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高祖究竟封了多少軍功貴族?連亭長都是關內侯

漢高祖究竟封了多少軍功貴族?連亭長都是關內侯

公元前188年,漢惠帝死後,剛強如呂太后竟然痛哭不已,而呂太后痛哭的原因並不僅僅是哀傷自己兒子早逝,更擔心漢惠帝沒有成年的兒子,自己年紀也大了,害怕自己死後小皇帝不是劉邦的“老兄弟”們的對手。

七年秋八月戊寅,孝惠帝崩。發喪,太后哭,泣不下。留侯子張闢彊為侍中,年十五,謂丞相曰:“太后獨有孝惠,今崩,哭不悲,君知其解乎?”丞相曰:“何解?”闢彊曰:“帝毋壯子,太后畏君等。君今請拜呂臺、呂產、呂祿為將,將兵居南北軍,及諸呂皆入宮,居中用事,如此則太后心安,君等幸得脫禍矣。”丞相乃如闢彊計。——《史記·呂后本紀》

無獨有偶,周勃、陳平等軍功元從誅滅諸呂后,派人請代王劉恆進長安當皇帝,可沒想到劉恆不但不感謝周勃這些軍功元從,劉恆的心腹都認為周勃、陳平等人不懷好意。

代王問左右郎中令張武等。張武等議曰:“漢大臣皆故高帝時大將,習兵,多謀詐,此其屬意非止此也,特畏高帝、呂太后威耳。

今已誅諸呂,新喋血京師,此以迎大王為名,實不可信。原大王稱疾毋往,以觀其變。”——《史記·孝文帝本紀》

可是114年之後,漢昭帝去世無嗣,滿朝文武大臣都提議皇位由漢武帝唯一在世的兒子廣陵王劉胥繼承皇位,可丞相霍光不願意立成年皇帝,竟然違背禮法,改立昌邑王劉髆的兒子劉賀,而滿朝文武大臣以及勳貴元從竟然默然無語,任由霍光操縱朝局。

元平元年,昭帝崩,亡嗣。武帝六男獨有廣陵王胥在,群臣議所立,鹹特廣陵王。王本以行失道,先帝所不用。光內不自安。郎有上書言:“周太王廢太伯立王季,文王舍伯邑考立武王,唯在所宜,雖廢長立少可也。廣陵王不可以承宗廟。”言合光意。光以其書視丞相敞等,擢郎為九江太守,即日承皇太后詔,遣行大鴻臚事少府樂成、宗正德、光祿大夫吉、中郎將利漢迎昌邑王賀。——(《漢書·霍光傳》)

從呂太后畏懼朝臣以至於痛哭到霍光可以一言而決皇帝更替,中間只過了短短一百一十四年,為什麼西漢朝局在一百年多一點時間發生瞭如此大的變化?霍光擅權的時候,當年連呂太后都懼怕的軍功元從為什麼似乎從朝堂上徹底消失了?

漢高祖究竟封了多少軍功貴族?連亭長都是關內侯

這其中的關鍵就是漢武帝,漢武帝才是那個真正奠定了接近2000年封建大一統王朝政治形態的皇帝。

不過在談漢武帝幹了什麼之前,我們先要搞清楚漢武帝的祖父,漢高祖劉邦究竟建立的是一個什麼樣的國家。

劉邦建立的漢朝,一言以蔽之,是對秦制的繼承和反動。

以前大家對西漢王朝對秦制繼承的部分談的比較多,忽略了西漢對秦制的“反動”。

所謂“反動”,就是西漢政治制度中對以“分封”為核心的春秋戰國制度的繼承,李開元教授就談到劉邦建立的漢朝“從誕生之初就具有分權性質,是一種相對性有限皇權……是以漢朝宮廷、漢朝政府和諸侯王國各為一方的三權並立的政治結構。”

這一點在高帝十二年,劉邦發表帶有政治遺囑性質的詔書上表現的淋漓盡致:

詔曰:“吾立為天子,帝有天下,十二年於今矣。與天下之豪士賢大夫共定天下,同安輯之。其有功者上致之王,次為列侯,下乃食邑。而重臣之親,或為列侯,皆令自置吏,得賦斂,女子公主。為列侯食邑者,皆佩之印,賜大第室。吏二千石,徙之長安,受小第室。入蜀、漢定三秦者,皆世世復。

吾於天下賢士功臣,可謂亡負矣。其有不義背天子擅起兵者,與天下共伐誅之。佈告天下,使明知朕意。”——(《漢書·高帝紀》)

劉邦在詔書裡說自己對功臣元從很夠意思了,功大的封王、封侯,功勞小沒有能夠封王封侯的也有自己的獨立的封地(食邑)。列侯建國,自己任命官吏官吏,吃賦稅,還在長安有大宅第;二千石的高官則遷到長安,有小宅第,跟著他進蜀中又打回三秦的老兄弟,則世代免勞役。

詔書裡的“亡負”就是“無負”的意思,劉邦最後說自己對得起大家(功臣),希望大家對得起他,有人要顛覆劉氏江山,老兄弟們都要站出來討伐。

劉邦這道詔書除了標明自己“無負”功臣外,也點出了西漢初期政治特點是諸侯“皆令自置吏,得賦斂”。

漢高祖究竟封了多少軍功貴族?連亭長都是關內侯

而劉邦詔書裡的老兄弟一共有多少人呢?

