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灭六国顺序是什么?为什么最后才灭齐国?原来战术暗藏玄机

导语:秦始皇灭六国顺序是什么?为什么最后才灭齐国?原来战术暗藏玄机

秦国经过商鞅变法,面貌焕然一新,不论在经济和军事方面在六国都是首屈一指。于是,在一代雄主嬴政的带领下,秦国发动了统一六国的战争。从历史记载来看,从开始发动灭六国战争的公元前231年,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登基为帝,中间仅仅10年的时间,秦国就相继灭掉了韩、赵、魏、楚、燕、齐六个国家。

秦始皇灭六国顺序是什么?为什么最后才灭齐国?原来战术暗藏玄机

秦国实力确实很强大,但是面对六个对手,一路走来也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在这个过程中,如果一步走错,可能就会全盘皆输。所以当时秦国究竟是如何考虑灭六国顺序的?又为什么把齐国放在了最后呢?

首先我们来看看秦国灭六国的顺序分别是:韩,赵,魏,楚,燕,齐。光看这个·顺序可能看不出什么,当然了这个顺序也不可能是嬴政没事干瞎想出来的,这可是结合了无数老秦人智慧的结晶。嬴政即位后,就与诸大臣进行了精细的谋划,最终决定了采取远交近攻、先强后弱的策略。接下里我们就来看看这个策略。

秦始皇灭六国顺序是什么?为什么最后才灭齐国?原来战术暗藏玄机

远交近攻

远交近攻,就是说距离秦朝远的要建交,可以避免被围攻。距离秦朝近的出兵方便,还节省成本,就可以动手先灭掉。而六国相对于秦国的距离,可以分为三组。韩国和赵国为一组,距离秦国最近,尤其是韩国,就在秦国家门口。魏国和楚国,距离秦国稍微近一些,是第二小组。燕国和齐国是距离秦国最远。那就是第三小组。所以,秦国远交近攻的策略就是:笼络燕齐、稳住魏楚的同时消灭韩赵。

秦始皇灭六国顺序是什么?为什么最后才灭齐国?原来战术暗藏玄机

先弱后强

当时的东方六国,赵国、楚国和齐国是强国,韩国、魏国和燕国是弱国。先吞并弱国,可以让自己获得更多的物质资源和占据更好的地理条件,这样就可以与强国进行长久战了。

所以,秦国先选择了距离自己最近的第一组,韩国和赵国。在战国七雄中,韩国的实力最差,身处四战之地。秦决定第一步就灭韩国,一来是因为韩国要想东进,首先要把门口这个绊脚石挪开,二来就是韩国的武器装备十分精良。如果不先灭了韩国,如果以后韩国给其他几国提供武器,将会是心腹大患。当然了小编觉得韩国最遗憾的就是韩非了。韩非是一个伟大的法家代表,可惜,他出生时韩国已经腐败不堪,历史没有给韩非更多的时间。

秦始皇灭六国顺序是什么?为什么最后才灭齐国?原来战术暗藏玄机

秦灭赵国是完成统一大业最重要的一步,因为一旦打下了赵国,秦军的士气将得到一次鼓舞。但是秦国攻打赵国也是最艰难的,赵国军事实力与秦国旗鼓相当,尤其还有大将李牧屡次打退秦军的进犯。然而李牧这么一个英雄人物却死于秦朝的离间计,李牧死后,赵国亡国。

秦始皇灭六国顺序是什么?为什么最后才灭齐国?原来战术暗藏玄机

第二组,先弱后强,所以秦国进攻的顺序是先魏后楚。魏国,战国时期最早的变法国,也因此独霸百年。然而到了魏惠王时期,人才流失,国力衰弱,在秦军的铁骑下根本走不了一个回合。战国七雄中,楚国人口最多、领土最大,那里说应该军事实力和经济应该都很强。可惜国内贵族势力太强,国家把大力量都花费在了内斗上。面对秦国大军压境,毫无还手之力。

秦始皇灭六国顺序是什么?为什么最后才灭齐国?原来战术暗藏玄机

第三组,仍然是先弱后强,先燕后齐。燕国与韩国一样,实力垫底。但是地理位置偏远,所以,燕国成为了对秦国很重要的国家,它享受了秦国“远交近攻”的一切好处。战国中期,帮助秦国弱齐。战国后期,又帮助秦国拖住赵国。可是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所以最后被人家一锅端了。

秦始皇灭六国顺序是什么?为什么最后才灭齐国?原来战术暗藏玄机

最后到了齐国。我们知道齐国在齐桓公的时候是最强国,本来还有机会联合其他几国对抗秦国,可是在秦国攻打其他几国时,齐国就好像没有看见一样,既不对抗秦国,也不援助其他国家,失去了大国的风范。秦国和齐国中间隔着韩魏。要远交近攻,先弱后强,只能把齐国放在最后。所以齐国最后被灭并不是因为齐国实力强大,而是秦国的军事战略决定了将其留在最后。

秦始皇灭六国顺序是什么?为什么最后才灭齐国?原来战术暗藏玄机

小编有话说:远交近攻,先弱后强,秦国作出的战略选择,也是历史的选择。试想一下,如果不是这个顺序。秦国想要把实力较强的齐国先灭掉,那么秦国很有可能陷入和齐国的拉锯战,战争成本就会越来越大。又或者将赵国的位置往后挪,那么秦国被赵国李牧大军击败的次数可能会越来越多,秦国本土受到的威胁就会越来越大。秦灭六国确实有其侥幸之处,但更重要还是战略选择的重要性,还有就是天时地利人和的加持,那时候的秦国手下能人如云,六国之中哪个国家没有投靠秦国的志士。所以秦灭六国更多的是历史的必然性。大家觉得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