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軍隊到底聽誰的?為什麼經常政變呢?

秦皇見漢武


泰國軍方的幕後大BOSS,其實就是泰國國王。這種國王和軍隊的默契關係,得從拉瑪八世之死說起。

注意,拉瑪八世和在位執政長達70年,“人民的國王”拉瑪九世普密蓬,二者之間,不是爺倆,而是兄弟關係。

(拉瑪八世和九世的童年合影)

上世紀三十年代,泰國國王的權力幾乎被軍閥們“架空”,拉瑪八世的叔叔,弱弱的反抗了一下,結果激怒了軍方,在軍隊強大勢力的脅迫下,以身體欠佳為由,“被退位“。拉瑪七世沒膝下無子,於是,按繼承順序,大侄子拉瑪八世當了國王。軍方考慮,這新國王才十三歲,可以任由自己擺佈,很是理想。

此時的泰國,跟軍方看著不順眼的,是議會的文官勢力。整個拉瑪八世的青春期,一直充斥著兩股勢力的激烈鬥爭。

1946年,年僅21歲的拉瑪八世在寢宮中彈身亡,當時他正打算前往瑞士完成學業。關於他的死因,到現在還眾說紛紜,好幾個版本都指向了“陰謀論”。

長期以來,泰國官方解釋是,拉瑪八世在清洗他的手槍時,沒戴眼鏡,結果手槍走火發生了意外。畢竟,由於世代近親結婚的緣故,拉瑪八世和九世都高度近視。

(少年時代的拉瑪八世哥倆檢閱軍方裝備。當年的泰國,上流社會處處努力效仿西方禮儀,並不特別流行當今大家喜聞樂見的匍匐跪拜大禮)

然而,這理由糊弄一下局外人還行,稍微懂點行的,都能判斷出是非常拙劣的藉口。

那把所謂“走火”的手槍屬於重手槍,像拉瑪八世那樣單薄的小身板,很難使用這類手槍;而且因為高度近視,離開眼鏡的話,幾乎就是睜眼瞎,他怎麼會在擦拭槍械這種精密活動中,不戴眼鏡呢?

最終,疑點指向了擔任過泰國總理的軍方大佬——鑾披汶·頌堪元帥。

畢竟,一個已經成人,逐漸強大起來的國王,就是他們一夥通往權力道路上的絆腳石。

結果,作為八世的親弟弟,本身遠離權利鬥爭,一心在歐洲讀工科學位的普密蓬被扶上了王位。

不過,普密蓬吸取了前車之鑑,並沒有在泰國多停留,而是繼續返回瑞士讀書,只是把他原本攻讀的工程學,換成了政治類學科。期間,還收穫了一生的摯愛。

拉瑪九世的政治學沒白讀。學成回國後,竟然成了唯一能平衡文官政府和軍隊力量的中心人物,和最終裁判+老好人。

普密蓬即位後,發生了大小近20次事政變,頒佈過17部憲法,政府總理走馬燈似的輪換,軍人文官互相拆臺。但變來變去,拉瑪一家人始終享有神佛一般的地位,父子二人穩坐龍庭。

(2006年,發動政變的三軍領導人膝行拜見國王普密蓬國王夫婦)

這很大程度上,跟普密蓬國王即位後,與軍方達成的默契有關。

泰國的政變,幾乎全屬於“軍事政變”——軍人頭目搞事情來推翻民選政府,把文官總理趕下臺(比如他信和英拉兄妹)。很顯然,這麼明目張膽的“奪權”,非常需要權威認證來“洗白”一下。

而國王這邊,正是利用了軍方的心理。於是,上世紀50年代,沙立·他那叻政變上臺後,軍政府趕緊修改了憲法,認證了國王為三軍最高統帥(並非禮儀上“裝樣子”的,而是能直接發號施令的那種);還規定,在一定情形下,國王有權否議會的決議等一般君主立憲制國家元首不可能享有的“實權”。

