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八年級,孩子心理成長的關鍵期

一個七年級的女生,看到另外兩名同學有說有笑,而且有時還說些悄悄話,她心裡就不舒服,總認為這兩位同學在說她的壞話。於是,趁別人不注意,她將這兩位同學的書包扔到了樓下......

一個八年級的男生,學習成績一般,在班裡很少說話,但他記了厚厚的來兩本日記,並且這些日記的內容大多是“活著真沒意思,還不如死了好......”

很多家長經常經常說這樣一個問題:自從孩子上了初中之後,他們的很多行為都變得很古怪,例如,常常會表現出暴力傾向;有時很自信但突然一下又變得很自卑;經常莫名其妙的不說話、不理任何人......

孩子的每種行為背後都隱藏著一定的心理問題。家長們反映的這些問題,還有上面的兩個事例,都說明孩子的心理出現了問題。到了七-八年級,孩子在心理上進入了一個關鍵期,這也就是教育學家所說的“心理性斷乳期”。

中學階段是人一生中心理發展的關鍵時期,人的個性將在這一時期初步定型,而且很多的心理問題也會在這一時期顯露出來,並將影響其一生的心理發展。如果在這一時期,孩子的心理問題得不到及時解決,那很容易演變長孩子性格的缺陷,並影響孩子一生的生活和幸福。

我把這一年齡階段孩子最容易出現的心理問題總結了以下幾點:

1.暴力心理

孩子的暴力心理表現在行為上就是對他人或自己進行傷害。現在擁有這種心理問題的孩子很多,他們經常因為一點小事不開心,會對他人大打出手,或罵罵咧咧,有些孩子甚至以傷害、打擊別人為樂趣。

2.抑鬱心理

抑鬱心理是指一種持久的心境低落狀態,初中的孩子在學習方面、交友方面、與父母溝通方面等,都會遇到很多問題和困難,如果這些問題和困難長久存在,就會導致孩子的心理負擔過重,進而出現內向、寡言少語、情緒低落等現象。

3.多疑心理

孩子的多疑心理表現在行動上就是敏感,很多孩子常常把別人無意中說的話,不相干的動作當作是對自己的輕視或嘲笑,併為此喜怒無常,嚴重影響到正常的學習和生活。

4.自卑和自信交替出現

由於初中生尚不能確切的認識和評價自己的性格特徵和智力潛能,他們很難對自己做一個全面而恰當的評價,而只憑一時的感覺對自己下結論。取得成績時,他們會認為自己很了不起;但遭遇失敗時,他們又會因為自己的極度無能而自卑。其實確切的說,這些都是孩子不夠自信的表現,都是孩子的自卑心理在作怪。

5.有自殺傾向及行為

劇有關調查研究表明,在小學階段,孩子們的自殺傾向和行為是很少出現的;而在初中階段,孩子們的這種傾向和行為就會明顯上升。有時,這些孩子因為一點小事就會產生自殺念頭,如考試沒考好、與父母發生衝突、與同學發生矛盾等。不管是什麼具體原因,總體來說都是由於青春期孩子需要面對的困難和煩惱突然增多而引起的。這些苦難和煩惱如果得不到及時解決,就會積累起來而導致心理崩潰,進而使這些孩子產生自殺的傾向及行為。

因此,從孩子的這些心理變化方面講,很多教育專家都把七-八年級這段時期定義為“危險期”。我曾翻閱了大量資料,並根據教學實踐研究分析過這個階段孩子的心理。我發現這些孩子之所以容易出現心理問題,主要是由於他們生理發展與心理發展的速度不協調而引起的。

在人生大部分時間裡,生理發展與心理發展的速度是相互協調的,因此人的身心發展才能處於一種平衡、和諧的狀態。但初中階段是一個極為特殊的階段,這個階段的孩子正處於青春期,他們的生理發展十分迅速,大約兩年的時間身體發育就會達到成熟狀況。但其心理發展的速度則是相對緩慢的,心理水平尚處於從幼稚向成熟發展的過渡時期。這樣,七-八年級孩子的身心就處於一種平衡狀態,容易引起種種心理發展上的矛盾。

例如,身體的成熟會使這些七-八年級的孩子產生強烈的成人感,他們希望儘快擺脫小孩子的狀況,進入成人的世界,他們渴望社會、老師、家長等給予他們成人式的信任和尊重。但由於他們缺乏社會經驗,他們的行為常常會表現出幼稚感,因此,他們很容易出現認識和情緒方面的障礙,如狹隘、抑鬱、自卑、對抗、猜疑等。

