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块大石头上的一座城,有一种古镇,叫丙安古镇

走过千山万水,看过许多美景,曾沉醉于如诗如画的漓江烟雨,也曾在小蛮腰上品赏夜色斑斓的广州城。友人眼里我是一个外向、爱凑热闹的话唠,骨子里却是一个向往恬淡生活的隐者,最令我难以忘怀的,还是那些宁静古朴的边陲古镇。古镇似一首韵味悠长的散文诗,适合身临其境的细细品读。厌倦了一成不变的城市生活,到那些洋溢着淡淡人间烟火气息的古镇去,静静地体验一番缓慢的生活节奏,拨开障目的利欲,寻回本真的自我。

一块大石头上的一座城,有一种古镇,叫丙安古镇

丙安正是这么一座遗世独立的古镇,没有进行大肆改造、扩建,也没有铺天盖地的宣传、铺陈,至今保存着最原始的风貌、最淳朴的民风,在商业化旅游大潮中演绎着宠辱不惊、自成一派的风流气度,实属难得。丙安古镇位于贵州省赤水市,古镇背倚青山,三面环水,建于赤水河畔陡峭的危岩之上,距河滩十余米高,仿佛一座悬空的古堡兀立在赤水河畔的崖壁上。是川盐入黔古盐道着名驿站和商品集散地,被专家学者誉为“明清建筑与历史的活化石”,具有“千年军商古城堡”之美誉。

一块大石头上的一座城,有一种古镇,叫丙安古镇

丙安古镇小巧精致,只有一条长约四百米的石板街,狭窄幽深的小巷分布在主街两旁。河谷畔崖壁上,分布着许多古老的吊脚楼,悬空楼、虚脚楼、无底楼、独柱高脚楼,参差不齐,错错落落,历经百年风霜,仍然稳如磐石。这些年代久远的吊脚楼掩映在鲜花与绿树丛中,古朴悠扬、别有风韵。

一块大石头上的一座城,有一种古镇,叫丙安古镇

双龙桥位于丙安乡丙安村正安组一条河沟入赤水河的河口,始建于清代,面积约120平方米。双龙桥东西走向,桥长368米,宽1.7米,水面至桥面高3.2米,河中有九礅,礅宽3米,桥面分为九段,每段均为长4米,宽0.85米,厚0.5米的条石铺砌,中间两礅凿有一雌一雄两条龙昂首向上流方向,龙头高出桥面1.1米,桥中间另外三墩上有被破坏的雕刻痕迹,据附近居民讲是狮子造型,后被打破丢弃河中,两端桥长14.4米,东端桥长3米。

一块大石头上的一座城,有一种古镇,叫丙安古镇

丙安禹王宫遗址位于赤水市丙安乡古景社区。丙安禹王宫始建于清代,座西朝东,占地面积约300平方米。该遗址内仅存原土木串架结构房屋一楼一底,每层两间,面阔4.8米,进深5.6米;石柱础3个,一大二小,直径分别为73厘米和48厘米,高40厘米和39厘米;原建11级踏道一处。

一块大石头上的一座城,有一种古镇,叫丙安古镇

惠及乡邻摩岩石刻位于丙安乡丙安村正安组柑子湾,民国时期所刻,面积约2.4米。材质为青石凿刻于一块离地面高4米的大岩石上。碑高2.4米、宽1米。碑体正中竖直刻有“惠及乡邻”四个行书大字,字体宽0.45米、长0.55米,是民国十一年(1912年)保绅商士庶为了彰显王禹绘为乡邻做出了巨大贡献而刻碑文。

一块大石头上的一座城,有一种古镇,叫丙安古镇

码头遗址丙安古码头遗址位于丙安乡古景社区,形成于明末清初,面积约600平方米。古码头有一总长为63米的石梯,因山势而建,宽2.5米到1米不等,蜿蜒向上,直通古镇。石梯与古码头连接部分为扇形月台,通宽为6.3米,半径为3米。月台前面是河滩沙地。月台北面3米处有一大块岩石,岩石上凿有鼻孔,用于栓船之用。此码头为水陆码头,所有货物均由此卸货上岸,是赤水河盐运的重要码头。

一块大石头上的一座城,有一种古镇,叫丙安古镇

红色经典旅游地是丙安除千年古镇外的另一个“标签”。1935年1月红军四渡赤水时,红一军团第二师和师团部曾在丙安扎营,保证红军顺利一渡赤水,取得了战略性的胜利。2008年12月23日,丙安古镇获得“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殊荣。如今,丙安红一军团陈列馆陈列着革命先辈们在第一次横渡赤水时留下的文物,供慕名而来的游客缅怀、瞻仰。

一块大石头上的一座城,有一种古镇,叫丙安古镇

赤水河依旧无声东流。丙安的岁月就这样,不紧不慢,随着河水缓缓流淌。两岸人家,生生不息、薪火相传,伴随着日出日落,转眼便已千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