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裂缝》:苦苦经营一种不属于自己的“人设”,可能会万劫不复

当人设中充斥过多欲望,便随时可能会崩塌。

《裂缝》:苦苦经营一种不属于自己的“人设”,可能会万劫不复

《裂缝》这部电影几乎具备了成为“经典”的全部要素:不仅有颜值爆表的演员、古典唯美的画面以及恰如其分的背景音乐,故事也深刻地展现了“欲望”这一主题。

《裂缝》:苦苦经营一种不属于自己的“人设”,可能会万劫不复

电影《裂缝》

故事发生在一所特殊的女子学校,主人公G老师是学校跳水队的负责人,而她带领的学生,则都是被各自的家庭“抛弃”在学校的女孩子。

G老师见多识广、温柔和善,是跳水队里所有成员崇拜的对象,尤其是队长黛·拉德菲尔德,对G老师的热爱,几乎达到了一种“迷恋”的程度。

而这份平静祥和,却被一个巴西来的贵族小姐费雅玛·科罗纳给打破了——G老师极力想要讨好费雅玛,她却打心底儿厌恶G老师的“虚伪”。

《裂缝》:苦苦经营一种不属于自己的“人设”,可能会万劫不复

费雅玛·科罗纳

G老师一直苦苦经营着自己的“人设”,在她的女孩儿们面前,她是 “旅行达人”——除了费雅玛之外,没人知道她的“亲身经历”其实来自畅销小说。

然而事实上,G老师和这里的孩子们一样,在很小的时候便来到了这所学校,并且扎根于此,外边的世界,对于她来说,是陌生而且神秘的。

G老师如此急切地想成为费雅玛的朋友,为了平衡自己与她的身份差距,G老师截留她的信件,偷看她的资料,甚至最后“霸占”了她的身体······

《裂缝》:苦苦经营一种不属于自己的“人设”,可能会万劫不复

G老师“玷污”了费雅玛

某种意义上来说,G老师是《裂缝》这部电影中最具悲剧色彩的人物——当陷入自己的“人设”太深,最终必然被欲望吞噬。

正如G老师一直奉行的理念:生命中最重要的就是欲望,有欲望就能达到一切目标,整个世界为你所用。

《裂缝》:苦苦经营一种不属于自己的“人设”,可能会万劫不复

“欲望”是G老师的信条

她充当着“保护者”的身份,却又有“追寻自由”的欲望,在这样复杂的人设下,G老师的人生自然而然地走向了悲剧。

当“人设”充斥了过多的欲望,便容易崩塌。而现代社会中,人人都渴望真诚,却又轻信第一眼看到的对方的“人设”。

因此,以“炮”为目的的“搭讪秘术”(PUA)大行其道——月薪一万的写字楼青年通过自我包装,摇身一变成为年薪百万的“富二代”,诱骗了大批妄想走“捷径”的无知少女。

前几天,一则女星“江一燕获建筑大师奖”的消息被送上微博热搜,然而这次,“江设计师”的跨界人设却成了网友“撕”她的导火索。

《裂缝》:苦苦经营一种不属于自己的“人设”,可能会万劫不复

江一燕获奖遭炮轰

虽然演艺事业上,江一燕一直不温不火,但作为当代演员中具有代表性的“文青”,“默默无闻山区支教8年”的江一燕甚至还曾被推荐为2015年“感动中国”的候选人

结果因为这次事件,看客们重新扒出这一段历史,纷纷质疑江一燕支教的真实目的。名人的生活即是如此,人设崩塌后,便是天堂与地狱的区别。

《裂缝》:苦苦经营一种不属于自己的“人设”,可能会万劫不复

3年前对其支教的相关报道

近两年来,许多明星的人设崩塌事件令人瞠目结舌:“学霸”翟天临的“不知知网”;崔永元爆光范冰冰的“逃税”;“好男人”吴秀波身陷“性丑闻”······

其实,经营“人设”是公众人物必备的手段——从粉丝破亿的明星大V,到公众号的后台小编,甚至是讲台上授课的老师——好的人设如虎添翼,歪的人设如履薄冰

首先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设定属于自己的人设,而不应该“越俎代庖”,一味迎合当下的潮流;而一旦人设确定以后,只要你还想靠其混生活,就更应该慎言慎行,维持好这个形象。

《裂缝》:苦苦经营一种不属于自己的“人设”,可能会万劫不复

“光头”形象的张卫健

正如张卫健,自爆“光头”形象是为了向嘲讽自己的前辈证明,“脸上没毛同样可以有前途”。因此,他顶着“光头”更加努力地演戏,也就没有观众怀疑他的光头是否是因为“脱发”。

另外两个湖南电视台的主持人——汪涵和谢娜——也是塑造人设成功的典型例子。

《裂缝》:苦苦经营一种不属于自己的“人设”,可能会万劫不复

汪涵和谢娜

一方面,两人在台上的形象原本就是他们的真实面貌;另一方面,两人平时就十分低调,严以律己,自然也就少有黑料

真希望每一个公众人物,在设定自己的“人设”前好好思量一番,以免因为自己的原因,使原本“关注边远地区支教”这样有意义的事情都被“黑”得一塌糊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