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搬磚美工到百億導演:你不知道的新海誠

從搬磚美工到百億導演:你不知道的新海誠

陽光穿過如洗的碧空,灑向雨後的東京都, BGM 應景地進入副歌高潮......

從搬磚美工到百億導演:你不知道的新海誠

伴隨著「日劇跑」的動作,男主喊出了「想要和她再見面」的經(套)典(路)臺詞。

從搬磚美工到百億導演:你不知道的新海誠

不錯,預告片就非常的新海誠

定檔 11 月 1 日的《天氣之子》,是新海誠自《你的名字。》三年後帶來的最新作品。

從搬磚美工到百億導演:你不知道的新海誠

△ 首部登陸國內 IMAX 銀幕的日本動畫電影

故事發生在2021年夏天。高中生森嶋帆高離家出走,獨自一人跑到東京打工。

從搬磚美工到百億導演:你不知道的新海誠

大城市的工作生活都很不順,天氣又連日暴雨——在這似乎看不到未來的環境下,帆高邂逅了一個名叫陽菜的神秘女孩。

從搬磚美工到百億導演:你不知道的新海誠

「馬上就會放晴哦。」在陽菜宛如咒語的呢喃下,雨水奇蹟般消失,陽光劈開烏雲照向大地。

從搬磚美工到百億導演:你不知道的新海誠

「能操控天氣的少女」和「孤獨少年」的愛情故事,就此在東京的碧空下展開……

新海誠,國內漫迷有時暱稱為「誠哥」。對大多數國內觀眾來說,這個名字從陌生到熟悉,是《你的名字。》爆紅後這兩年的事情。

從搬磚美工到百億導演:你不知道的新海誠

△ 越來越火的「誠哥」

從 1998 年發表處女作到今天,新海誠已經走過了 20 年的動畫製作生涯

;儘管作品僅寥寥數部,但每一部都留下了他清靈獨特的風格烙印。

半路出家的遊戲公司美術

動畫初探索

1973年,新海誠出生於長野縣的一個小村莊。童年的他性格略顯孤僻,熱愛文學和畫畫,但和人交往不多,經常一個人跑到郊區看很長時間的風景。

在日後的訪談中,誠哥多次提到這段童年經歷對他的影響:

長野在日本算是一個山區,平均的海拔比較高……周圍的山谷讓光線的明暗都很分明,空氣也很新鮮。我相信這是生活刻意留在我意識中的有關世界光亮的印象。——新海誠


從搬磚美工到百億導演:你不知道的新海誠

△ 長野縣

另一方面,小時候的新海誠對人與人之間的感情和羈絆也有著別樣的體驗。

13 歲那年,暗戀的女孩要隨父母搬走,性格內向的小誠始終未敢向她表白,這段「單相思」最終不了了之。

這些經歷,不同程度地影響了他日後的作品風格。

1996 年,新海誠以文學專業畢業,進入了遊戲公司 Falcom,負責平面設計,片頭動畫之類的工作。

從搬磚美工到百億導演:你不知道的新海誠

成立於1981年的 Falcom,是日本歷史最悠久的 RPG 遊戲公司。這段工作經歷讓並非科班出身的新海誠有了製作動畫的歷練,也給了他把心中那個「碧空如洗,無盡曠野」的世界付之筆下的能力。

從搬磚美工到百億導演:你不知道的新海誠

△ 新海誠為 Falcom 製作的《永遠的伊蘇 2》開場動畫

1998 年到 1999 年,新海誠利用業餘時間分別製作了兩部動畫短片:《被包圍的世界》

《遙遠的世界》

從搬磚美工到百億導演:你不知道的新海誠

△ 《被包圍的世界》和《遙遠的世界》

這兩作都沒有完整的劇情和人物(前者甚至連視頻都沒有留下),而只是通過大量意象化的元素和畫面,營造一種溫馨的氛圍和感情。

但在這一階段,新海誠日後引人注目的很多個人化特徵已經開始顯現。

從搬磚美工到百億導演:你不知道的新海誠

△ 《遙遠的世界》中新海誠標誌性的「高對比度光影」有了雛形

2000 年,新海誠發表了第一部劇情動畫短片《她和她的貓》,講述了一隻貓和它女主人之間溫馨而又略帶傷感的故事。

從搬磚美工到百億導演:你不知道的新海誠

△ 《她和她的貓》

儘管畫面仍然是黑白,但在敘事上已經有了極大突破。

新海誠在本片中對生活細節的表現、對光影和景物氛圍的把握,都征服了包括大賽評委在內的很多觀眾的心。

在當年的第12回 CG 動畫競賽中,《她和她的貓》成功斬獲大獎。

從搬磚美工到百億導演:你不知道的新海誠

初嘗成功的新海誠索性於從 Falcom 辭職,成為全職獨立動畫製作人,在兩年後帶來了首部彩色動畫短片——《星之聲》

這次,新海誠講述了一個科幻背景下的愛情悲劇。

也從這部作品開始,新海誠奠定了自己作品「分離與成長」的故事主題:

