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圣节:如何正确“吓人”

万圣节:如何正确“吓人”

明晚就是万圣节之夜了,有没有想好去哪里玩呢?万圣节是西方的传统节日,源自古代不列颠凯尔特民族的节庆习俗,为了避免恶灵干扰,凯尔特人以食物祭拜祖灵,以祈求平安度过严冬,在万圣节前夜,孩子们会穿上化妆服、带上面具、挨家挨户收集糖果。如今万圣节的文化习俗也渗透到我们东方,并被各种各样的商业所借用,成为重要的节日营销策略。所以你以为今天是轻松愉快的吗?不我们今天谈一谈“在这个营销热潮中,聪明的品牌如何借助节日关注度顺利的去提升曝光率,如何与消费者产生有效沟通”。

万圣节:如何正确“吓人”

当前商户万圣节营销中出现的问题

虽然在万圣节前后涌现出不少开展借势营销的品牌,但是如果商户想要突出重围体现出自己的亮点,简直可以说是难上加难,分析目前万圣节的营销现状,我们可以发现最大的问题是“节日意义和品牌形象契合度不够”。

1.弄巧成拙“为节日营销而营销”

节日营销的关键是找到一个点,把节日意义和品牌形象的结合在一起,然而很多品牌都是没有注意到这一点,都是为了节日活动去做,导致效果很差。以Calbee为例,以薯片膨化类食品出名的Calbee为了节日宣传,推出了几款万圣节特别版薯片,主打“时间少有的黑色薯片”,这不得不说有点用力过猛,“发霉”的薯片可不是广大群众的爱好,这样不利于品牌树立和维护产品形象,万圣节是品牌以有限变化突破常规定位尝试品牌新奇形象的关键时期

,刻意的去跟随这个东西,反倒是画蛇添足,毕竟你是一个做膨化食品的。

2.忽视文化内涵

其实很多商家也都是为了节日而做活动万圣节的主题元素应该是偏“恐怖,暗黑,刺激”这一方面,如果是鬼屋,密室逃脱之类的商家,可以抓住这个元素大赚一笔,或者是VR眼睛,把握刺激这一方面都可以和万圣节的文化相结合,而我们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多样节日习俗的文化国,国内也有类似的节日,比如清明和中元节,中外文化的根基不同,所以出发点也就不一样,像我们国内是基于祭拜,礼法,而国外是为了驱鬼、吓鬼而形成的文化内涵,在我们中国人的思想中其实对鬼是敬畏的,不太可能去制造出带有娱乐、狂欢、喜庆的活动,所以在营销上来说,商家最好还是抓住受用群体和规模程度

万圣节:如何正确“吓人”

中国市场怎么去做万圣节营销

1.打开思路,找到与自身的契合点

我们做营销,必须把握商户感兴趣的点,更何况是节日营销,我们更应该解剖节日的相关元素找到和自己有关联的点切入,要对人、物、故事进行分解,就拿万圣节来说,我们要分解的元素包括但不限于“南瓜,鬼怪,面具,糖果”等等,也不能忽视环境营造,比如说恐怖环境,在选定切入点之后再进行方案策划,就更容易吸引客户。

2.打造场景化营销,引发情感共鸣。

场景化营销其实就是针对消费者在现实场景中所具有的心理状态或者需求而产生的营销行为。收集各个类型的成功节日营销案例,我们会发现,品牌场景的设计并不是简单地构造和堆砌,所有的

情景、服务、商品、环境和氛围都是为了让消费者感受到这种情感,通过设计内容而引发消费者的心理共鸣,比如通过故事内容,赋予营销产品特殊意义,比如特殊的糖果送给特殊的人,这你懂的吧!

3.运用社交媒体

现在社交媒体已经成为了人们接收新闻信息的主要途径,品牌想要进入消费者的视野,首先就要进入他们的注意力平台,社交媒体决不能忽视。比如特殊的阅读界面风格场景化的小程序有关节日的小游戏等等之类的内容通过社交媒体展开,往往会有不同寻常的效果。这样可以更加直观更加鲜活的将营销内容展示给每个使用社交媒体的人,大大缩短了信息传达与解读时间。

4.深谙文化差异,小心跨文化传播的陷阱

上面已经强调了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文化差异,迎合不同国家的消费者文化心理是必不能忽视的。比如在我们国家搞万圣节的宣传,首先得要对我们文化进行了解,正确的看待不同文化尊重正常文化差异,做的广告理念和广告内容一定要反映当地的文化习俗,积极的应对文化冲突,才能获得消费者的信赖。

万圣节是品牌以有限变化突破常规的定位,尝试品牌新奇形象的关键时期,但是品牌也要注意不要为了营销而营销,利用不好反而会损坏自身品牌形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