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都说粮食价格上涨了,为什么农民不赚钱?

宗元三农堂


关于都说粮食涨价了,农民为什么还不赚钱呢?不管下边粮食价格涨价到多高,就是下边每市斤涨一块钱,农民还是赚不到钱,因为农民不了解世界各国和我国的粮食生产国情是什么。

粮食价格的一直稳定不涨,就是涨一点也是随着国民经济的增速上涨的,粮食价格的上涨完全也是水涨船高的情况下粮食涨价的,农民的钱包收入会鼓不起来吗?

粮食价格的稳定,是一个国家各行各业稳定发展的压舱石,也是一个国家政治,民心,民情,民意稳定的杠杆作用,完全撑握在国家的宏观调控中,绝对不会使国内的粮食价格大起大落。

因为民依食为天,只有人们的生活稳定了,国家的建设才能夠稳定发展和建设,人们才能夠安居乐业。

但是农民种地生产粮食价格一直低迷不涨,使农民种地生产粮食无有收入,也直接影响到了农民的生活安全大问题,在农民长时间种地生产粮食无有收入的情况,农民确实无法承受家庭建设和生活方面的压力,只有拋荒不种出外打工挣钱,维持家庭建设和生活开支。这无疑给国家粮食安全生产和市场供应造成严重后果。

所以我认为农民也不要盼着粮食涨价,国家为了保证粮食安全生产和市场供应,只有加大对种地的农民生活补助和农业生产补贴,把农民种地生产粮食的价格也纳入到国家经济分配的大蛋糕中,让农民生活上有了保障,收入上有了稳定,我国的粮食安全生产和供应才有保证,农民种地生产粮食,也不会天天盼望着粮食涨价,才能夠安心种地生产粮食,农民种地生产粮食本身自己的生活保障都保证不了,农民会去安心生产粮食吗?所以农民朋友们,只有盼望着国家的好富民政策,才是农民真正盼望过上好生活的希望和目的。





纯正农家蜂蜜


粮食价格虽然上涨了,从原来的1.5元/斤上涨到(1.8元一一2.0)元/斤,按现在我们这边的亩产产量1000斤,就是1800元-----2000元,现在我给大家算一下我们这边种一亩地所需要的成本,首先犁地整地150元/亩,秧盆30元/亩,复合肥1包200元,钾肥半包80元,农药200元左右,稻谷种150元左右,请1人插秧150元/天,中期抽水灌溉50元/亩,收割机收割200元/亩,最后运回家晒到可以入仓。稻谷从育秧到收割入仓大约需要5个月时间,成本一共1210元,剩下的790元就是农民田间忙5个月的收入,每月138元,从以上的成本与收入可以看出农民种稻谷不得什么钱。所以希望大家以后不要浪费粮食,因为粒粒皆辛苦


奚胜190


科学兴农为您解答。

提要:粮价不断上涨,农民收入并未增加!问题出在哪里?

科学兴农之前曾经看到过一份有关近十年物价统计的材料,其中关于粮食的上涨幅度大致在1.5-2倍之间的样子,比如说玉米从十年前的5.5元每斤涨到了如今的0.95元每斤,涨幅不可谓不大。不过从农民角度来说,并未赚到什么钱,当然这里并不是指农民的净收益增加,而是赚到手的钱不经花,购买力不足!虽说十年之间,粮价已经有了2倍幅度的涨幅,可是换算到农民这边所增加的收入,同物价上涨的速度看,就显得没有赚钱了。

对于农民来说花更少的钱,购买到更多的东西,才是他们最为希望看到的,对于自己能够产的粮食来说,也希望能尽可能的卖出高价。然而事实上来说,在物价的不断上涨中,农民反而被“玩了”,因为在大家自觉感受到钱包日益鼓起来的同时,钱的购买力却下降了许多。比如说房子十年前县城房价还不到一千,如今已经五千靠上了。而对于大城市的房价来说,上涨速度更是惊人。

