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人工智能,全球“最強大腦”們都聊了些啥?

針對眼下大熱的人工智能,頂尖科學家們也紛紛給出了自己的看法。一起來聽聽他們的精彩觀點吧!

关于人工智能,全球“最强大脑”们都聊了些啥?

第二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開幕式現場 新華社發(王翔攝 )

人工智能能自己提出科學發現嗎?

如何理解人工智能和人類的關係?201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巴里·巴里什有自己的看法,也有自己的疑問。在他看來,人類做研究依循的是科學的實驗步驟和方法,任何科學研究的發現都需要調查過程和證明過程,但AI得出結論的過程顯然和人類不同。

巴里什認為,雖然人類早就知道AI有黑匣子,但AI究竟如何得出結論,如何思考的,這一點人類並不清楚。看起來,AI只不過是通過輸入數據,然後得出結論。但真正的科學遠不止如此,還包括諸如如何從牛頓的書中學做科學研究,如何用科學的方法建立真理這類理論性問題。然而這類問題都需要建立在大量測試和實驗基礎上,即便偶爾獲得一個新發現,最終也很有可能被證實為錯誤。

因此,在巴里什看來,儘管AI在國際象棋、圍棋等方面已經比人類做得好很多,但AI是否能自己做出科學研究,提出科學發現?這或許是更值得深思的問題。

人工智能是否能研究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的發展帶來了一系列研究領域與之交叉,其中一大熱門就是神經科學和腦科學。

對此,2014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挪威科學家梅-布莉特·莫索爾表示腦機芯片與神經技術已經被應用於人類大腦,但從認知層面來看,芯片可能能夠製造新記憶,卻無法修補舊的記憶。也就是說一個人如果失去童年記憶,他將無法通過植入芯片將其找回。

人類大腦中隱藏的信息與數據極其豐富,芯片可以與新細胞建立聯繫,為大腦製造新的記憶,但卻無法修復細胞,也不知道該“同哪些細胞對話”,因此無法找回丟失的記憶。

對於人工智能,梅也提出了一個有趣的問題:人工智能是否能研究人工智能,並告訴人類它們是如何思考的?基於這一提問,梅-布莉特·莫索爾生動地表示,如果一個人瘋了,他有可能被治癒,或者至少可以對其精神狀態加以控制;但如果一臺人工智能機器瘋了,人類或許將無計可施。

因此,梅強調,研究人工智能必須重視人工智能的倫理問題。

人工智能或可幫助確診阿爾茨海默病

同為2014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的挪威科學家愛德華·莫索爾也著重提到了人工智能的倫理問題。在愛德華·莫索爾看來,人工智能做什麼、不做什麼,這些都應該由人類來決定。愛德華·莫索爾認為,人工智能有很多優勢,可以分析處理大量神經科學中的數據,但要關注風險,防止濫用。

與此同時,針對其擅長的大腦GPS領域,愛德華·莫索爾表示,大腦的導航系統是其認知系統的一部分,“我們對大腦的認知系統研究得更多,我們就能更好地理解精神類疾病、更好地預防和治癒它們。”他認為,依靠人工智能與機器學習,人類將能找到一些規律來確定病人是否患阿爾茨海默症。(來源:科技日報、澎湃新聞、文匯報)

关于人工智能,全球“最强大脑”们都聊了些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