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成本,對於我們投資指數基金,影響有多大?

低成本,對於我們投資指數基金,影響有多大?

同名微博:@銀行螺絲釘

之前有朋友問了螺絲釘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

最近在看一些資料,裡面提到了一種主動基金投資中出現的隱密指數化傾向。

如果主動基金中的股票配置比例在模擬指數,那麼指數基金未來還會具有優勢嗎?

確實,有很多主動基金,在配置的時候,會傾向於模仿指數基金的方式,這種傾向,也被稱為是「主動基金被動化」。


長期跑贏很困難

其實,想要長期跑贏指數基金,是比較困難的事情。

在海外成熟市場,比較長的歷史數據也證明了,主動股票基金,整體是跑輸指數基金的。

在A股也是如此,最近十年,

  • 滬深300指數,加上分紅收益,跑贏65%的股票基金。
  • 中證500指數,加上分紅收益,跑贏86%的股票基金。

如果綜合一下,滬深300+中證500,大約跑贏69%的股票基金。

並且時間繼續拉長,到未來十年,跑贏比例還會更高。

因為主動基金經理有個人從業壽命的限制,而指數基金是長生不老的。

配置低估指數基金,不會是收益最高的,但能戰勝大部分品種;

指數基金,相對主動基金來說,也比較透明可靠。

所以也有一些主動基金經理,開始嘗試指數化投資。

他會模仿一個指數來配置股票,這樣可以讓自己戰勝大部分同行,自己也會輕鬆一些。如果自己積極主動的去投資股票,反而有可能跑輸。

所以,越來越多的主動型股票基金在模仿指數基金,這確實是一個趨勢。

低成本,對於我們投資指數基金,影響有多大?

費率太高無優勢

那為何不直接出一個指數基金呢?

其實原因也很簡單,申報成立一個主動型股票基金,基金管理費可以設的比較高,甚至可以到1.5%/年。

而成立一個指數基金,基金管理費一般只有0.5%-0.8%/年。收益上會差別比較大。

不過實際上,這種模仿指數基金的主動基金,如果基金費率比較高,長期看仍然是很難跑贏指數基金的。

因為大家都在模仿指數,收益上不會有太大差別,那誰收的管理費率低,誰長期收益就更好。

而主動基金的費率本身還是比指數基金要高一些,所以時間拉長了,還是指數基金略有優勢。


費率VS收益

在指數基金中,即便是費率相差一點,長期收益也會拉開一些差距。

例如場內的500ETF,規模最大的500ETF是510500,管理費率一年是0.5%/年;而目前已經有一些費率更低的500ETF,例如510580,管理費率每年是0.15%。

兩者差別在0.35%/年。

從2019年1月1日到2019年10月14日收盤,510500上漲24.25%,510580上漲25.24%。

費率上差一點,最後也會體現在基金淨值上的。

更何況是主動基金跟指數基金,通常費率差別還會更大。

低成本,對於我們投資指數基金,影響有多大?

總結

所以這種指數化的主動基金,其實不會動搖指數基金的長期優勢。

最後,低成本的指數基金還是會逐漸成為市場的主流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