劉邦封列侯145人,只有6人是自己親屬,也就是說異性功臣諸侯139人,而西漢初年2000石吏數目不詳,根據學者劉嵩考證,總數不超過100人,入蜀,定三秦時漢軍經過逃亡,剩下3萬人,即便經過楚漢戰爭,到高帝十二年也能有一萬人左右。

這些屬於劉邦高級“老兄弟”,劉邦在高帝五年時還發布過一份詔書,在這份詔書裡凡是在垓下參戰的漢軍都被劉邦賜予“大夫”爵位,按照張家山漢簡《二年律令·戶律》的規定,凡有“大夫”爵位者,受田5頃(500畝),也就是成為了小地主。

經李開元教授考證,參與垓下之戰的漢軍差不多有60萬人,這些獲得“大夫”爵位的漢軍士兵,他們擁有的特權就是本人以及本戶家人免勞役。

不管是高級老兄弟還是參加垓下之戰時60萬低級老兄弟,全部加起來差不多有62萬人,按照五口之家計算,西漢時期大約有300萬人口成為擁有特權的“貴族階層”。

學者劉嵩曾考證這批人佔全國總人口的16.7%-20%,應授田面積,佔西漢末年(漢平帝時)全國總耕地(82705.3萬畝)的38%。

當然, 60多萬漢軍將士也不是人人都享受到劉邦所說的那麼多優待,因為漢初既沒有那麼多勞動力,也沒有那麼多可耕地,但是這60多萬漢軍以及他們的家人足以填滿西漢時期所有的政府職務還有富餘。

《張家山漢墓竹簡》裡披露了漢高祖六年一起縣令與部分縣吏謀殺另外縣吏的案件,案件本身沒有什麼特別,殺人的縣令和縣吏也被判處了腰斬之刑。

特別之處在於這個縣令和作為幫兇的三名縣吏都是“關內侯”,這個縣令不過秩六百石,而他的三個從犯乾脆就是一百二十石的亭校長這個級別的小吏。

僅僅從高祖六年這麼一個小的案件,我們就能看出西漢初期朝廷的官職還不夠軍功集團分的,沒有關係的關內侯都只能擔任縣令、亭校長等低級官職。

這60多萬西漢新貴族既是劉氏江山的保障,同時也制約了劉氏皇權的擴張。

漢高祖究竟封了多少軍功貴族?連亭長都是關內侯

前面講過的漢文帝雖然最後還是逼迫周勃、陳平等軍功元從交出了權力,做了真皇帝,但是漢文帝也不得不遵循漢高祖劉邦“白馬之盟”所立下的“封功不侯,非侯不相”的潛規則,終漢文帝一生,丞相這個職務一直是在軍功元從中流轉。

漢文帝雖然很想讓自己小舅子竇廣國擔任丞相,但是想來想去還是不敢“逾雷池半步”,最後任命了申屠嘉為丞相,申屠嘉資歷比我們前面所說被腰斬的縣令資格還淺,他在漢文帝元年才受封關內侯,漢高祖打天下時申屠嘉還只是一名隊率(小隊長,類排長)。申屠嘉也是最後一名被任命為丞相的漢初軍功元從,不是漢景帝不願意遵守這個規則,而是第一代軍功元從中有資格做丞相的在漢景帝時期差不多都去世了。

漢文帝寵信男寵鄧通,申屠嘉卻敢於直接在朝堂之上教訓漢文帝,漢文帝還不得不規矩的聽著申屠嘉的“訓斥”。

是時丞相入朝,而通居上傍,有怠慢之禮。丞相奏事畢,因言曰:“陛下愛幸臣,則富貴之;至於朝廷之禮,不可以不肅!”上曰:“君勿言,吾私之。”——(《史記·申屠嘉傳》)

申屠嘉做丞相敢於面斥漢文帝,而幾十年後公孫賀聽到漢武帝任命他做丞相時如喪考妣,形同領死,真是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是什麼導致漢初龐大的軍功集團從漢景帝時期開始逐漸退出漢朝政治舞臺呢?這個,我們下篇再講。

《史記》、《漢書》、《二年律令》、《新郪信案例爵制釋疑》、《漢初文化軟實力思想與武帝太初改制》、《西漢初期軍功集團研究》、《從吏多軍功到賢良文學取士--西漢前中期選官制度的變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