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廈門思明區有哪些戲曲文化?

歌仔戲

歌仔戲是以閩南歌仔為基礎,吸收梨園戲、北管戲、高甲戲、京劇、閩劇等戲曲的營養形成的閩南方言戲曲劇種。是我國 360多個戲曲劇種中唯一根源閩南形成於臺灣由海峽兩岸人民共同培育的地方戲曲,傳及閩南地區和東南亞華人華裔聚居地。

歌仔戲初以鄉間小戲為主,後吸收南管戲、北管戲、京劇、福州戲的營養,發展為成熟的舞臺劇。劇本內容以民間故事為主,經典劇本有《陳三五娘》、《山伯英臺》、《烏白蛇》、《呂蒙正》等,多強調忠孝節義。歌仔戲曲多白少,格律自由,有一百多種傳統的曲調,雜碎調和七字調為歌仔戲兩個最主要的唱腔。腳色皆用真嗓演唱,其中以苦旦最具特色。伴奏樂器有殼仔弦、大廣弦、月琴、笛子、鴨母噠、三絃、嗩吶、單皮鼓、鑼、鐃鈸等。

歌仔戲的歷史,可以說是海峽兩岸文化交流歷史的生動寫照。明末清初,閩南的歌仔隨著“唐山過臺灣”傳播到臺灣,吸收了臺灣原住民音樂和客家音樂的元素,經過數百年的融合孕育,在20世紀初於臺灣宜蘭創造出了七字調,並逐漸流傳全島。上世紀20年代,臺灣藝人王銀河、溫紅塗、戴水保等把七字調等臺灣歌仔調傳播到廈門。1926年廈門成立了閩南最早的兩個歌仔戲班“雙珠鳳”、“新女班”。臺灣歌仔戲名班“玉蘭社”、“霓生社”等也先後到廈門、閩南演出。臺灣歌仔戲藝人賽月金、月中娥等留在閩南傳藝並組建歌仔戲班。歌仔戲也由閩南、臺灣的歌仔戲班帶到了新加坡等閩南華僑聚居地。

抗日戰爭時期,邵江海等閩南民間藝人又創造了雜碎調,推動了歌仔戲藝術新的發展。1948年閩南歌仔戲班“都馬班”把雜碎調帶入臺灣,受到臺灣藝人和觀眾的歡迎,稱為都馬調。歌仔戲因此被稱為“飛越海峽的歌”,成為兩岸人民共同創造共同擁有的珍貴藝術。

高甲戲

高甲戲是閩南地方戲曲劇種之一,又名戈甲戲、九角戲、大班等,流行於閩南方言區、臺灣及東南亞閩南華僑、華裔聚居地。

高甲戲起源於明末清初閩南民間陣頭“宋江陣”,早期只是一種裝扮梁山 108將的陣頭遊行演出。後來在民間樂曲的伴奏下作即興表演,逐漸發展成專業戲班。因主要演水泊梁山的故事,被稱為“宋江戲”。清中葉,有宋江戲、竹馬戲、傀儡戲三個戲班合併,名“三合興”。三個劇種彼此融合,相互吸收,形成了以南音唱腔為主,兼容傀儡、竹馬、北管聲腔的合興戲。在劇目上高甲戲吸收了北管戲許多文武兼備的劇目,風格更趨陽剛、明快,受到觀眾的歡迎。角色有生、旦、淨、外、末、貼、醜七種,民間稱“七子戲”;合興戲多了武生、武旦這兩個行當,民間便稱為“九角”。“高甲”實為解放後文人雅化之稱。

高甲戲是中國傳統戲曲中獨具風格的劇種。劇目分為大氣戲、繡房戲和丑旦戲三大類,以武戲、丑旦戲和公案戲居多。劇目《連升三級》、《鳳冠夢》、《金魁星》、《金刀會》、《上官婉兒》等曾在全國戲劇界引起轟動。高甲戲醜行的表演分門別類,非常豐富,精彩紛呈。著名的高甲四大名醜柯賢溪(女丑)、陳宗塾(傀儡醜)、林賜福(布袋醜)、許仰川(公子醜)各懷絕技,為全國戲劇界所歎服。音樂曲牌屬南音系統,大多來自南音和木偶戲,但節奏、旋律有所變化。演員演唱時用本嗓,行腔雄渾高昂,也不乏清婉細膩的音韻。樂器分為文樂和武樂兩種,文樂以嗩吶為主,輔以品簫、洞簫、二絃、三絃、琵琶等,武樂包括板鼓、大小鼓、大小鑼、大小鈸、小叫、響盞等。

高甲戲在清末就流傳臺灣和東南亞一帶,至今在閩南民間盛演不衰。

福建布袋木偶戲(廈門)

布袋木偶戲又稱"景戲"、"指花戲"、"掌中戲",傀儡戲劇種之一。從宋朝開始,布袋木偶戲已經生存了上千年,它以淳樸的藝術風格,靈巧的操縱技藝,生動的木偶造型,在國內外藝壇上享有很高的聲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