甚至,為了取得王室的認可,他抓住一切機會表忠心,政府口號都換成了大搞個人崇拜的“民族、宗教、君主”,並且自己帶頭,領著諸多政府高層,在各種公開場合對普密蓬國王大行匍匐跪拜禮,很賣力氣的把尊崇王室、敬拜國王納入泰國的文化教育中,宣傳不尊重王室,不採用傳統禮節,就是不愛國。

普密蓬國王也默認了這種“復古”的風氣,加上他自己也很給力,勤政愛民,關心百姓疾苦,經常領著妻子女兒深入民間推廣高產農作物、興修水利、捐資助學等。於是,從中央到地方,很快就颳起了狂熱的“跪拜風”,王室神明一般的地位就此奠定,還非常牢固。

(拉瑪九世的葬禮上,大象也得下跪)

自此,每回政變後,軍隊首領和政變上臺的政府領導們都會首先宣佈效忠國王。之後,趕緊以“膝行”的方式覲見泰王,跪伏在他老人家腳下,期盼得到他的認可,只要國王說“行”,政變基本就是成功了。

每當政局動盪,普密蓬國王都會以自己的崇高的威望發出號召並親自做工作,能很快使局勢轉危為安,成了那個無數次力挽狂瀾的的神一般的角色。

再說說說泰國政變的根源,其實就是階級對立和利益分配的問題的激化。

比如,他信與英拉擔任泰國總理期間,出臺了大量惠民政策,讓佔據全國人口大多數的底層民眾,尤其是農民和打工者得到了實惠。因此他們成了兄妹兩人忠誠的支持者與追隨者,即使他信、英拉相繼被軍方發動軍事政變趕下臺,他們也組成紅衫軍,力挺這對早已流亡海外的兄妹。

他信、英拉兄妹的流亡,很大程度是因為,其惠民政策動了特權階層——傳統權貴和軍方代表的強悍勢力的奶酪,其中甚至包括曼谷的貴族世家和泰國王室某些利益。

(把英拉趕下臺的現任泰國總理巴育,行伍出身,軍政府背景,看這眼神就非常不好惹)

像2012年的英拉大米案事件,雖然從英拉下臺到流亡再到缺席審判,王室啥也沒說,但也與泰國王室對政界發難英拉的默許不無關係。

不過,對於政變,泰國老百姓們早都以為常了。國王也不怎麼放心裡去的,反正變來變去,軍隊或者文官政府都得聽自己的,國家經濟也沒受到太大影響。而且,政變中,也沒怎麼發生過大開殺戒的流血慘案。

