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长大?害怕长大?那可能是因为孩子陷入了“心理社会困境”

不想长大?害怕长大?那可能是因为孩子陷入了“心理社会困境”

电影《少年的你》中的女主角:陈念

这两天,电影《少年的你》正在热映之中,这部反映青少年成长问题和校园欺凌问题的影片,收到各方追捧。

不可否认,电影非常深刻地挖掘了校园欺凌的发生过程和形成原因,每一个认真看过电影的观众,都会为电影中的每一个人物,每一个情节而陷入沉思。

作为电影的主人公,陈念在剧情中向警官倾吐“从来没有一节课教会我们,如何变成大人”,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如何长大”这个话题。

一、“如何长大?”成了青少年的最大麻烦

“成长问题”也许从来没有进入过大人们的“法眼”,但是,在影片《少年的你 》中,你却不得不正视这样一个现实,那就是:几个遭遇了校园欺凌的孩子,最终的成长就变成了“问题”。然而,究竟是“校园欺凌”导致了“成长问题”,还是“成长问题”导致了“校园欺凌”,似乎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01.陈念:一方面憧憬考上大学,一方面又“害怕长大”。

陈念因为成绩优异,直接来到高三理科10班复习班就读,她的最大理想就是考上“北京大学”。从她的成绩来看,她有这个实力。在电影的结尾,陈念以632分的高考成绩考上了理想中的大学。

陈念的妈妈知道女儿有“考上北大”的理想,但是她却并没有发现女儿内心其实也“害怕高考”的:高考后意味着“长大”,意味着“成年”,而她还没有做好“长大”和“成年”的准备。

对未来之路,陈念感到迷茫惶恐,不知道怎样才能度过这一难关。“理想”与“现实”变成了一对强烈冲突的矛盾,陈念“害怕长大”实际上就是想回避这对强烈的矛盾冲突。

02.小北:从小失去了父母的保护,在“暴力环境”中“畸形成长”。

小北的身世其实甚为可怜,13岁爸爸出走,随后妈妈也出嫁了。自己跟着妈妈过了一段备受冷落嫌弃的日子,最终他选择自己独立生活。然而,独立生活并没有那么容易。

小北在独立生活的过程中,受到了社会暴力的影响,并卷入其中。经常出入赌博场所或浪迹街头的他,也因此而陷入了各种打架斗殴事件,有着多次进入警察局的经历。

在“暴力环境”中长大的小北,竟然能够说出“你保护世界,我保护你”的心灵之语,这着实也让人感动了一把。但是,这也并不能掩饰其“暴力思维”的种种特征,在他的概念中,只有“拳头”能够解决问题。无论是在影片前面想用“殴打”的方式为遭遇欺凌的陈念报仇的情节,还是影片最后想用“强奸猥亵罪”的方式来为陈念“过失杀人”进行顶罪的情节,都显示出“畸形的成人思维”。

不想长大?害怕长大?那可能是因为孩子陷入了“心理社会困境”

社会青年小北在暴力环境中得到的是“畸形成长”

03.胡小蝶:因无法面对和处理现实中的欺凌而跳楼自杀,“拒绝长大”。

胡小蝶长期遭遇“校园欺凌”:拍照,殴打,侮辱,如此等等。又不敢向人倾述,即便是倾述处理也不一定得到解决,脆弱的胡小蝶,最终因无法面对、处理现实中的欺凌而跳楼自杀,她不敢相信自己会度过难关,她终于未能度过难关,最后她选择了跳楼自杀。

“拒绝长大”,一个美丽的生命最终在“即将成年之际”残忍夭折。多么惨痛的教训啊,那些内心脆弱的孩子,往往会因为不知道如何解决“理想”与“现实”、“生活”与“欺凌”之间的矛盾而最终残忍地放弃“生的希望”。由即将成年而产生“困顿”和“冲突”,尤其是对于“未成年人”来说,也许会轻易地压倒一条生命。

04.魏莱:出来混总是要还的,因付出“暴力代价”而“无法长大”。

魏莱是一个漂亮而成绩优秀的女孩,但是谁也不曾想到她竟然也是害死胡小蝶、欺凌陈念的主谋。在影片中,她似乎是所有学生当中过得最潇洒的一个。

她的潇洒,一方面来自父母的“特别关爱”和强大的“经济支撑”,另一方面则来自于可以随意欺负任何一个同学。这显示出来的就不仅仅只是“存在感”,还有“优越感”,她经常嘲笑家长有巨额欠债的陈念,并将这种“嘲笑”四处传播,使“嘲笑”变成“侮辱”,而陈念则不堪其辱。

