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音」李毅中:科學研判、多措並舉,推進工業經濟企穩向好

■ 中國工業報 餘娜

近日,國家統計局先後發佈了前三季度國民經濟運行情況和工業企業財務數據,總體運行平穩,結構持續優化,增幅保持在合理區間。同時不確定不穩定因素上升,下行壓力增大。

前三季度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為5.6%,其中三季度5%,比一季度和二季度分別回落了1.5個和0.6個百分點。緣何出現了增速持續放緩?這將對我國工業經濟帶來哪些影響?第四季度工業經濟增幅能否回升?

帶著上述問題,中國工業報獨家採訪了工業和信息化部原部長、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會長李毅中。

成績來之不易,下行壓力加大

中國工業報:對於當前的工業經濟運行總體形勢,您如何看待?

李毅中:今年1~3季度,全球經濟持續低迷,國際國內經濟環境複雜多變,中美貿易摩擦加劇,國內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多種因素疊加交織,形勢比較嚴峻。

這一背景下,堅持貫徹黨中央提出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鞏固、增強、提升、暢通”八字方針,規上工業增加值增幅5.6%仍在年初預期5.5%~6%的範圍內。總體看,工業經濟運行仍保持在合理區間,結構性改革正在推進和深化,企業營商環境得到進一步改善,成績來之不易,應給予充分肯定。

與此同時,也應看到存在的問題。國內方面,經濟下行壓力進一步加大。內需走平偏弱,投資低位徘徊,尤其是在工業製造業領域。出口艱難受阻,特別是中美貿易摩擦影響,單邊主義、保護主義的阻力依然不小。

國家統計局公佈的1~3季度具體數據是真實情況的反映。大量數據有好有差,分析這些數據,一是要和預期相比,看目標是否達到了還是有所不足,分析經濟運行的合理性;二是要與歷史數據對比,通過“增減”趨勢看經濟運行的成長性。

對前三季度工業經濟數據,要全面分析、辨證思考、準確研判,要與黨中央對經濟運行形勢的分析和研判相一致。要兩分法,應將利弊、喜憂綜合考慮,實事求是、科學合理地分析判斷。

中國工業報:前三季度我國工業增速呈持續放緩態勢,您認為受哪些因素影響?

李毅中:可以從增速、效益、需求、投資四個角度,解讀這一問題。

第一,從增速來看。今年前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6.2%。分季度看,第一季度增長6.4%,第二季度增長6.2%,第三季度增長6.0%。國內生產總值增幅處於年初目標6%~6.5%的區間內,但趨勢在回落。前三季度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6%,保持在5.5%~6%的增速預期內。但分季度看,從第一季度6.5%,到第二季度5.6%,再到第三季度5%,也是逐季下滑。尤其7、8兩月工業增加值增幅分別為4.8%和4.4%,好在9月回升至5.8%。

從具體行業來看,高新技術產業的工業增加值增速達8.7%,高於工業3.1個百分點,但與去年同期相比,回落了3.1個百分點。儘管高技術產業的增速依舊較快,但應看到,多年以來這個指標的增幅一般要比工業增加值增幅高出5個百分點以上。

從地區來看,東部的工業增幅下滑較為明顯,這是多年以來沒有出現的情況。具體來看,東部是4.5%,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3個百分點,三季度只有3.7%。我國工業一半多是在東部,一旦東部增速慢下來,中西部很難補上。應防止工業增速偏離合理區間,這是我們需要警覺的問題。

第二,從企業效益來看。1~9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降低了2.1%,而前3年工業企業利潤一直是大幅度甚至超常規增加。儘管利潤有所下降,但我們的工業企業很努力,營商環境進一步改善,改革仍在繼續。

應看到,市場價格總是有起有落,當價格下跌時,即便利潤減少了,也不要驚慌失措,關鍵要看我們的盈利能力是否保持住了。在利潤大幅增長時,也不要盲目樂觀,應看到問題,看到造成利潤超常規增長的價格因素。

以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近幾年的變化走勢為例。從2012年初到2016年8月,連續54個月負增長。2016年9月才由負轉正。一直到去年四季度,PPI大幅度飆升,年末開始降低。2019年1~9月,PPI回落到0,甚至在9月出現了-1.2%的負增長。PPI由大幅度增長到持平再到負增長,使得工業上下游走向趨於平和。PPI迅漲時,工業的上游如能源、原材料等基礎工業獲利很大,同時生產者購進價格指數(PPIRM)也同步增長,推動了下游產業成本上升,造成上下游盈利不均衡。PPI趨穩回落時,上下游盈利機會便趨於平衡。由此可見,PPI回落不見得是件壞事。當然,如果PPI繼續下降,將會顯現需求不足的狀況。