比如下圖,2006年的政變現場,一副軍民融合的場景,周邊市民們還帶孩子來參觀坦克,在各種裝甲武器旁邊跟軍人合照。

還有裝扮的花紅柳綠的坦克。

這可能跟泰國屬於佛教國家,整體心態好有關吧。畢竟,大家一想到,無論怎麼折騰,大BOSS——崇高的國王一直引領者我們,於是,一下子就安心了。


大學軍事理論教師


這兩天泰國有兩件大事,讓人們對泰國軍隊的作用越來越關注。

第一件事是10月21日,泰國王室突然發聲剝奪了剛被冊封3個月的王妃詩妮娜的全部頭銜。

王室給出的理由是,他對國王不忠,並且挑戰國王隊王后的任命。

用通俗的語言解釋就是——王妃和王后不合,國王向著王后。

第二件事是10月19日,泰國總理巴育突然摔倒了。

當天國會表決2020年國家預算草案,在結束投票離場時,巴育下樓梯時摔倒。後來官方闢謠,稱巴育摔倒只是一次意外事件,不是他身體健康出問題。

這兩件事雖然和軍隊沒有直接關係,但是都說明泰國社會還是有點動盪的,特別是泰國軍隊作為一種獨特的存在,一般在動盪時刻,都會起到穩定劑的作用。

所以由此來聊聊泰國軍隊也還是比較合適的。

第一件事涉及到泰國王室家事,具體原因因為涉及到宮闈秘事,所以沒法分析。

但可以說的卻是,沒有軍隊的支持,泰國君主立憲政體一天都堅持不下來。雖然泰王是名義上的最高軍事統帥,但他也不敢對隨便對軍隊怎樣。

換句話說國王和軍隊,是互相依存的。王室給軍隊面子,軍隊要支持王室。

想當年,如今拉瑪十世的父親,先王普密蓬就是軍隊支持下,成為泰國君主立憲國王的,並且當了60多年之久。

這還要從二戰後說起。

二戰時讓泰國專制的君主禮崩樂壞,戰後民主思想濃厚,普密蓬國王也僅僅是象徵,沒有實權。實權掌握在一幫軍人手中,他們對君主制廢立甚至都有巨大權力,之前廢除了很多王室舊有的禮儀,比如匍匐跪拜禮等。

一直到15年後軍隊高官和普密蓬逐漸建立了信任,雙方關係才從互相提防到互相依存,國王才掌控了軍隊。

如今的泰國軍隊和王室關係,對外當然很密切,但是內部是不是存在矛盾就不得而知。因為拉瑪十世國王和普密蓬國王無論在形象還是在能力上都在泰國社會有不同看法,軍隊對此也不可能完全不聞不問。

至於泰國政變頻發,主要就是軍隊推翻民選政府,並沒有推翻過王室。

一是因為剛才提到過,普密蓬國王和軍隊之間信任度加深,並且長期執政培養了自己的軍事親信,軍隊不會輕易推翻王室統治。

二是因為泰國民選政局紛亂,軍隊從二戰後就對此有過公開介入,也就是政變,不僅獲得了國王認可,也沒有任何懲罰措施,老百姓甚至也習以為常。

因此一旦出問題,各界就普遍認為軍隊可以公開干涉。

當然前提是在國王的認可下。至於是否真的認可,那就是國王和代表軍隊立場的樞密院之間的博弈了。

比如軍隊曾公開推翻了民選的他信和英拉兄妹,如今的泰國總理巴育就是在推翻英拉的政變中登上泰國總理寶座的。

不過他有自己的理由,那就是當時的社會分裂,紅衫軍和黃衫軍各支持一派,導致國家已經出現了危機,軍隊要承擔恢復秩序的責任。

因此,歷史原因,再加上現實的利益爭奪,就構成了泰國軍隊的獨特模式——既和王室保持密切聯繫,又能有自己的獨立意志,並且軍事政變還不會受到譴責,老百姓對此有覺得稀鬆平常。

也難怪在很多西方國家看來,泰國的體制不能說是一種西方民主。反而西方更推崇印度——該國獨立70多年來,一次軍事政變都沒發生過,這才是印度被西方稱為全球最大西式民主國家的原因。


木春山談天下


總的來說,泰國軍隊應該是聽國王的!因為泰國軍方跟王室現在處於是同盟的關係,兩股勢力相互扶持,共同的成長。

泰國是一個君主立憲制國家,按照君主立憲制國家的定義。國王只是一個國家的象徵,沒有什麼實權,只是一個虛職。但是呢,實際上泰國是披著君主立憲制外表,走的卻是君主制的主義國家。

在君主制中,國王有絕對的實權。開頭講到:泰國軍方和國王是屬於同盟關係的。這個制度從1957年就開始了,當時泰國的老國王和軍隊中的二把手結盟。他們成功的把當時軍中的一把手弄下了臺。

從那個時候開始,泰國王室和軍隊就相互合作。到了今天,王室和軍隊的關係也是這樣的。據報道從泰國老國王普密蓬繼位到去世以來,泰國就經歷了20多次政變。每次政變的時候泰國國王就出面解決。

