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有老牌“擋”後有融資“追”「造車新勢力」腹背受敵

前有老牌“擋”後有融資“追”「造車新勢力」腹背受敵


前 言

回顧往年國內車市,一個個熟悉的車標彷彿牢牢佔據著消費者們的選擇,諸如大眾、吉利等巨頭車企在一代人心中留下了根深蒂固的印象,它們是記憶也是傳承。時光輪流轉,如今的車市已今非昔比,湧現出大量主營新能源汽車的新興車企,業界稱其為“造車新勢力”

前有老牌“擋”後有融資“追”「造車新勢力」腹背受敵

(哪吒汽車)

值得一提的是,大多數造車新勢力前期往往無法融到足夠資金,雖然對研發的投入並不吝嗇,但在生產環節還是得找OEM廠商代工。為此,不少傳統車企覺得,如果幫新勢力做代工生產,不僅可以順勢賺錢,還能與這些“新芽”建立起良好關係,對未來發展也會有好處。

前有老牌“擋”後有融資“追”「造車新勢力」腹背受敵

也正因此,目前大量傳統車企攜手新勢力開啟了“新老互助”模式,其中建立代工關係佔多數,但也不乏“深入合作”。據悉,新勢力一哥“蔚來”和廣汽合資成立了新公司“合創”;愛馳汽車收購了江鈴控股超半數股份,還拿到了新能源汽車產銷資格。由此可見,造車新勢力與傳統車企的互助已逐漸升級為“相融”

前有老牌“擋”後有融資“追”「造車新勢力」腹背受敵

廣汽攜手蔚來

然而路有絆腳石,坦途並不多。曾先後創立泡泡網、汽車之家,現任車和家創始人兼CEO的80後著名企業家李想,旗下車和家公司於去年10月發佈了名為“理想智造”(後更名為理想)的智能電動車品牌。該品牌首款產品一經公佈,就受到網友熱烈關注,名為理想ONE。車內首創四位一體屏幕驚豔四座。

前有老牌“擋”後有融資“追”「造車新勢力」腹背受敵


前有老牌“擋”後有融資“追”「造車新勢力」腹背受敵

四位一體大屏,副駕娛樂屏很nice~

時至今日,不少消費者爭相訂購,理想官方給出的11月交付日期即將到來,甚至有傳聞已經在路上看到過它的身影,想必可能是官方路測。然而就在近日,理想卻宣佈:推遲至12月交付!

理由是屆時將直接向用戶交付2020車型,之前生產的2019車型將留作內部使用

前有老牌“擋”後有融資“追”「造車新勢力」腹背受敵

其實這並不難懂,無非是資金出問題了,相似的案例不少。今年7月10日,小鵬汽車推出了新款G3車型,而新款比之舊款可謂華麗升級,無論是續航還是基礎配置都得到了“大躍升”,

還賣的比舊款便宜!然而關鍵在於,舊款其實直到G3發佈前幾個月才交付,這讓不少舊款車主組團抗議,“等了1年多才交付結果沒幾月新款發佈了”!

前有老牌“擋”後有融資“追”「造車新勢力」腹背受敵


前有老牌“擋”後有融資“追”「造車新勢力」腹背受敵

至此不難看出,大量造車新勢力近期負面新聞不斷。然而在媒體報道的背後,其實是政策以及傳統車企對新勢力的“打壓”,以致於它們最寶貴的窗口期正在逐漸減短!

前有老牌“擋”後有融資“追”「造車新勢力」腹背受敵

早在今年年初,各大車企都定下來了宏偉的

年度目標,也包括新勢力。蔚來、小鵬、威馬作為造車新勢力“三巨頭”,紛紛打出了“元氣滿滿”的銷售目標。蔚來5萬輛小鵬4萬輛,而威馬則大手一揮將目標對準了“誇張”的10萬輛!

前有老牌“擋”後有融資“追”「造車新勢力」腹背受敵

(由左依次:蔚來、威馬、小鵬)

然而現實依舊“現實”。截止日前10月已臨近尾聲,Q4都走過了三分之一,三家車企的產品前三季上險量均低於1萬3千輛。其中第一是小鵬,前三季上險量為12829輛;目標“宏偉”的威馬僅位列第二,上險量為12656輛。蔚來倒數,上險量為12430輛。由此可見,三巨頭的年度目標大概率都無法完成,但它們在銷量上展現的實力卻相差無幾

前有老牌“擋”後有融資“追”「造車新勢力」腹背受敵

其實,新勢力之所以受挫,最大的問題並不是自身實力不足,而是對手——老牌車企太過強大。甚至一些傳統車企自主研發的新能源汽車都開始反超新勢力,大有喧賓奪主之意。

前有老牌“擋”後有融資“追”「造車新勢力」腹背受敵

根據

乘聯會(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日前公佈的數據,19年前三季新能源乘用車批發量為77.8萬臺,但如果與三巨頭的總銷量做對比,可以發現僅佔新能源車總銷量的約5%!也就是國內經銷商平均賣出20輛新能源車,只有1輛才來自於3巨頭...

前有老牌“擋”後有融資“追”「造車新勢力」腹背受敵

就在去年8月12日,蔚來汽車強勢在紐交所掛牌上市,渴望融資成功,期初此舉一度讓這家成立僅4年的車企躍升為造車新勢力第一股,當時股票發行價為6.28美元,而就在一年多後的今天,截止10月30日蔚來股價不到1.4美元,較發行價暴跌近80%!

前有老牌“擋”後有融資“追”「造車新勢力」腹背受敵

回過頭來,其實最主要的問題還是資金,融資難!投資人在選投前必然會了解投資對象,而新勢力作為一個“新事物”,最大的對手也正是傳統車企。傳統車企根植行業數十年,無論是產量、銷售渠道還是品牌服務都強於新勢力,而且新勢力一直引以為傲的亮點,比如自動駕駛等都還不成熟,自動駕駛更是停留在L2.5級別,距離到達自動程度仍不算高的L3都遙遙無期,更不用說傳統車企早已研發成熟的語音控制和人機互聯等領域。

前有老牌“擋”後有融資“追”「造車新勢力」腹背受敵


總 結

說在最後。年關將至,新勢力能否能夠翻盤似乎已成定數,不過畢竟萬事開頭難,很多事情也無法實現預支,也許呢!不過話說回來,其實造車新勢力不是真的被投資人看不起,而是實在需要太多錢!不光拓展市場,能夠實現產量擴增已不是一件易事!

前有老牌“擋”後有融資“追”「造車新勢力」腹背受敵


汽靈靈感謝您的觀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