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超牛”教授:突破國際技術壁壘,一項研究創經濟效益20多億

他以國家需求為要,執夢前行;他以科技創新為念,砥礪奮進;他以教書育人為趣,傾注心力。與時代同頻,與理想共舞。他就是

全國優秀教師、長江大學石油工程學院許明標教授。他的血液融入國脈石油,日夜奔流;他的信念化為人生力量,紮根大地。

湖北“超牛”教授:突破國際技術壁壘,一項研究創經濟效益20多億

突圍技術封鎖,只為爭一口"氣"

8年前,在重慶市涪陵區焦石鎮,中國石化發現了國內首個頁岩氣田,頁岩氣由此進入尋常百姓的視野,也從此與許明標教授結下不解之緣。2011年,中石化江漢石油工程有限公司在鑽探第一口頁岩氣水平井時,當時引進了國外公司的油基鑽井液技術,由於從未使用過油基鑽井液作業,問題接踵而至,伴隨著井下複雜,通井困難,下套管困難,費用居高不下……通過在全國遍尋"良方",中石化江漢石油工程有限公司將難題交給了許明標教授團隊。"要想加快我國頁岩氣開採步伐,必須實現關鍵技術的國產化。"許明標瞄準關鍵技術國產化這一"痛點",帶領團隊執夢前行,依據建頁2HF井的井底溫度及安全作業密度,開始對油基鑽井進行研究。

經過緊張的科技攻關,建頁2HF井順利穿過2886米的完鑽井深,在2888米完鑽。資料顯示,建頁2HF井不僅是中石化第一口完全採用國內技術頁岩氣水平井油基鑽井液作業並獲得成功的井,而且鑽井液費用僅為國外鑽井液體系的60%。

此次"技術大會戰"勝利後,中石化江漢工程公司考慮到許明標教授團隊不僅具有油基鑽井液的技術儲備,而且長期從事固井水泥漿的研究和技術開發,提議將油基鑽井液水平井固井作業也一同委託給他們進行設計和體系配方調控,一攬子解決油基條件下水平井的固井技術問題。2012年7月9日,經測試,固井作業試驗成功。這在一定程度上顛覆了陸地鑽井人的傳統認識,破解了幾十年難以逾越的技術難題。迄今為止,油基鑽井液及固井技術已成功應用253口井,為中石化江漢石油工程有限公司降低成本6.6億元。

目前,在油基鑽井液技術方面,許明標教授團隊開發出了一系列國產化材料,為國內頁岩氣的大規模開發奠定了物質和技術基礎。"在非常規頁岩氣的開發中,許明標教授團隊多次突圍技術壁壘,實現國產化,打破技術壟斷,為我國的頁岩氣開發做出了重要貢獻。"2017年8月12日,《中國教育報》以"長江大學:技術創新助力頁岩氣革命"為題,對許明標教授團隊的科技成果及其應用進行了典型報道。2019年3月26日,在湖北省教育大會上,省委書記蔣超良點贊長江大學非常規油氣協同創新中心:"攻克頁岩氣優快鑽井等技術,研發、推廣科技成果8項,

產生經濟效益20多億元。"作為協同創新中心的核心成員,許明標教授貢獻突出。

湖北“超牛”教授:突破國際技術壁壘,一項研究創經濟效益20多億

不斷創新,與國際公司同臺競技佔據優勢

2000年,許明標研究團隊參與研究的早期油基鑽井液體系在南海西部高溫井中得到應用,雖然該井成功完鑽,但許明標並不滿意,因為該技術與國際油服公司相比,差距明顯。要改變現狀,必須科技創新。從2005年開始,許明標把辦公室搬進了實驗室,這一坐就是3年,從查閱資料、結構設計到化學合成,他都親力親為。經過團隊協力攻關,2007年底,具有現代意義的油基鑽井液初具雛形,並在南海東部開發大位移井群氣田得以應用。"與國際油服公司同臺競技,我們佔據了一定優勢。"許明標說。

2014年,中石油威遠長寧國家級頁岩氣示範區設立,需要採用高密度油基鑽井液技術。為研製高性能的油基鑽井液,許明標帶領團隊成員奔赴長寧黃金壩作業現場,並結合現場需求和實地研究,成功解決了油基鑽井液高密度下粘度問題。2015年,南海東部一口7148米的超大位移井同步順利完鑽,標誌著許明標團隊研究的油基鑽井液在大位移井中再次獲得突破……