除了上述因素之外,大家可能还忽略了一个因素,就是并非所有的粮价都在上涨,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是大豆,十年前的大豆价位也基本上达到了1.8元每斤的样子,可是如今再看,大豆价位却已经下滑到了1.7元每斤,可以说这是唯一一个价位在下滑的农作物了。

农民辛辛苦苦种植一年的粮食,甚至不如外出打工人员几个月的收入高,这也不免让农民产生了种粮不赚钱的想法,而且这还是很重要的一个因素,虽说制约农民收益增长的因素之一有农资成本的不断上涨,但是种地毕竟还是赚钱的,在他们看到同村的人员外出打工短短时间就赚了大钱之后,这样的落差感也就让他们自觉种粮不赚钱了。

种粮能不能赚钱?确实能,但是绝非走当前小农经济的路线,而且参照国际局势来说,未来我国粮价甚至还有进一步下滑的风险,即便是上涨,也定然会滞后于国际粮价的上涨速度,因为当前我国的粮食价位普遍比国际粮价高一些,而大豆价位的下滑也正是我国大豆全面国际化滞后的必然结果。因此在未来粮食效益还会进一步的降低,在亩效益下滑的情况下,规模性生产,获得规模化经济效益也就成为了未来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经之路。

而农民种粮不赚钱的情况还会进一步持续,这是我国国情所决定的,不会说短期内就得到改变,粮食作为国民生活的必需品,价位的稳定则是体现国家稳定的一个标志,比如说今年水稻托市收购价位维持了不变,小麦托市价位进一步的下调,这也决定了我国的粮价不会出现大幅度的波动,因此这种农民种粮不赚钱的效应还将会在未来持续下去。


科学兴农


种田大户和户有区别,大户都有了机械设备,劳动都来越少了,收割、插秧,灌溉抽水机一个口子灌水,治虫大面积喷洒,各方面成本都低,一家一户忙时要请人,机械又要租用,他的成本比较高,所以农出的出路要机械化,要办农场,农民就有保障,现在农民自由,几亩田有的不种宁可荒芜,外面钱好赚,比如今年装一根8m长的落水管要800元管子等几十元钱成本,其它工夫来去不要去算它最多来去3个小时,也就算他半天,实际化费只要一个小时,现在外地有的人就是瞎讨价,你要干那就这个价,也不要还价,盖个瓦上千元以上一天时间,有的东西要给他说实,否则干好了很多人说不清楚敲诈,这个事已经碰到好几起了,这种不良现象在,有的人还会都种这个破田吗!这个社会你会讨价外行人多,就有人会让他干。这个社会现象很严重,主要是有钱会接受,他们算不了什么,那老百姓也就没办法了,这几年就不能动用人工,因为工资实在太贵了!!!



用户1054355145656


虽然说网络上,言论自由,各抒已见,但我觉得也应该讲点含正能量的东西。网络上总有喊粮价低的,当然中国之大,各地情况不一,象我们内蒙古中部地区,刚打下来的玉米每市斤玖角叁分钱农民还不卖呢,谷子是主粮现在每市斤售价贰元伍角钱,大家都知道收购价这样等过了几个环节,买粮吃的一斤小米的多少钱,别忘了中国十四亿人口,可不都是种地的。

我认为现在网络上天天喊,土地没人种,粮食价格低的不一定是农民。象我们这个地区纯种粮食户日子过得也挺红火。处面停着各种农机具,私家车,卡里有存款不也挺好吗!


