橋樑大事:國內試點首座無人駕駛橋樑南京五橋建成後免費通行

國內試點首座無人駕駛橋樑 東海大橋監控設施升級

據悉,洋山港智能集卡示範運營項目涉及東海大橋監控設施整治工程今天順利完成,將為進博會期間洋山港智能集卡自動駕駛演示提供良好的道路運行環境。

這一無人駕駛智能重卡項目,由上汽集團、上港集團、中國移動共同實施。 按照三方共同制定的“5年計劃”,今年內將實現智能重卡從洋山港一期經東海大橋到深水港物流園區的演示;2020年將實現洋山港一期經東海大橋到深水港物流園區小批量試運行;2024年將實現洋山港-臨港商業化運行。

據介紹,東海大橋北起滬蘆高速,南跨杭州灣海域,直達洋山港,全長32.5公里,為雙向6車道。東海大橋的監控系統於2005年通車時建成,運營至今已有十餘年,採用標清攝像機模擬系統,圖像質量已無法滿足智能集卡運營的場景要求。

橋樑大事:國內試點首座無人駕駛橋樑南京五橋建成後免費通行

為此,東海大橋全面實施道路監控設施和通信設施的改造。工程於2019年9月18日開工,內容包括開通視頻監控系統、交通信息顯示系統、氣象監測系統、光電纜工程、供配電系統以及監控中心軟件升級等。

工程實施期間,施工方案與封道方案緊密配合,細化到各個外場設備,精準推算施工時間。工程外場安裝工作與調試工作並進,從外場攝像機安裝,到光電纜到位,再到通電接入網絡,圖像傳輸到中心並從中心工作站展示到大屏幕,每一個步驟都緊密銜接,切實保證外場設備安裝結束後,一週內開通中心功能,系統進入試運行並接入上海市交通委指揮中心。

智能集卡的示範運營,將港區的無人駕駛延伸至港區外、大橋上。東海大橋作為國內第一座試點無人駕駛的橋樑,以車路協同技術將路與車連接起來,以技術優化滿足交通暢達。(來源:新民晚報)

世界跨度最大的高鐵無砟軌道拱橋合龍

10月30日上午9:00,世界在建跨度最大的高鐵無砟軌道拱橋——鄭萬高鐵重慶段梅溪河雙線特大橋主拱成功合龍,這標誌著鄭萬高鐵重慶段建設取得重要進展,為全線順利通車奠定了基礎。屆時,時速350公里的高鐵不到10秒就可從橋上通過,而重慶前往北京最快只需要8個小時。

鄭萬高鐵北接河南鄭州,南連重慶萬州,全長818公里,設計行車速度350公里/小時,是聯繫華北和華中地區及西南地區的主要高速客運通道。重慶段有隧道27座,橋樑32座,橋隧比高達98%,地形地質條件複雜,施工難度極大。其中梅溪河雙線特大橋是鄭萬高鐵重慶段重點控制工程。

橋樑大事:國內試點首座無人駕駛橋樑南京五橋建成後免費通行

據介紹,該橋位於重慶市奉節縣、長江支流梅溪河河口上游,大橋全長687.8米,主橋為勁性骨架鋼筋混凝土上承式提籃拱橋,跨徑340米,矢高74米,是目前世界跨度最大的高鐵無砟軌道拱橋。

承臺如同大橋的腿是“基礎”,不過兩岸陡峭的邊坡,想要站穩都難以下腳。對此,施工單位在國內高鐵橋樑建設中首次採用了水平樁加豎向樁分離式嵌固基礎技術,讓4個長20.2米、寬11.7米、高14.18米,水平截面積相當於2套120平方米商品房,混凝土用量達到2616立方米的承臺牢牢紮下了根。

橋樑大事:國內試點首座無人駕駛橋樑南京五橋建成後免費通行

大橋主拱為鋼拱肋外包混凝土結構,鋼拱肋相當於主拱的“筋骨”,外包混凝土相當於“皮肉”,施工中先進行拱肋拼裝,然後在鋼管內壓注混凝土,最後進行拱肋外包混凝土澆築。

鋼拱肋的拼裝採用從兩端向中間的方式,由於地形所限,無法從下部支撐,只能採取提拉、扣掛的方式,這也讓橋在建設中涉及的各個方向力更多,線性控制更加複雜。大橋修建最難的就在線性的控制上。

橋樑大事:國內試點首座無人駕駛橋樑南京五橋建成後免費通行

另據瞭解,項目部採用傾斜攝影技術採集了地表信息,與建築信息模型化(BIM)技術結合,生成了三維模型,並在大橋各個部位裝上了傳感器,實現了對整個吊裝過程進行智能監測。