瞭解了孩子心理問題產生的原因,我們就可以採取措施幫助孩子預防這些心理問題的產生了。當然,這需要父母在日常生活中以正確的方式教育孩子,具體的做法家長們可以借鑑以下幾點:

方法一:及時幫孩子排解“壓力”

與小學相比,到了七-八年級,孩子將面臨很多“壓力”:學習任務越來越重了;人際關係越來越複雜了;家長越來越不理解自己了……孩子每天都在承受著來自不同方面的壓力,如果這些壓力不能夠得到及時排解,那孩子還不算太成熟的心靈很容易就會不堪重負,產生心理問題,甚至會引起孩子性格的缺陷,影響孩子的一生。但如果孩子心靈的“壓力”能夠得到及時的解決,孩子產生心理問題的幾率就會小很多。

七-八年級這個年齡階段的孩子就是這樣,一點小事就會影響他們的學習和生活,有時這點小事甚至還會成為他們的心靈上的“壓力”,使他們產生心理問題。因此,家長應時刻保持給孩子“減壓”的意識。其實,這個年齡階段孩子的心理壓力有很大一部分來源於父母,如父母太注重改寫了成績、不理解孩子、不給孩子自由、不尊重孩子......如果父母把這些錯誤的教育方法改掉,就等於給孩子減少了很多“壓力”。

家長如何給這些正處在青春期的孩子“減壓”呢?我總結了一下幾點經驗:

1.不要逼著孩子去學習。七-八年級的孩子已經知道學習的重要性了,父母過緊的催促不僅會使他們感覺到厭煩,而且很容易就會使學習成為他們的一種心理負擔。

2.多鼓勵,少批評。例如,當孩子成績沒有考好時,家長不要說“你總是考不好,我看你是沒前途了”,而是要說“認真總結一下實物的原因,你下次一定能考得好成績”。

3.不說“你必須......”,而說“你覺得應該......”。客氣的語氣能讓孩子產生被尊重的感覺,這會使他們的成人感得到一定程度的滿足,進而使他們的心理壓力得到緩解。

方法二:父母要學會傾聽的心聲

我曾經問過初中生的家長:你瞭解你的孩子嗎?說到這個問題,很多家長都會對孩子表現出明確的不滿:“孩子小時候還什麼事都是我們說,現在越來越大了,反而什麼都不說了,有時我們問,他都不會說。我們該怎樣去了解他們呢?”

的確,七-八年級,孩子進入了青春期,他們有了自己的秘密,他們不會再像小時候那樣把心裡的事情都將給父母聽了。但更多的時候,他們也有向父母訴說的慾望,這時往往是家長的態度讓孩子徹底關閉了心門。

例如,在生活中:

孩子傷心的對媽媽說:“氣死我了,中國隊的足球又輸了!”他們的表現讓全國的人民都失望!”

媽媽聽後很不高興的說:“足球贏了輸了關你什麼事,你還總讓我們失望呢!要是你把這種精神頭用在學習上,沒準你就不會再讓我們失望了!”

正在氣頭的孩子沒有理媽媽,摔門走進了自己的房間。

看,如果這樣的場景一天發生好幾次,孩子願意與父母溝通才怪。因此,父母要想了解七-八年級的這些孩子,首先要跟他們保持良好的溝通,而使這些孩子敞開心門的關鍵,就是善於傾聽孩子訴說,也許他很快就會把中國足球輸了的事情忘掉,但是那位媽媽單位做法卻讓孩子感到厭煩,進而產生了不被父母理解的壓力。

其實,在很多時候,孩子把一些傷心的事情講給父母聽,比如,與好朋友發生矛盾、自己養的小動物死了等,他們並不想要父母給出他們解決的問題的方法,而僅僅是想把這些事情說出來,想得到父母情感上的認同。但如果父母認為他們的這種情感是沒有必要的,孩子只會對父母緊緊關閉心靈的大門。

因此,當孩子根據說,他跟朋友鬧彆扭、與老師發生誤會時,父母不要說孩子“不務正業”,也不要試圖給孩子解決問題的方式,僅僅是靜靜的聽孩子訴說,並認同他們的的情緒即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