正眼观世界a


虽然粮价上涨了一些,但有些农民仍说不挣钱。究其原因,是种地太少所至。

南方很多地方人多地少,每家才几亩地。有网友算过细帐,每小亩地扣去成本,收益是700元左右,按每家五小亩地计算,总共收益才3500元。因为基数太少,涨不涨价,显示不了增加多少收益。

而在我们吉林延边珲春市的农村,收益犹大大可观了。因为我们这边农村,每家都种两三垧地,折合南方小亩30至45亩,旱田每亩纯收益500元左右,水田每亩纯收益1000元左右。除了化肥种子必须购买的以外,基本不用人工,全部机械化,而农业机械化都是自家的农机,不用僱工。这样一算账,每户纯收益都在2万元至3万元之间,粮食稍一涨价,效果立刻显现。

我们村的农民,除每年在田里劳动两个月外,其余时间都打打工,搞副业,每年还收入2万元左右,去年人均纯收入1.3万元。家家新房子,大多数人家有小汽车,开小车下地干活已属平常,生活基本达到小康水平。

所以种地挣不挣钱,粮食涨不涨价,关键是你种地多少,是否机械化,而农机又是自己家的,不用僱人,减少了成本,有一定规模,效益自然就显现出来了。


珲春徐飞768


实事求是讲,最近几年农民种地收入比较缓慢,用老百姓的话说就是种地不怎么挣钱了,那么是什么原因让农民感觉种地不赚钱了呢?分析来看,主要有这样几个原因:



一、粮食价格总体稳定,不同粮食品种涨跌不一,对农民增收作用有限。目前看,只有玉米价格比去年有所上涨,6月20日全国玉米价格1995元/吨,兵临2000元大关城下,但是目前东北也好、华北也好、黄淮地区也好,农民手中已经基本没有玉米了,80%以上的玉米都集中在2018年10月-2019年3月这个低价期间,东北农民出售玉米毛粮多数以0.63-0.78元这个区间,目前东北0.86-0.93元的价格,农民根本就没有粮了。下面是近期玉米价格:



而水稻价格连续两年下调,累计下调0.25元,目前托市收购价格只有1.20-1.30元/斤;大豆价格也比2018年有所下调,由原来的每斤1.80元左右回落到1.65元-1.70元一线;最后说说小麦,小麦价格连续下调,目前已经回调到1.12-1.16元/斤。从粮食价格调整和市场表现看,只有玉米略涨而农民却没有赶上高价,另外的小麦、水稻、大豆三种作物价格悉数下调,以至于农民的收入不升反降。



二、生产资料、人工费、机械费用等生产投入有所上涨,影响农民种植收入。首先是土地租金上涨,以本地为例,前几年6000元一垧地,现在已经涨到7500元一垧;其次是化肥、种子、农药等生产资料,因为环保因素,一些小企业被关停,工厂的治理污染的环保成本增长,再加上部分原材料涨价,导致化肥、农药同步上涨。第三就是人工费用、机械整地、播种和收获费用有所增长,比如收割小麦,前几年只有50元一亩,而今年很多地方已经涨到了80元一亩。这些生产成本的增长,导致了农民种地收入的下降。



三、农民种地赚钱不高,除了上述两个原因外,还存在一些土地经营面积较小,比如有的省份1口人分的承包田只有几分点,或者1、2亩地,全家也就3、5亩地,种哪种粮食作物也赚不了几个钱,还有就是一些如陕西、山东等革命老区,以山地为主,土地瘠薄,产量较低,也是农民种地不赚钱的一个重要原因。

综合来看,导致目前农民种植粮食赚钱不多的原因,和粮价有一定关系,但是和生产成本,生产规模、土地肥沃程度等方面有着必然联系,不知大家对这个问题怎么看?欢迎大家广泛发表意见!


三农广讯


地处华北中北部的农村,常规大田作物是小麦,玉米。因此无权评议南方水稻产区农业收益状况。

小麦,玉米的行情众人皆知,稳的不能再稳了,只是稳了低价位,稳的让农人看不到一点儿希望。

庆幸的是,玉米价格略微抬了一下头,谁知道是市场经济的哪个环节松了一下调控,居然跃过o.9元/斤,给农产品涨点儿钱怎么这么费劲啊!也不知道农民作错了什么而伤了市场的心。

而小麦却一直在1.1元/斤左右徘徊,今年夏收又白盼了。

大家和我一块掐着手指算一算收益吧。

去掉最高产,再去掉一个最低产置,8oO斤/亩,可以了吗?