然而,“出来混总是要还的”,魏莱最后却因自己的暴力行为付出了“生命代价”。她被陈念推到石阶上撞摔而死,这个结局虽然和现实中的暴力行为有些差距,但这种“付出生命代价”的设计确实是现实校园欺凌中的“常见悲剧结局”。

不想长大?害怕长大?那可能是因为孩子陷入了“心理社会困境”

魏莱最终为自己的暴力行为付出了“生命代价”

二、“无法处理好现实的问题”其实是一种“心理社会困境”

“无法处理好现实问题”是孩子们“害怕长大”的一个重要原因,但在心理学家看来,这种矛盾一种“心理困境”。

著名的人格心理学家埃里克森(Erik Erikson)在其著作《童年与社会》中首先提出了“心理社会困境”(Psychosocial Dilemma)这个概念。所谓“心理社会困境”,是指个人冲突与社会现实之间的矛盾冲突。

个体如果能够很好地、成功地化解这两种矛盾冲突,那么就会得到健康的发展,获得满意的生活;反之,个体如果不能够解决这两种矛盾冲突,那么就会影响成长,导致各种问题发生。

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困境”一共包括八组矛盾冲突:

0—1岁 信任对不信任1—3岁 自主对羞耻和怀疑3—5岁 主动对内疚6—12岁 勤奋对自卑

12—19岁 角色认同对角色混乱20—34岁 亲近感对孤立感35—64岁 普遍关注对自我专注65岁以后 圆满感对绝望感

埃里克森将人的一生分为八个阶段,每个阶段对应一种“心理社会困境”;在青少年时期,这种“心理社会困境”主要表现为“角色认同对角色混乱”的矛盾冲突。

青少年时期,是一个“身体”和“内心”都非常不安定的时期。青少年在向成年人过渡的阶段,会面临一些独特的问题。

埃里克森把这些问题概括为“我是谁”

一方面青少年本能冲动的高涨会带来问题,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青少年面临新的社会要求和社会的冲突而感到困扰和混乱。

不想长大?害怕长大?那可能是因为孩子陷入了“心理社会困境”

埃里克森在《童年与社会》中提出了“心理社会困境”的概念

从 现实生活和《少年的你》来看,这种“角色认同对角色混乱”矛盾冲突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01.只有“我”的概念,而没有“他”的概念。

在青少年时期,由于身体内生物性激素的增加,导致学生“自我意识”越来越明显。发展到最极端的时候,就产生了“自我中心主义”,学生的思想、言行都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而不考虑周围环境和他人因素的影响。

“我”的概念无限膨胀,而“他”的概念十分欠缺。“我”就是“自我”,“他”就是“他人”。在未成年人严重,“我”是最重要的,父母必须围绕“我”旋转,甚至世界都必须围绕“我”旋转。

因此,他们的角色扮演就显得“十分单一”。在这种“单一角色”扮演下,“固执”“偏激”“任性”“自私”就会应运而生。

陈念最后之所以“死不认罪”,就是为了“自己有一个美好的前程”“能够考上北京大学”的理想,而丝毫没有考虑到家人、小北、警方的处境和感受。

02.“被成年”和“伪成年”。

所谓“被成年”就是孩子没有达到成人的条件,而父母将其视为“已成年”。比如孩子已经16岁了,父母已经把他当成一个“大人”看待,那么无形之中就会用“大人”的标准来要求孩子,但是孩子的内心还无法及时处理这种角色转换,甚至有的孩子到了18岁仍然意识不到自己已经成年。

于是就会造成这么一种情况:自己所做的事情都是按照自己的角色认识去做的,他们仍把自己认识为“未成年的孩子”; 而大人们已经将他们看作“成年人”或“即将成年的人”。

陈念尚未成年,而她的妈妈却早已把她视为“能干的成年人”,她把陈念独自留在家中,让一个孩子来面对和处理那些前来讨债的人,而她自己逃出去躲债去了!这种“被成年”的痛苦,或许只有陈念才能够真正体会。

所谓“伪成年”即是指孩子没有达到成人的标准,但孩子自己将自己视为“已成年”。这种“伪成年”或许是自己主观臆想,也或许是环境逼迫所造成。

电影中的小北,即是“伪成年”的代表,他企图保护陈念,但保护的方式竟然是对欺凌者“以暴制暴”和在警察面前“顶罪庇护”涉嫌故意杀人的陈念。这种思维,仍然属于少年时期的非理性思维。

不想长大?害怕长大?那可能是因为孩子陷入了“心理社会困境”

“被成年”和“伪成年”是青少年“角色混乱”的一种体现

三、如何理清“角色认同”,走出“心理社会困境”?

