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川房價上漲背後地價是推手?專家:房價應與收入水平相適應

  近日,銀川一地產公司以近10億元的價格拿下了城南一塊地,這樣高昂的地價在銀川土拍市場屈指可數。不少購房者紛紛猜測,這樣的高地價,房價至少要賣到萬元以上不會虧本。目前,銀川房價破萬跡象隨處可見,而低收入與高房價的特徵也逐漸顯現。

銀川房價上漲背後地價是推手?專家:房價應與收入水平相適應

  10億拿地 房價多少才不虧本?

  據寧夏公共資源交易網消息,10月16日,銀川一家地產公司最終以總價97869萬元成功拿下銀地(G)[2019]-22號地塊,成交樓面價2128元/㎡。據悉,該宗地位置、範圍在金鳳區六盤山路南側,東至正源南街林帶,西至國有空地,南至國有空地,北至六盤山路林帶。宗地積199999.54平方米(合300畝)。規劃用途為商住(城鎮住宅用地、零售商業用地)。規劃指標要求1<容積率≤2.3。而近10億元拿下這塊土地,也創下了近期銀川土拍市場的新高。

  10月25日,在銀川城北,金鳳區通達街以東、培華路以北的銀地(G)[2019]-56號地塊被售出,據寧夏公共資源交易網消息,該地塊面積為190553.46平方米(合285.83畝),成交總價59335萬元,成交樓面價1946元/㎡。根據對比,記者發現,城北56號地與城南22號地面積相當,樓面價格差距不大,但成交總價卻相差將近4億元。而城北56號地附近的樓盤有中房璽悅灣、天山國府壹號等知名樓盤,這些樓盤售價均在每平方米8500元到9000元左右。

  有業內人士預測,按現行房價,城南22號地,未來至少要賣到每平方米1萬元以上才有可能不虧本。

  業內:成本高房價破萬很正常

  樓面價與房價又有什麼關係呢?記者諮詢了寧夏一不動產投資公司業內人士杜經理。她告訴記者,樓面地價代表著一個項目在銷售時,單位售價中所包含的土地成本。商品房的最終售價包含著樓面地價,所以開發商在拿地的時候支出的土地價格會作為商品房最終售價的參考標準之一。杜經理介紹,房價=樓面價+建安成本+稅費+其他費用。目前,銀川建安成本在3000元/㎡左右,各項稅費1000元/㎡,運營及營銷成本500元/㎡,開發融資成本700元/㎡。舉個例子,假設樓面價既土地成本2100元/㎡,房價成本就是7300元/㎡。但是開發商還要賺取利潤,房價破萬銷售,很正常。

  杜經理介紹,一般情況下,樓面價和房價呈正比例關係,樓面價高的房子房價肯定貴,房價一般為樓面價的3到4倍。但實際情況中也會有不成比例的情況:樓面價高房價不一定會高,如果市場有降溫的情況,那麼開發商為了降低風險迅速回本,就有可能會根據自身、周邊情況做出合理調整。總而言之,對於開發商而言,只要能賺錢,少點也是無所謂的;樓面價低房價不一定低,如果拿地成本比較低,而項目開發週期比較長,那麼土地價值就有可能會隨著時間的增加而升高。正所謂水漲船高,在此情況下,房價自然也會對應拉高。

  購房者:工資全部用來還房貸

  上漲過快的房價,也讓一些購房者望而卻步,他們表示,工資趕不上房價上漲的速度,然而即使買得起房,也得當一輩子房奴。

  最近,楊女士用商業貸款來購房,貸款110萬元,買下了興慶區某樓盤的房子。然而買房的喜悅很短暫,隨即而來的是高額的月供和利息,這也讓楊女士一家陷入所謂“勒緊褲腰帶過日子”的狀態中。

  “我和老公手中積蓄只有20多萬元,但總房價是136萬元,還有110萬元的缺口,公積金最高只能貸70萬元,還差40萬元,本來想放棄不買了,但是一想到房價還在漲,那麼等下去可能還要花更多的錢,為了女兒上學,我們決定這次拼了!”楊女士說。據悉,楊女士所購樓盤成交價為每平方米9600元左右,房屋面積為141平方米,成交總價136萬元。其中,首付26萬,商業貸款110萬元。按照最新房貸最低利率4.85%,貸款年限20年來計算,利息共62萬元,本息共172萬元,月供7000元每月。楊女士說,她每月收入3000元,她的丈夫每月收入6000多元,那麼今後,她丈夫的收入則用來還房貸,家中各種開銷則全部落在了楊女士身上,生活質量只能一降再降。

  專家:房價應與收入相適應

  國家統計局近日公佈了31省份前三季度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數據顯示,寧夏前三季度人均可支配收入為16919元。在31個省份中,寧夏排名靠後。對此,寧夏大學房地產研究所專家表示,目前,銀川破萬的房價隨處可尋,但從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來看,銀川低工資,高房價的特徵越來越明顯,購房的壓力不斷增加。在“房住不炒”的定位下,銀川房價應和收入水平相互適應。 (李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