图》中虽然有人物,但画面整体还是以山水为主,整体风格恬淡清雅,意境高远,是王翚绘画作品中的佳作。从这幅画作的绘画水准来讲,商家以这个价格出售无可厚非。那位收藏家退换画作后,另一位民国大家——钱镜塘冒着收购假货的风险,以16根金条的价格将它收入囊中。

20世纪50年代,他坚持高价收购假画,如今全国闻名

钱镜塘 网络图片


20世纪50年代,他坚持高价收购假画,如今全国闻名

钱镜塘(1907~1983)松江畲山图 网络图片

钱镜塘是民国年间的绘画家,他自幼学习书法绘画,20岁来到上海之后才开始收藏各类书画。在抗日战争期间,他就曾收藏过范宽《雪山图》、董源《山水图》等宋元时期的名画。在这些收藏中,他最出名的收藏就是范宽的《晚景图》。这幅画作虽然经典,但由于被明朝大贪官严嵩收藏过,很多收藏家不敢轻易收购,唯独钱镜塘慧眼独具,将这幅画作买下。

20世纪50年代,他坚持高价收购假画,如今全国闻名

钱镜塘(1907~1983) 辛卯(1951)年作 仿古山水 (两幅) 立轴 设色纸本 估价:4-6万元人民币
20世纪50年代,他坚持高价收购假画,如今全国闻名

宋 范宽《晚景图》网络图片

钱镜塘收购了《陈元龙竹屿垂钓图》并不是为了丰富他个人的私人收藏。他请装裱大师严桂荣为他重新装裱后,就将这幅画作捐献给了浙江省博物馆,并成为了全国闻名的佳作。收购一件精美的藏品需要足够的眼力和水准;而放弃个人得失,将它捐献给博物馆,则需要一颗爱国的赤诚之心,这比鉴赏文物的眼力更加难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