880元,去除种孑,基肥,耕播,浇水四次,二次施喷农药,收割机,最多余下了二百元上下。也许这就是去秋至今夏田间劳作的工钱。

如果你干旱欠收不足80o斤,二百元的工钱没你的份儿,只有负收入了。

这就是真实的镜头,不信请你走近小麦收购点,倾听农人反响。

二三百元不是也挣钱了吗?是!但没给自己付工钱。

如果把自己定位于一个低的不能再低的人,每天劳作至少也值50元吧,如此推算,是挣了,还是赔了。

答案自己清楚,世人明了,

解决的方法只有一个,少种点儿吧,或者.....。

有人说,农民其实不累,不是每天都长在地里,从种到收全是机械化。

机械化只是减少了农民的劳动强度,提高了效率而已,但无关农民的收益。

农民不苦不累吗?

你见过秋种冬小麦整地,打埂,撒肥的场面吗?你见过冬灌时的瑟瑟发抖的老农吗?你见过37度高温下追赶收割机的人群吗?大旱之年,冒着中署的危险,玉米秀穗扬花之际,穿行于青纱帐,脸被叶齿拉破了,汗水,血水往下流。....

然而,这一切只苦在身上,苦在心上的是见不到辛苦创造的效益。

除去挣不到多少钱,农民还有许多苦衷。农业离不开生产资料,而生产资料的价格农民无权控制,是市场定价吗?如果是市场的正常运作,那么,为什么生产资料一涨再涨,那么任意,而农产品价格却低的可怜呢?

处在生产资料和农产品中间的农民,就是一条生产线,就是一台无权的机械。因为农民无权评议,无权控制生产资料的价格,也无权去争取农产品的合理价格。

不是吗?

一斤粮食换不来一瓶矿泉水是农民做错了什么吗?

试想,在这样的前提下,即便略微涨一点儿粮价,辛苦还能挣到多少钱?

另人疑惑,另人费解!





微风细雨润柳


任何一个对目前我国农村地区以及粮食行情有比较深入了解的人都应该知道,目前我国的粮食价格并没有上涨,但是农民朋友不赚钱,确实一个不容争议的事实。这也是为何最近这些年有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丢下镰刀和锄头,而选择背起行囊进城打工的最主要原因。对于很多种地多年的人而言,自家耕地新新苦苦一年所带来的净收入还不如外出打工一个月,这样的落差令他们倍感失望和伤心。



实话实说,钟情三农并不认同我国粮食价格上涨这个说法,在2019年,除了玉米的市场价格会比去年同期出现一定程度的走高以外,稻谷,小麦,大豆都有比较大继续下降的风险和可能。

其次,如今的农民朋友种地不赚钱也成为了一种很奇怪的常态,什么时候农民朋友通过种地赚到了钱,反而成了特例,成了稀罕事,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主要还是有两点原因,

第一,我国农村地区人均耕地面积太少,无法通过扩大粮食种植规模来整体提高种植收益和收入。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在我国中东部很多地区人均耕地面积只有一亩,以这样的情况,即便是亩产收益几千元,对于普通老百姓而言,也是无济于事的,相较于外出务工所带来的高收益来说,这是非常不具备性价比优势的。

第二,由于我国大多数农村地区地少人多,而且土地分布分散,包括人工以及农药,农机等基本支出过多,导致农业种植过程中成本太高。以2019年刚刚结束的夏收为例,在河南,山东,安徽等很多地区,小麦确实丰收,亩产1000斤以上不成问题,但是,由于这些地区种植成本过高,所以最终的亩产净收益可能只有不到500元。



