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初中老师:给家长的一些话!中学生学习3大困境,没时间读书

本文由 原创首发,转载请注明出处。全文一共1591字,阅读大约需要5分钟。

文 | 小袁老师

前几天,我和班上的几名初二的学生在课间的教室里聊天。

我问他们:“你们平常做完作业后,晚上在家都干什么?”有的同学回答,作业做完就十点多了,一般就是直接上床睡觉;而学习稍微好一点的同学会说,完成作业之后,还要做妈妈买来的教辅书。

另外,还有班上几个平时比较“吊儿郎当”的尖子生则说,白天抽空就把作业做完了,回家有时候就是看看杂志、小说,然后把单词背一背就睡觉了……

我发现,其实常常越是成绩不好的孩子,学习时间越是紧张。

一位初中老师:给家长的一些话!中学生学习3大困境,没时间读书

01 为了学习而不睡觉,并不是个聪明的做法

一直以来,我和班上的学生们的关系都搞的比较好。有时候孩子有什么心事,也会愿意找到我说。

有一次,班上一个成绩中游的孩子在办公室找到我:“老师,我真的好累。”

他说自己晚上总是想学点什么,但是往往写完家庭作业和课外作业就很晚了,结果常常是什么都做不了——他说自己累的时候总是特别容易发呆,一发呆就半个小时以上。

我就跟他说:“既然累了那就要休息,为什么非要想着做点什么事情呢?”结果他反问我,为什么古书上讲究勤奋学习,都是什么“头悬梁、锥刺股”呢?

其实,我一直认为,像古代那些讲究勤奋苦读的例子,其实都是讲给“智商不太高”的人的典故。除非是天生睡眠需求时间就少的人,不然睡觉都睡不够,白天又哪里来的精神学习呢?

像中午的时候,我普遍要求班上的学生要午休一会。因为现在的孩子太累了,上课的时候打瞌睡,其实我们老师在讲台上,看得一清二楚。

一位初中老师:给家长的一些话!中学生学习3大困境,没时间读书

02 如果孩子没机会阅读,在这一点上是吃亏的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同时又是班主任,我十分关心班上孩子的“课外阅读”情况。

首先是出自于学科目的,近几年来的中高考语文的改革趋势,都是向着要增大孩子的“阅读量”和“知识面”看齐。而现状下,其实留给我们中小学老师课堂,能够给孩子用来阅读的“时间和内容”都不多——所以,在家进行课外阅读的重要性,显得尤为重要。

其次,课外阅读往往是一个孩子自主学习能力的体现,这一点我想也非常重要。

经常性的,我会试图找机会给孩子一些“自习课”的时间,比如:规定一节班会课来读书,另一节课来分享。但是,我发现这其实是远远不够的,很多时候我们的孩子,会连读什么书比较好,自己爱好什么都不知道。

像有的孩子,为了早点完成作业,连体育课——在完成规定的运动锻炼后,就早早地回到教室里写作业了。他们普遍是放学之后,家里还给安排了补习班的那种学生。

我了解这样的孩子,其实很难有时间再去发展自己的兴趣,他们也往往没有时间主动阅读。私以为,这样的孩子,如果错过小初中还算比较“富裕”的课外阅读时间,将来很难再有机会养成阅读的习惯了。

一位初中老师:给家长的一些话!中学生学习3大困境,没时间读书

03 如何把学习时间的支配权,交还给孩子?

在从教好几年之后,其实我逐渐发现这么一点现象:“凡是知道如何自己安排时间的学生,往往那些聪明的,却不懂得课外安排的孩子,更具有学习上的优势。”

我认为,现在教育的困难,在于如何将学习时间还给学生。

有的初中里,从学生读初一开始就晚自习,晚自习还常常有老师在讲习。那个中学中考的成绩非常好,但是我当高中的朋友却说,那个中学的孩子进入高中之后,其实非常难带。

很多家长还觉得,晚自习课上,老师不讲习不考试,是一种“偷懒、不负责”的表现。但是我想说的是,上课、考试、做题不该是学生所接受教育的全部。

给孩子10分钟时间,他能把书包整理整理;给孩子20分钟,思考一下接下来要做什么;给孩子1个小时,让他能出去运动运动;给孩子一个周末的时间,让他在家能体会看书、独处、娱乐放松等生活的乐趣,也应该是教育的一部分。

一位初中老师:给家长的一些话!中学生学习3大困境,没时间读书

学生不是工厂中流水线上的产品,老师和家长也不是加工工人,我们不能将孩子所接受的一切教育都安排的妥妥当当,或者说规定的死死的。

这样孩子没有喘息的空间,我们的大人家长、老师也没有。

大家好,我是@名师讲学习方法 ,关注我!大家一起探讨孩子的教育学习成长问题!

如果你是家长,我建议你看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