得益於科技創新,許明標教授團隊先後負責國家科技重大專項8項,橫縱向科研項目100多項,形成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研究成果,申請專利70多項,獲得授權的專利21項。系列研究成果獲湖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2項,重慶市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湖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4項、技術發明二等獎1項,科技進步三等獎4項。而且,難能可貴的是,為了科技創新成果不束之高閣,許明標還創辦了荊州嘉華科技有限公司,公司始終致力於科技成果轉化,實現創新驅動發展。據統計,許明標教授團隊的系列研究成果在荊州嘉華科技有限公司轉化後,公司產值由2010年的4200萬元躍至2014年的1.65億元;2014年以來,雖然受世界原油價格大跌的影響,但公司仍連續幾年實現年產值1.4億元,稅收從2010年的150萬元增長到2015年的1100萬元。2018年公司產值突破2.1億,累計上繳稅收5000多萬元,並獲2018年湖北省中小企業創新獎,獲批湖北省企業技術中心。

湖北“超牛”教授:突破國際技術壁壘,一項研究創經濟效益20多億

"有技術難題,找長江大學,找許明標教授團隊。"涪陵頁岩氣公司監督中心領導感言。這句話是對許明標教授團隊科研實力的最好印證。因為這個團隊憑藉充沛的幹勁、強勁的實力,多次突圍國際技術壁壘,實現國產化,打破技術壟斷……去年5月,《楚天都市報》也對許明標教授創業創新事蹟進行了重點報道。

以教書育人為趣,傾注心力

"教書育人,是我的本職工作。"雖然科研佔據了許明標很多時間,但對於本科生、研究生的教學,他從不鬆懈,從不因為科研任務的繁重而找託詞。在教學中,許明標常常將自己的研究成果、國內外研究動向以及科學方法融入教材,引進課堂和實驗室,帶領學生前往現場觀摩實踐,不斷豐富、充實和提升教學資源,為培養高水平、創新型人才奠定堅實基礎。同時,致力於石油工程專業改革,2017年,他參與的"石油工程專業改革研究與實踐"項目獲中國石油教育學會特等獎。因為責任、因為努力,許明標多次被長江大學授予"優秀班主任""優秀指導教師"稱號,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湖北“超牛”教授:突破國際技術壁壘,一項研究創經濟效益20多億

就業是學生髮展的生命線,是學生、家長和社會共同關注的焦點。前幾年恰逢油價低迷,各大油田都不再招人,國際石油公司紛紛裁員,學生的就業受到了嚴重影響。為此,許明標鼓勵學生考研,在油價低迷的時候去學習深造,當年海洋油氣工程系考研錄取率接近50%同時擴大其成果轉化單位——荊州嘉華科技有限公司的人才引進數量,盡最大努力去解決學生的就業問題。目前,嘉華公司70%的技術人員來自長江大學,並與長江大學化學與環境工程學院共建了新興戰略產業培養班,為該院本科學生生產實習免費提供場所、實驗和生產設備,培養了一大批既有理論知識又有現場經驗的高素質人才,深受用人單位歡迎。令人稱道的是,嘉華公司還獲得湖北省教育廳授予的"湖北省研究生工作站"稱號。2010年以來,為學生的學習和就業提供幫助,公司累計為長江大學捐贈達到120萬元。2014年,許明標教授做的一件事在長江大學被傳為佳話。他向長江大學教育基金會捐贈30多萬元,用以購置苗木美化校園。2018年5月9日,他再次捐出

200萬元,用於學校的人才培養。

湖北“超牛”教授:突破國際技術壁壘,一項研究創經濟效益20多億

今年,為慶祝新中國成立70週年和第35個教師節,大力弘揚尊師重教的良好風尚,進一步增強廣大教師的榮譽感和責任感,教育部發文在全國範圍評選優秀教師和全國優秀教育工作者,經各級單位評審推薦,教育部最終在全國範圍表彰1432名優秀教師,長江大學許明標教授獲此殊榮。在教育和科研的路上,

許明標教授一路奮進,他走得穩健、走得從容,走出了人生的風景,走出了人生的高度。面對未來,他心中有一個願景,那就是堅持教書育人,堅持科技報國,努力成為塑造學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成為"把論文寫在祖國的大地上"的忠實踐行者,為國家的建設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更多精彩資訊,歡迎關注:長江大學本科招生

注:文章部分素材來自長江大學官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