因此,面對前三季度工業企業利潤的下降,不必過度緊張,要有定力。價格波動是市場規律,企業關鍵要做好自己的工作,要穩定自身的盈利能力,在價格回落的時候更要降本增效,提質增效,要提高產品的質量、品種、品牌。對於利潤的下降,尤其不要誤解為工業企業虧損。應看到,儘管總的比原來的利潤降低了一些,但41個工業行業中仍有30個是正增長,規上工業企業主營業務利潤率5.91%,雖有所回落,仍與2016年相當。

第三,從需求來看。前三季度,內需走平偏弱。1~9月,全國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8.2%,同比下滑了0.7個百分點。分季度來看,一季度增長8.4%,二季度增長8.5%,三季度增長7.6%。其中一個最突出的表現,是汽車產業的銷量降幅較大。1~9月,我國汽車產銷量達1814.9萬輛和1837.1萬輛,同比下降11.4%和10.3%。

汽車工業問題比較突出,問題在哪兒?多年2800多萬輛的汽車年銷售量穩居世界首位,但確實催生了汽車市場趨於飽和的狀況。人們對汽車的需求,除了一部分剛需,更多的是更新換代的需求。不過,汽車工業也不乏亮點,質量、品牌在提高。前三季度新能源汽車銷量產量同比增長20.8%。

需求消費也有好的數字。前三季度,全國網上零售額同比增長16.8%,電信業務總量同比增長23.9%。

從出口來看,1~9月,出口同比增長5.2%,不算低。但9月出口降低至-0.7%,出現了負值,出口受阻。具體到工業領域,1~9月,工業出口交貨值增加2.4%,比上年同期回落了5.7個百分點。特別是8、9月呈現負增長。由於出口貨物裡95%是工業品,工業品交貨值增幅的減少甚至出現了負增長,直接影響著總出口的增幅下降。

第四,從投資來看。近幾年投資一直乏力,增幅持續下滑。2018年,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名義增幅5.9%;今年1~9月,繼續回落至5.4%,如果扣掉投資價格指數3%,實際增幅就更少了。尤其製造業投資名義增幅2.5%,比上年同期回落了6.2個百分點,比上年全年回落了7個百分點。在個別省份甚至出現了負增長。1~9月,工業領域新開工項目減少了7.2%。以上數字顯得沉重,這樣下去會嚴重影響工業發展後勁。

投資為何連續多年呈下行走勢?製造業投資緣何乏力?應看到,國內需求走弱,企業盈利下降,對於經濟發展的預期尚不夠好,信心顯然不足,一些政策尚未落實,如鼓勵民營資本投資落實尚不到位。民營投資在總投資中佔62%,在製造業投資中佔82%。一旦民營資本投資意願不強烈,受影響最大的就是工業製造業。

除了上述因素,在認識上還要糾正一些誤區。應看到,有效投資在經濟增長中仍然要起到關鍵性作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並不是不要投資,相反要提高投資效率,調整投資結構,保持一定的增幅。補短板、強弱項、調結構、穩投資,無論是建設新興產業還是改造傳統產業,必要的資金一定要投入,這一認識還要繼續提高。

多措並舉、多方努力,實現預期目標

中國工業報:第四季度,預測工業經濟會持續低位運行,還是會上揚回升?

李毅中:中國工業有韌性、抗風險能力強,面對當前複雜多變的形勢,首先要保持足夠的定力,要充滿信心。

應看到,前三季度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5.6%已接近下限,如果第四季度工業增加值達不到5%以上,全年就會受影響。要採取更有效的措施,力爭工業增幅有所回升,實現全年的預期目標。

前三季度,規上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仍增加了4.5%,前面已提到在41個工業大類行業中,30個行業利潤同比增加,佔比超過七成。還應看到,多數行業9月數據要比1~9月的累計值好一些,汽車行業也有好轉。值得一提的是,從產能利用狀況看,三季度全國工業產能利用率為76.4%,與二季度持平,均高於一季度75.9%的水平。其中,裝備製造業、原材料行業產能利用率分別為 78.5%、76.9%,同比均有所回升。這說明我們整個工業形勢依然比較穩定。關鍵要興利除弊、揚長補短,問題導向、落實措施。

中國工業報:2019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能否保持在5.5%~6%的預期目標區間?為此,應從哪些方面發力?