即故事一方面描述了各種原因而分隔兩方的男女主人公,另一方面,也包含了他們彼此對幸福的追求與希望。

從搬磚美工到百億導演:你不知道的新海誠

△ 《星之聲》

長峰美加子和寺尾升是一對年輕的戀人,兩人因為美加子奔赴外太空作戰而分離。

隨著艦隊離地球越來越遠,兩人通信所需時間也越來越長,最後,美加子到達了距離地球八光年之遙的天狼星,在犧牲前向阿升發出了最後一封郵件……

從搬磚美工到百億導演:你不知道的新海誠

在製作過程中,

新海誠一人包攬了本作除配樂配音之外的幾乎所有工作,使得本片最大限度地呈現了他的個人風格。

唯美深邃的畫面構圖,舒緩淡雅的敘事節奏,散文式的排比句旁白,以及使用手機、電子郵件等時下新鮮元素作為感情線索的設計,都使得本片一經推出即引發了極大的話題討論。

從搬磚美工到百億導演:你不知道的新海誠

憑藉此片,新海誠「職業動畫導演」的身份終於站穩。

獨立創作,嶄露頭角

從獲獎短片到院線長片

2004 年,《雲之彼端:約定的地方》(以下簡稱《雲之彼端》)問世,這是新海誠的第一部院線動畫長片

從搬磚美工到百億導演:你不知道的新海誠

△ 《雲之彼端》

本作描繪了一個比《星之聲》更為龐大的世界觀,「日本南北分裂」「美蘇冷戰」「白色巨塔」「平行世界研究」等等諸多幻想元素,被新海誠糅合到一個故事中。

在此背景下,故事的內核依然是「分離與成長」:

為了拯救意識被困於異世界的戀人,兩個一度分道揚鑣的朋友重歸於好,互相合作,完成了昔日的約定,並在結尾成功「喚醒」女主。

這個設計賦予了故事宏大悲壯的氛圍,但另一方面,作為背景存在的設定並未充分展開,也讓本作細品之下有些「平淡」和「單薄」。

從搬磚美工到百億導演:你不知道的新海誠

但無論如何,作為新海誠的院線首航,《雲之彼端》已經是一份合格的答卷了。

更重要的是,這是新海誠「背景狂魔」的屬性第一次展現在大銀幕之上,明亮絢爛的畫面,藍天白雲的意象,讓很多觀眾眼前一亮。

從搬磚美工到百億導演:你不知道的新海誠

本作於 2004 年 11 月 2 日在涉谷首映,當年即與宮崎駿的《哈爾的移動城堡》同時獲得日本第 59 屆每日電影競賽動畫電影獎

三年之後的 2007 年,新海誠帶著他的第二部長片《秒速五釐米》回到觀眾視野中。

從搬磚美工到百億導演:你不知道的新海誠

△ 《秒速五釐米》

這一次,新海誠放棄了科幻設定,而把背景放在了 1990 年代的現實日本。

通過三個相對獨立的章節,講述了三個年輕人在人生成長之中的相識、相戀,卻又因人生變故而不得不分離的青春戀愛故事。

從搬磚美工到百億導演:你不知道的新海誠

獨立章節的敘事,避免了《雲之彼端》中敘事過長而略顯沉悶的缺點,同時很好地控制了節奏。

本片當年在日本乃至整個東南亞大受好評,澀谷電影院首映兩天便創下觀眾近3000 人、320 萬日元票房收益的紀錄;

同年,在亞洲太平洋電影獎上,本片一舉摘得最佳動畫長篇獎桂冠。

在接連成功之後,新海誠開始試圖

「跳出舒適區」,嘗試不一樣的方向——但他沒想到,一個不大不小的坑已經在前面等著他了。

汲取教訓,揚長避短

一代動畫大師是怎樣煉成的

2007 年,新海誠第三部長片《追逐繁星的孩子》製作完成。

從搬磚美工到百億導演:你不知道的新海誠

△ 《追逐繁星的孩子》

《繁星》拋棄了新海誠一直以來貼近現實的風格,轉而講述了一個神話故事:

一個女孩和她的老師為了各自所愛的人,潛入地底世界「雅格泰」,尋找可令死者復生的方法。


從搬磚美工到百億導演:你不知道的新海誠

「什麼都有,就是沒有新海誠。」這是豆瓣關於本片的一個差評的標題。

確實,無論從人物動作還是場景設計上,本片都有大量吉卜力動畫的影子,新海誠本人最擅長的場景刻畫反而沒有什麼存在感。

劇情方面,本作描繪了一個完全架空的異世界,卻並未充分解釋和展開;雖然主題還是「分離」,但劇情上的斷裂和邏輯缺失比比皆是,導致很多觀眾看得一頭霧水。


從搬磚美工到百億導演:你不知道的新海誠

△ 瞬和明日菜的感情鋪墊過短,很多觀眾表示無法代入

在本作製作後期到上映前期間,新海誠發了嚴重高燒,經常夢到《繁星》上映後「暴死」——不幸的是,他的(噩)夢成真了——《繁星》最終票房僅僅報收 2000 萬日元,成了新海誠爭議最多的一部作品。

