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型肺大泡直接把泡裡的氣抽出行嗎?

用戶7538239570873


首先回答,當然可以。

並且很多醫院已經開展了這個項目在逐漸向全國推廣。

肺大泡是如何形成的

肺大泡是由於肺內細小支氣管發炎,導致小支氣管黏膜水腫,致使管腔部分阻塞,形成活門作用,空氣易進難出,使得肺泡高度膨脹,肺泡壁破裂並且相互融合成巨大含氣囊腔。其發病通常繼發於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肺結核等,並最常與肺氣腫並存。

CT引導下經皮穿剌注射硬化劑治療肺大泡

患者先到ct室去,在ct機下對肺大泡進行定位。定位之後用穿刺針傳入到肺大泡中。注射硬化劑,將肺大泡裡的氣體抽出。 手術之後患者常規進行翻身,使肺大泡裡的硬化劑混合均勻。



術後2~4天常規復查,如果肺大泡非常大,可以進行第2次操作。繼續向肺大泡內注射硬化劑和抽氣治療。一般經過2~3次的治療之後,肺大泡的治癒率幾乎可以達到100%。

國內的研究顯示,肺大泡經過治療之後,治癒率幾乎達到100%。患者的治療之後的呼吸困難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緩解。

有極少數的患者會出現氣胸。一般經過3~5天的臥床休息和吸氧之後,氣胸也可以得到吸收,好轉。


傳統肺大泡治療方法一般採用外科切除術,隨著微創外科技術的發展,胸腔鏡下肺大泡切除結紮術,吻合器切除術等的廣泛使用,以及切除術後縫扎方法的改進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患者的創傷與手術風險。但是對於多發或巨大肺大泡仍需切除肺葉或整側肺,另外多數肺大泡患者合併有慢性支氣管炎等其他肺部疾病,呼吸功能差,肺儲備功能低,外科手術仍有一定限制。

結論

CT引導下經皮穿刺注射硬化劑治療肺大泡是可行的,操作簡便,併發症少並且可控,相對於傳統外科手術來說創傷小,適應證擴大,可重複操作,是一種安全有效的治療肺大泡的方法。但是國內開展的病例畢竟還是較少,沒有全國範圍內廣泛開展,並且缺乏長期的隨訪結果,因此遠期療效仍需要進一步大規模樣本的探討和完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