李毅中:要在以下幾個方面,堅持不懈的努力,我們有信心力爭將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保持在預期目標區間內。

第一,政策要繼續落實。政府“放管服”改善了企業營商環境,支持工業製造業,今年出臺了許多新的政策。其中最大一項就是減稅降費,製造業的增值稅稅率已由16%降至13%,從4月1日開始實施,目前效果已經顯現。1~3季度,全國累計新增減稅降費17834億元,全年要實現2萬億元的目標,第四季度減稅降費的效果勢必會顯現出來。希望這一政策要落在實處,增加製造業企業的利潤,不要流失掉。

繼續加大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的力度。今年進行了兩次降準,一次是1月,一次是9月。降準的目標正是增加資金的流動性,改善中小微企業的資金狀況。

對於民營企業,2018年11月1日,習總書記在民營企業座談會上明確提出了6個方面的政策舉措,具有很強的針對性、指導性。這一指示正在逐步落地,相信第四季度的效果一定會比前三個季度更好。

對於國有企業,2019年6月3日,國務院國資委向各中央企業、地方國資委印發《關於印發的通知》,重點選取了5大類、35項授權放權事項。此次授權放權不僅僅停留在企業集團總部,更是“層層鬆綁”,把授權放權到各級子企業或管理主體上。我相信,這一文件第四季度的落地情況,也會比前三季度更好一些。

第二,企業自身要更努力。前三季度,民營企業和中小企業形勢不錯。1~9月,民營企業、中小工業企業增加值分別增長8%和7.1%,快於整體工業增速。1~9月規上工業企業中,私營企業實現利潤逆勢增長5.4%,好於整體工業。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國家支持民營企業的政策已取得一定效果。1~9月,中央企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5.3%;淨利潤同比增長7.4%;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6.8%;研發投入同比增長25%。其他類型企業,也都努力克服困難,改善生產經營。

為增強企業活力,工信部等部門採取了多項舉措。如確定多個“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開展中小企業小巨人活動,工業企業單項冠軍競賽評比活動,加強四基工作,清理拖欠民企中小企業賬款等。1~9月,單位GDP能耗降低了2.7%,幅度並不大,反算總能耗還增加了3.3%,說明企業節能降耗仍有較大潛力。

第三,加大工業製造業投資。工業投資在第四季度或明年能否好轉,尚不明朗。如果繼續走低,將帶來後遺症,負面影響也會增大。

因此,要繼續加大技術改造力度。目前一些政策尚未到位,應爭取第四季度儘快落地。特別是支持企業綠色低碳轉型,如化工企業搬遷改造;支持企業數字化轉型改造。1~9月工業技術改造投資增長8.9%,但低於去年,應在四季度加大力度。

對於新興產業項目,應創造條件,鼓勵其儘快開工。1~9月,高技術產業增加值只佔工業的14.1%,上年為13.9%。新興產業的增長速度還不快,一些條件具備的新興產業項目應加快啟動。應加快5G的產業化,如網絡基站計劃全年建設15萬個,不久前公佈已經建成8萬個,這表明仍有一半的基站在第四季度亟待推進。同時還應加大5G終端的投入,如5G手機等,還要加快5G技術在工業製造業的應用。近日國家進一步放寬外資准入負面清單,更有利於吸引外資投入製造業。

第四,重點省份、重點行業要下功夫。對於工業增幅下降較大甚至是負增長的大省,應採取積極措施,遏制增幅下滑態勢,據悉都已採取了有力措施,爭取四季度見效。增幅下降明顯的幾個行業,如汽車工業,相關單位已經做了客觀合理分析,汽車銷量下滑態勢正逐漸緩和。再如化工行業,近年來由於化工事故多發、汙染嚴重,關閉退出了不少,重點省份江蘇、山東均在治理整頓,在新的框架下謀求新的發展。化工行業的回落趨勢能夠緩解。

在思想認識上,應按照中央要求,增強憂患意識和風險意識。對於工業而言,憂患意識當前是指要應對下行壓力加大、內需偏弱、投資乏力、增幅失速。風險意識是指,應注意警惕中美貿易摩擦加劇帶來的不穩定因素,以及製造業外遷趨勢所帶來的資本外流等風險。

通過不懈努力落實多項有效措施,力爭第四季度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幅回升,全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將保持在5.5%~6%這一預期目標合理區間內。

中國工業報:中美貿易摩擦加劇,將對中國工業企業帶來哪些影響?

李毅中:中美貿易摩擦加劇,並擴展到投資、技術等層面,這讓我們的企業更加認識到核心技術、關鍵技術花錢買不來,讓市場也換不來,要靠自主創新,堅定不移建設製造強國、網絡強國。當前國家重大科技專項(2006~2020年)已取得重大成效,同時,推進技術進步,還要做好行業共性技術攻關和企業突圍技術攻關。要持續加大研發投入,堅持產學研用相結合,加快科技研發成果轉化,提高自主可控程度。自主創新並非排斥開放創新,應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與相關國家和跨國企業在科技開發應用上加強交流合作,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把自主創新和開放創新結合起來。

我們自主可控的程度越高,受制於人的地方就越少,我們的底氣就越足,華為就是這樣。據瞭解,華為去年的研發費用佔銷售收入的14.5%,與美國同行思科、微軟公司相當,絕對數排全球企業第5,其中20%放在基礎研發上,值得稱讚。

  • 聯繫我們(新聞中心):010-68325610 010-67410611

  • 中國工業新聞網:010-67410655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