今年,我国的稻谷,小麦和大豆这三大粮食作物品种其现货价格表现都不会好于去年,通俗一点来说,其价格更多的时候会和去年相比,处于稳定并小幅走低的情况。

我不知道所谓的粮食价格上涨了,这个说法是谁告诉你的,因为从我国目前的粮食市场行情来看并不是这样。如果不信的话,大家可以对比一下,2018年和2019年同期的小麦市场价格,可以明显的看得出来,在同等品质的情况下,2019年新麦市场价格要整体比去年低一两分钱每斤。

作为农村出身的孩子,而且现在常年在我国主要的三农媒体工作,对于粮食价格和我国农民目前所处的现状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在此我可以很负责的告诉大家,2019年我国大多数粮食品种的价格并没有出现上涨,在四大粮食作物中,唯一出现价格好转和行情回暖的品种就是玉米,而如稻谷,小麦,大豆这样的主要粮食作物,在今年的市场价格表现都不会特别令人满意,虽然不会出现大幅度的降价,但肯定不会出现明显的价格上涨。


钟情三农


最近几年的粮食价格总体稳定,既没有大幅度的增长,也没有大幅度的下跌,农民种粮在丰产的年份基本上可以保本。从很多年开始,很多村里的人为了能够获得更高的收入,大多都选择背井离乡的去外地打工,这几年外出打工的人口有增多的趋向。人口外流的根本原因在于种地没有办法满足人们对于生活的需求,保本种植并不能吸引很多人留下来,打工成了摆在人们面前相对比较经济划算的路。在笔者看来,想要更多的人留在农村,最好的办法就是提高粮食的收购价格,让更多的人愿意留在家乡故土,愿意以种地为生。大量的人口外流会导致“三留守”问题日益严重,乡村空心化问题继续加重,提高粮食价格对改善农民生活状况有着重要意义。


接下来我们回到题目中来,粮食价格上调,农民却没有感觉到赚钱,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要先来看一下种粮食的投入和产出。一是土地。在农村几乎家家户户都会有土地,这种投入可以忽略不计,由于人口外流导致撂荒的土地也不在少数。二是肥料和农药。这里指的是在土地种植的时候需要投入的农资产品,近几年农资产品的价格在不断的增长,尤其像化肥这种产品。三是人工成本。在种粮食过程中需要的人力成本,包括前期的施肥、中期的土地管理、后期的收获,受到大量人口去城市打工的影响,农村的青壮年成本日益减少,这就导致种地的人工成本也在不断增长。综合以上三点,我们就可以看到随着机械化生产的不断发展,人们种地的成本在不断的增长。


在我们了解完种地需要的成本以后,我们再来看一下粮食涨价需要的条件。一是供需关系。当粮食的整体供需关系供小于求的时候,粮食价格才有可能会上涨。二是托市收购价格或者是临储拍卖价格。这是调节粮食价格的一种手段,利用托市收购价格或者是临储拍卖来调节现有的价格。三是进口粮食价格的影响。国内的粮食不仅要面对国内的竞争,而且要面对国外的竞争,价格也会受到进口粮食价格影响。四是养殖业的发展情况。部分粮食有一部分可能会被收购当成饲料,这也就意味着养殖业的发展情况也会对粮食价格构成影响。以上四点就是可能会影响到粮食价格的因素,看完之后你就会发现,农民能够控制的因素少之又少,在粮食价格上农民是非常被动的。


现有的粮食价格虽然有小幅度的上调,但是面对诸多的不利因素以及种植成本的不断增长,农民实际上在丰产的情况下也赚不到多少钱。今年的小麦虽然丰产了,但是其托市收购价格已经连续两年下调了,这也就意味着小麦在丰产的情况下,也很有可能收入不是很高。在整个粮食产业中,农民是属于相对比较底层的群体,真正能够赚到钱的是中小贸易商以及经销商,农民大多都属于保底种植。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相信粮食的价格会越来越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会越来越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