泰國政變的原因主要是,民選政府的勢力很大,之前泰國有三大勢力,一:王室,二:軍隊,三:民選政府!由於民選政府為底層的老百姓做了很多實事,所以支持率越來越高。這個社會還是底層人民多的,精英階級是少數。

然後王室和軍方就會坐不住了,這個時候泰國的軍隊就會出面以支持王室的民義,來發動政變。最後推翻了民選政府,成立了君政府。如果不政變,這兩方的勢力就會被民選政府慢慢的控制。

我們國人最熟悉的兩次政變就是,他信和英拉的政變。這兩次政變都是因為他們的勢力非常大,影響到了另外兩派的利益。所以泰國軍方就發動了政變,當然這個決定也是國王默許了。

泰國的軍隊是一個獨立的系統,跟王室相互聯盟。之前的民選政府,是實行軍政分離的狀況,沒有掌握實權。所以,這就是泰國經常發動政變的原因。


象哥不泰囧


東南亞明珠——泰國,是個君主立憲制的國家,但它與歐美那些老牌的國家又有一些不同。在泰國國王雖然是象徵性的,卻是武裝部隊的最高司令,也就是說整個國家武裝力量,都聽命於國王。

這一點,與其他國家明顯不同,比如在英國,國王不是軍隊的最高長官,它只是一個象徵性的存在,國家的大政方針,都由政府和議會說了算。
既然軍隊服從於國王的領導,那麼國王的權力應該很大,其實不然,泰國實行的是君主立憲制政體,國王不能干預國家的日常的政治事務,因此國王又沒有多大的權力,這樣就造成了軍隊的一家獨大。於是,泰國軍方就以國王的名義經常干預政治,創造了便利的條件。

每當泰國的民選政府,不聽它們的指揮了,或者損害了它們所代表集團的利益,軍隊就會出來發動政變,推翻政府、解散國會,尋找自己的代理人,或者自己直接組建軍人政府,把控國家,這在泰國的歷史上屢見不鮮。
頻繁的軍事政變,老百姓習以為常,見怪不怪了。而且,泰國的軍事政變,有一大特點,就是大部分政變最後都是和平收場,沒有流血衝突,沒有人員傷亡,軍隊一出馬,國家就恢復了平靜,政權不費吹灰之力就實現了轉移。

本小利大,泰國軍隊從中嚐到了甜頭,一般隔個3、4年,就發動一次政變,換一個聽話的政府,然後自己在幕後當老闆垂簾聽政。


泰國的這種情況,目前還是無法改變,國王和政府誰都控制不了軍隊,國家對軍隊沒有約束力,經常發動政變就是很正常不過了。


共剪燭光


在泰國,國王掌控軍隊的最高權力,是國家的實際最高領導人,而總理只負責國家的行政,政府的主要權力就是建設和發展。

泰國軍隊在泰國是一個獨立的系統,泰國實行君主立憲制以來,大部分時間裡,軍隊都以軍政府的形式控制泰國。近年來,泰國軍隊退居幕後,讓民選政府在前臺發揮作用,然後通過影響政府的形式來繼續存在。

軍隊深刻的影響政府,而政府無法控制軍隊。泰國政府一般由多個政黨聯合執政,只要政府不能滿足軍方的需求,軍方只要拉攏聯合政府某個黨派,就能讓政府倒臺,控制了政府的運作。2001年他信領導的政黨取得了過半數國會席位,軍方無法控制政府了,2006年軍方發動政變把他信趕下臺,並驅逐他信勢力。

泰國上到政治黨派下到普通公民都漠視政府權威,對軍事政變也是習以為常、見怪不怪,有時民眾甚至期盼通過軍方介入,來改變自己無力改變的政治生態。


中藝茶道馬副官


泰國,軍事力量控制在國王手中,國王直接指揮泰國全國武裝部隊,泰國政府管理泰國全國經濟及民眾生活等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