在青少年阶段,青少年必须根据自己的各种自我知觉、生活经历、文化认知、人际关系、社会环境等来处理好自己的种种角色,这些角色不是孤立分开的,而是联合统一的。

如果青少年不能处理好所有角色的协调和转换,那么就会陷入严重的“心理社会困境”:无法调和各种角色之间的矛盾,无法认识到自己应有的角色。

《少年的你》反映的是“校园欺凌”主题,但令人遗憾的是,这部影片在最后却并未提出“解决校园欺凌”的方法和途径。导演仅仅是摆出了“问题”,“思考”的事交给大家。

如何理清“角色认同”,走出“心理社会困境”?我认为有以下几点应值得特别重视:

01.强化“角色认识”,教育孩子进行“换位思考”。

“换位思考”是友好处理人际关系的良好方式之一,当自己用一种“任性”或者“暴力”态度对待别人的时候,应该思考一下如果对方是自己,会产生什么感受。

然而,处于“心理社会困境”下的未成年人,恰恰缺乏这种“换位思考”的能力。他们只站在“自我”的角度进行思考和行为,从来不考虑“对方”。

“角色认识”包括:对家的认识,对父亲、母亲的认识,对婆婆爷爷的认识,对哥哥姐姐、弟弟妹妹的认识、对自己角色的认识。

“换位思考”是指:从“我”的概念转换到“他”的概念中去。思考问题,言行举止,都要既考虑“我”的角度,又考虑“他”的角度。这个“他”包括家庭成员、同学朋友、老师长辈及陌生人。

02.学校教育应加强“人格培养”,健全对自己和环境的认识。

在电影中,陈念对前来查案的郑警官说“从来没有一节课教会我们,如何变成大人?”这个问题,既反映出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困惑”,也体现了教育在“引导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漏洞”。

现在的学校教育,已“成绩”为中心,无限地扩大“分数”的力量,从而忽视了教育本身,忽视了如何引导孩子成长,忽略了帮助孩子解决成长过程中的问题,这样的结果,就是导致孩孩子越来越“封闭”,面对成年人世界,他们不愿开口说话。

所谓“人格”,就是指人的个性化行为、情感和思维反映模式。具体说来,就是要教会孩子回答这几个问题:“我是谁?”“如何获得自尊?”“如何应对自卑心理?”“如何面对环境和群体?”。

03.避免“猜忌式的自我预言”,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

所谓“猜忌式的自我预言”,是指自我通常预见他人行为的不友好,然后又以不友好的方式对付别人,结果引起对他人的攻击和敌对反映。

这种预言的特征是“自我猜忌”,也就是从来没有真正去证实,只是凭自己的“感觉”,再加上主观的“猜忌”,于是就认定对方是不友好的,然后就开始排斥、反对甚至殴打对方。

在现实生活中,这种因为“看了他一眼”对方就恶意猜忌而大打出手的现象,实在是太多了。尤其是未成年人,恰恰容易因为自己的这种“猜忌式的自我预言”让自己陷入欺凌或打架斗殴的恶性循环。

作为家长和老师,一定要积极引导未成年人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绝不能凭空恶意猜忌他人并产生报复打击的行为。有时候,恶意猜忌他人就是暴力产生的源头。

不想长大?害怕长大?那可能是因为孩子陷入了“心理社会困境”

有时候,恶意猜忌他人就是暴力产生的源头

结束语:

在电影《少年的你》中,陈念对郑警官倾吐“从来没有一节课教会我们,如何变成大人”,深刻地反映了青少年的“心理社会困境”。在未成年世界中,“害怕长大”和“拒绝长大”是心理社会困境的表现,而“畸形成长”和“无法长大”则是心理社会困境的结果。但是,任何人的成长都主要靠自己,只有自己才能决定自己未来的成长和命运。最后,我用电影中的一句台词来结束全文:“路上总会有阴影,但抬头总能看见阳光!”

(如果您有什么更好的建议或看法,欢迎留言讨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