項目團隊將主拱拆分為48個吊裝單元,在拼接過程中,於國內首次採用了大跨度纜扣分離纜索吊大角度斜拉扣掛施工工藝,最終實現主拱精確拼裝和順利合龍,加工和拼裝誤差控制在2毫米以內,高於標準的10毫米。(來源:中國交通新聞網)

滬通長江大橋預計元旦後開始鋪軌

隨著滬通長江大橋主航道橋的順利合龍,為大橋量身定製的4臺1800噸架樑吊機也完成使命,進入拆除階段。

滬通長江大橋共需架設鋼樑164個節段,其中最重的接近1800噸。施工單位中鐵大橋局項目部為大橋主航道橋量身定製了4臺1800噸專用架樑吊機,憑藉強大的穩定性和起重能力,大橋實現了一天完成一個重達1700多噸的整節段吊裝,刷新了內河鋼樑吊裝的多項紀錄。與架樑吊機在工廠整體拼裝完再浮運至主航道橋上崗作業不同,此次拆除作業選擇了先將架樑吊機散拆至船上再進行轉運。

橋樑大事:國內試點首座無人駕駛橋樑南京五橋建成後免費通行

由於受到高空作業、江上風大等外部因素的影響,加上每臺架樑吊機零部件多、重量大,給拆除工作帶來不小的難度。從9月24號開始作業以來,施工方調集了多臺200噸汽車吊助力拆除工作。

預計11月上旬,4臺1800噸架樑吊機將全部拆除到位。之後,施工人員將完成大橋最後2對斜拉索的掛設和張拉。目前滬通長江大橋公路面排水管、員工走道、欄杆等附屬設施以及鐵路面高性能混凝土的施工也已展開,向著全橋竣工通車有序邁進。(來源:《NTV新聞》)

廣東西樵新西岸大橋建成通車

廣東省佛山市西樵西岸大橋始建於1993年,位於高明大道南側、高明滄江河上,是西樵連通高明、鶴山的主要通道。隨著南海經濟的不斷髮展,雙向兩車道的設計已難以滿足市民出行需求。

為此,南海區委區政府在2012年正式啟動西樵西岸東西大道、慶雲大道改造工程。其中,皇崗大道、東西大道、慶雲大道3個標段工程於2014年完工,西岸大橋擴建工程(即新西岸大橋)於昨日正式通車。新西岸大橋在原西岸大橋東側擴建,橋長200米,單向車道設計。也就是說,西岸大橋從原來的雙向兩車道變為雙向四車道。

橋樑大事:國內試點首座無人駕駛橋樑南京五橋建成後免費通行

據介紹,新西岸大橋建成通車,破除了西岸發展的交通瓶頸,改善沿線居民的出行環境、為西岸的經濟發展提供了強大推力。新西岸大橋既是一條交通大通道,又是一條“經濟物流走廊”和“文化旅遊走廊”,將助推西岸產業發展、深化地區間的交流與合作。

另據瞭解,西樵要以新西岸大橋的建成通車為契機,按照“建設大交通,促進大發展”要求,加快構築現代交通網絡、完善城市功能、推進廣東中旅南海灣旅遊產業園、西岸片區品牌主題樂園項目招商和西岸醫美綜合體項目進程。(來源:珠江時報)

南京長江五橋2020年建成 將實行免費通行

《南京市長江橋樑隧道條例》11月1日將正式實施。其中涉及橋隧收費的政策,據從有關部門瞭解,南京長江二橋、三橋、四橋均為高速公路過江通道,尚在收費期限範圍內;期滿後是否收費,將根據管理權限,按照國家有關高速公路收費政策執行。長江大橋、揚子江隧道、長江隧道屬城市橋樑隧道,收費政策由省市政府確定,目前是免費通行的;將於2020年建成通行的南京長江五橋也屬此種情況,將實行免費通行。

橋樑大事:國內試點首座無人駕駛橋樑南京五橋建成後免費通行

據介紹,南京市後續規劃新建的過江通道,根據其功能定位,收費與否需經過論證後,由市政府報省政府審批。具體流程一般是:在項目建設立項階段,由建設單位編制資金平衡方案,明確運行模式,落實項目投資,報請發改部門進行立項審批。如果明確是收費的過江通道,那麼建成後將報請省政府批覆收費年限,收費期限結束,再按照當時國家的收費規定執行。(來源:人民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