「這部影片教會了我很多東西,為我指明瞭可為與不可為的界線。」

《繁星》的失利,雖然給新海誠造成了經濟和精神上的雙重打擊;但同時,這也促使他重新審視自己究竟擅長什麼


「知恥而後勇」的誠哥重新上路,在兩年後的 2013 年帶來了「迴歸自我」的《言葉之庭》

從搬磚美工到百億導演:你不知道的新海誠

△ 《言葉之庭》

在本片中,新海誠找回了他在頭兩部作品中駕輕就熟的敘事和畫面風格,講述了在一個落雨的上午,一名夢想成為製鞋匠的學生,在在公園邂逅一名單身女教師的「師生戀」故事。

從搬磚美工到百億導演:你不知道的新海誠

在本片中,新海誠充分發揮了「揚長避短」的精神:

首先,誠哥把場景刻畫推到了一個新的高度:暴雨之中美到窒息的東京新宿御苑;雨滴,水面,樹影,天空的刻畫,真的可稱得上是

「每一幀都是壁紙」

從搬磚美工到百億導演:你不知道的新海誠

其次,全片時長 46 分鐘,僅為《繁星》的三分之一,劇情也是很直白的男女主角的感情羈絆,在不到一小時的篇幅內節制又不失張力地逐步展開;

在結尾,新海誠還一反之前作品角色大多隱忍內斂的傳統,首次設計了一個主角大膽勇敢追求自己的幸福的結局。

從搬磚美工到百億導演:你不知道的新海誠

△ 樓梯間相擁這一幕,是新海誠作品中為數不多的戲劇張力爆發橋段

事實證明,誠哥這一次選對了路。

《言葉之庭》為他重新帶回了口碑商業雙成功:本土票房報收 1.5 億日元,日本首映前三天場場爆滿,臺灣地區也獲得了 90%以上的上座率。

從這部作品開始,新海誠找準了自己的方向,徹底完成了從「獨立動畫導演」到「成熟商業導演」

的轉型之路。

這才有了日後「名揚東亞」的《你的名字。》(以下簡稱《君名》)。

從搬磚美工到百億導演:你不知道的新海誠

△ 《你的名字》

在這一部影片中,新海誠首次引入了商業電影的製作處理方式

例如,與東寶電影公司合作,採用

「製作委員會」模式;

邀請知名製片人川村元氣加盟,以「公式化」處理劇本,使其更符合一般觀眾的觀影習慣。


從搬磚美工到百億導演:你不知道的新海誠

△ 川村元氣

為新海誠提出了很多故事結構建議,例如男女主每人出場不超過 15 分鐘,將大結局「黃昏之時」的兩個場景合為一個 等等

新海誠終於克服了《雲之彼端》和《繁星》「不善於講長故事」的短板,呈現給觀眾完成度極高的劇情。

有團隊,有大公司背書,再加上誠哥駕輕就熟的絢麗畫面和「小清新」主題,《你的名字。》成功在日本一炮打響。

在引進中國後,《你的名字。》光速成為火爆的話題之作,更以「黑馬」之勢狂卷5.75億票房

誠哥「乘勝追擊」,在今年推出《天氣之子》後複製了《你的名字。》的神話:

宣傳和聯動鋪天蓋地,票房破百億日元,前不久還被正式確定代表日本衝擊明年的奧斯卡最佳動畫長片獎......

從搬磚美工到百億導演:你不知道的新海誠

△ JR新宿車站中的《天氣之子》宣傳廣告

由此,新海誠終於「破圈兒」,從 ACG 迷口中的小眾導演,成為路人皆知的一線大導。


從搬磚美工到百億導演:你不知道的新海誠

從獨立黑白短片,到院線「奧斯卡級」動畫長片;從「一人一電腦」的獨立製作人,到電影大廠資助下獨當一面的大導演......新海誠走出了一條屬於自己的動畫之路。

他一直在學習、成長,和改變;但一以貫之的,始終是對「分離與成長」主題的執念,以及對唯美絢麗的畫面的追求

也正是這一點,打動了無數像我一樣對誠哥作品醉心的粉絲,以及千千萬萬普通電影觀眾。

靜待 11 月 1 日到來,讓《天氣之子》再一次帶我們走進新海誠的美麗動畫新世界。

從搬磚美工到百億導演:你不知道的新海誠


就算城市傾盆大雨,

也要拼盡全力與你相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