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茶可以煮,沖泡時為什麼不能悶?

白茶可以沸煮一段不短的時間,沖泡時卻不能超過一定時間,若是超時便會因為悶泡而導致茶味過重。能煮,卻不能悶是不是自相矛盾?今日便和諸位茶友聊聊這泡茶煮茶的差別。

白茶可以煮,沖泡時為什麼不能悶?

沖泡和煮茶的時間差別讓人有些摸不著頭腦,都是白茶和沸水,為什麼二者茶與水交融時間差別這麼大?茶與水的比例不同,茶與水的接觸時間也各有不同。投茶量不同,水浸出物的釋放速度也大有不同。沖泡白茶時最標準的投茶比例便是以標準容量110ml的蓋碗搭配5g幹茶,投茶量決定了沖泡白茶,絕不能悶泡!品質好的白茶,它的內物質含量是極其豐厚的。這些豐厚的內質,需要細心的對待,以滾燙的沸水沖泡,才能均勻有序地釋放內物質。要想喝到一杯好茶就得控制好水浸出物的比例,沖泡白茶稍不注意,就會泡出一杯濃釅苦澀的茶湯。濃釅苦澀的滋味,是茶葉中茶多酚和咖啡鹼導致,當這些苦澀的物質釋放過多,茶湯的滋味就會被這些苦澀物質所主導。

白茶可以煮,沖泡時為什麼不能悶?

當茶接觸到的水溫愈高,釋放得就更加均勻,而茶和水接觸的時間越長,釋放得愈多。能改變茶湯的,只剩下茶水交接的時間,“快出水”是泡出一杯好茶必要的需求。沖泡白茶,必須用快出水的手法。從注水到出水結束,時間不超過8秒。快衝快出,才能阻擋茶葉內質的過度釋放,茶湯的滋味清潤而不苦澀。泡白茶,需要快,茶湯才能清潤甘和,稍一緩慢,便被茶多酚和咖啡鹼浸泡成稠苦,白茶便成了悶泡的產物。

白茶可以煮,沖泡時為什麼不能悶?

煮白茶與沖泡白茶不同,煮茶壺容量300-400ml,搭配2.5-3g的幹茶。煮茶所用的茶壺內的水量比起沖泡用的蓋碗大大增加,但投茶量卻反而減少了,這為煮茶留出了足夠的時間。煮茶出水的時間不同於沖泡,出水快慢,並不是煮茶考慮的範疇。若是在煮茶的時候同樣使用快出水的手法,沸水初開,投茶,頃刻出湯。此時,茶葉中的內質尚未融入茶湯,便被送入了茶杯。這隻會讓茶葉內物質得不到充分的釋放。煮出的茶湯,輕薄寡淡,毫無滋味。尤其是煮茶的時候,往往是煮老白茶。若是出水的速度過快,老白茶的內質尚未甦醒,茶湯便倒入杯中,茶葉釋放的水浸出物極少,茶湯,自然清湯寡水。由於老白茶的內物質和秉性,煮茶、出湯,可以稍緩。等壺中的清水煮開,投茶。投茶之後,靜待茶湯沸騰,關閉電源。讓茶壺的餘溫,溫柔加熱茶湯,喚醒老白茶,讓它的水浸出物融入茶湯,等果膠物質匯入湯水,等黃酮類物質齊齊相匯,慢悠悠的等候十五秒,便可出湯,如此就得到了一杯甘醇的老白茶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