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有百花争艳的“牡丹王国”,百帝争业的建都要地,菏泽市

中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区域,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山东:以太行山以东而得名。

今日主题城市是:菏泽市

这里有百花争艳的“牡丹王国”,百帝争业的建都要地,菏泽市

菏泽

菏泽是山东省地级市,古称曹州,位于山东省西南部,鲁、苏、豫、皖四省交界地带,东与济宁市相邻,东南与江苏省徐州市,安徽省宿州市接壤,南与河南省商丘市相连,西与河南省开封市、新乡市毗邻,北接河南省濮阳市,菏泽原系天然古泽,济水所汇,菏水所出,连通古济水,泗水两大水系;唐更名龙池,清称夏月湖;清朝雍正十三年升曹州为府,附郭设县。

这里有百花争艳的“牡丹王国”,百帝争业的建都要地,菏泽市

菏泽市名人辈出,人文始祖伏羲、东夷之帝少昊、贤明君主帝舜、兵主战神蚩尤、改革家吴起、军事家孙膑、农学家氾胜之、经济学家刘晏、文学家温子升等都出生在这里,刘邦登基称帝、曹操成就霸业、黄巢起义、宋江聚义等都发生在菏泽。

这里有百花争艳的“牡丹王国”,百帝争业的建都要地,菏泽市

因南有“菏山”,北有“雷泽”,赐名菏泽,是著名的中国牡丹之都,武术之乡,书画之乡,戏曲之乡,民间艺术之乡,菏泽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享有“天下之中”的美誉。


曹州牡丹园

曹州牡丹园座落于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人民北路,是菏泽面积最大、品种最多的牡丹园,也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这里有百花争艳的“牡丹王国”,百帝争业的建都要地,菏泽市

菏泽牡丹栽培已有近千年历史,在中国牡丹发展史上,长盛明、清两代,管领风骚500余年。

这里有百花争艳的“牡丹王国”,百帝争业的建都要地,菏泽市

牡丹园内景点众多,其中南部的国花馆是国内唯一的牡丹主题博物馆,北部的牡丹四季温室为国内唯一可四季观赏牡丹的温室。曹州牡丹园面积达106万平方米,牡丹品种1237个,总量达到80万株,芍药品种600多个,其他乔、灌木、地被植物共计200余种,是目前世界上牡丹芍药种植面积最大、品种最多的植物园林。

古今园

古今园,亦称“古今牡丹园”,位于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王梨庄,在明代曹州“万花村花园”基础上发展起来,1982年重建,故名“古今园”,至今已有五百多年历史。

这里有百花争艳的“牡丹王国”,百帝争业的建都要地,菏泽市

论古今园的来由:据记载,王姓始祖王猛,于明嘉靖间来此建王家庄,先祖喜欢种花植树,数年后,村周“梅柳森森,诸花俱备”,村名随改为万花村,并以村名而命名园名。

这里有百花争艳的“牡丹王国”,百帝争业的建都要地,菏泽市

楼台牡丹故事:大约在一千四百多年前,隋朝第二代皇帝隋炀帝登基后,骄奢淫逸,昏庸无道。有一天,隋炀帝携妃嫔佳丽在御花园赏花,其中一个妃子看到漂亮的牡丹花爱不释手,不禁叹惜到:“要是不用下楼,能在楼台上看这牡丹该多好啊!”为了博得爱妃的欢心,隋炀帝竟然心血来潮,向全国颁召,要求各地花匠为其培植“楼台牡丹”。于是,成百上千的花匠被迫押送都城长安为其栽培楼台牡丹,但多数花匠都 没有见过那么大的牡丹无法完成任务而纷纷送命,唯有曹州选送的花师齐鲁桓技术高超,他利用嫁接技术,将牡丹枝嫁接在多棵楼台高的大椿上,终于培育出“楼台牡丹”而保住了性命。

单县百狮坊

百狮坊位于今山东省菏泽市单县北牌坊街东端,被誉为“天下第一坊,”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

这里有百花争艳的“牡丹王国”,百帝争业的建都要地,菏泽市

因其夹柱精雕一百个姿态各异的石狮子而得名,寓有“百事(狮)如意,百世(狮)多寿(兽)”之意。牌坊高14米,宽9米,四柱三间五楼,歇山顶,正中车马道,两侧分设人行道。此坊刻有100只形态各异的狮子,高超的建筑技艺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

孙膑旅游城

孙膑旅游城坐落在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东北20公里处的吉山镇境内。鄄城乃战国著名军事家孙膑故里,孙膑旅游城占地面积999亩,现有景点为亿城寺、孙膑墓、羊左合葬墓、荆轲墓等。

这里有百花争艳的“牡丹王国”,百帝争业的建都要地,菏泽市

这里是许多名人的故里和安葬的地方,这里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地,这里有非常多的历史资源。当你来到这里的时候你就好像是亲身经历了一番,那些古代非常有意思的事件。

这里有百花争艳的“牡丹王国”,百帝争业的建都要地,菏泽市

在这里不光可以欣赏到美丽的风景区,还可以学习到丰富的历史知识,来到孙膑旅游城一定会让你不枉此行。

东明黄河森林公园

公园位于东明县城区西南30公里处,濒临黄河,是鲁西南地区最为集中、 生长最好的森林之一,具有壮观美的特色,2004年被菏泽市批准为市级森林公园。

这里有百花争艳的“牡丹王国”,百帝争业的建都要地,菏泽市

东明黄河森林公园包括碧海金滩、林下花海、植物园、动物园、君博园、跑马场、儿童娱乐园、水上乐园、百果园等景点和玉林苑酒店、森林明月农家乐、游客中心、旅游厕所、停车场、旅游标识等配套设施在内的乡村旅游体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