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旅游买珠宝防坑指南

这几年出国游价格越来越便宜,不少中国游客在海外各种买买买。喜欢珠宝的朋友们面对国外物美价廉的各式珠宝也难抵诱惑纷纷出手,到南非买钻石,到泰国买红蓝宝,到缅甸买翡翠,已经成为不少朋友的热衷选择。然而不少游客买回的珠宝找国内一鉴定却发现,往往货不对板或者干脆就是假货,由于已经回国,往往售后和维权变得非常麻烦,看着手中的假货,只能后悔莫及。下面就说说国外买珠宝容易上当受骗的几种情况。

国外旅游买珠宝防坑指南

陷阱一:

假戏真做旅游购买的珠宝中,很多人回国复检被发现是假货。这些在旅游地购买到的珠宝比国内的售价便宜很多,而且都配有鉴定证书,真的有这等好事?一般来说,国外购物点给你看的证书有3种:第1种,是伪造证书,但这种情况现在不是很多见了。第2种,是最常见的,也是最容易让人信服的,就是全英文的真证书。比如很多人买到的祖母绿,证书上的“Synthetic Emerald ”其实是“合成祖母绿”;还有些更可怕的,证书上是“Nature emerald”,但是备注:经过注胶、注玻璃、注有色油等填充处理的祖母绿,也是价值不高的。很多老年游客因为缺乏对证书上的外文专业名词的鉴别,很容易受骗。第3种,有证书,也是真证书,东西也不是优化处理的,但是有证书也不能证明珠宝的质量,只是一个矿物成分结论的鉴定而已,有证书的宝石也可能价格虚高太多,切记!

国外旅游买珠宝防坑指南

陷阱二:

蒙混过关、以次充好去过东南亚旅游的朋友们想必都去过当地珠宝店吧?斯里兰卡、泰国、缅甸的确出产宝石,可你买到的都是天然的宝石吗?如果不是“专业人士+火眼金睛”,在泰国、斯里兰卡、缅甸等旅游区是很难买到天然红蓝宝石的,大多是合成、充填宝石。商贩在推销时,会配以特殊的灯光,让你无法看清楚宝石的真实面目。

国外旅游买珠宝防坑指南

国外旅游买珠宝防坑指南

陷阱三:

现场加工很多跟团的游客对一种场景肯定不会陌生:在小作坊里,工人们认真地在加工打磨,旁边摆着款式各异的成品出售。他们会告诉你,因为是家庭作坊,没有多余成本,薄利多销,价格非常实惠。再加上你亲眼看到生产过程,信任感倍增吧?可是你有否想到,家庭作坊真的就会便宜吗?

国外旅游买珠宝防坑指南

其实每件珠宝首饰都是需要经过很多道工序才能完成的。多方面的配套与分工协作,集群的关联生产才能减低生产成本。再说,现代工厂分工越来越细,单家作坊已很难适应市场生存。有可能小作坊里出售的珠宝都是批发回来的。那些敲敲打打只不过是在表演给你们看。

国外旅游买珠宝防坑指南

陷阱四:

产地优势吸引游客购买的最大理由,恐怕就是产地优势了,人们通常都会认为在原产地购买的产品才是便宜而且质量上乘的,所以游客出游都会有购买特产的打算。像哥伦比亚的祖母绿、斯里兰卡的蓝宝石、缅甸的鸽血红宝石、澳洲的欧泊、南非的钻石等等,不胜枚举。可是,产地真的是影响价格最重要的因素吗?

国外旅游买珠宝防坑指南

产处不如聚处,一般在产地看到的宝石只是最原始矿石的状态,需要经过多道工序才会成为精美的饰品,然后运送到集散地批发。游客仅仅是旅游路过,怎么可能接触得到当地真正的天然珠宝批发市场呢?产地假象只不过是为了诱惑你掉进陷阱的方法之一罢了。

国外旅游买珠宝防坑指南

陷阱五:

追诉无门在旅游地购买珠宝可能还要面临“投诉无门”的情况。谁会为了一万几千块买的次品假货,再花几万块钱漂洋过海去找那个奸商讨说法,更何况异国他乡,你也不知道从何入手。这个很难解决。

泰国常见被骗情况:

国外旅游买珠宝防坑指南

众所周知斯里兰卡出产彩宝,但是彩宝的销售集散地却在泰国,泰国也是全世界最大的彩宝交易的集散地,加上泰国是旅游大国,每年去泰国旅游的中国游客相当之多,购买宝石的也不在少数。泰国旅游购买最多的就是红宝石和蓝宝石,主要的骗术有三种:第一,以假乱真,用其他石头冒充,比如用石榴石冒充红宝石,这种情况近些年已经不怎么流行了。第二,人工优化的说成是纯天然的,彩宝的颜色和价格有非常大的关系,而天然宝石通过人工烤色可以让颜色更加浓郁。人工处理的珠宝,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在市场上出现了。人工合成的珠宝玉石,必须在名称前加“合成”两字;经过人工处理的珠宝玉石,必须在名称上标注“处理”二字或处理方法。这些都会在鉴定证书上标明,消费者应该首先学会看证书,再进行购买。第三,高价格,因为宝石的价格不透明,非专业人士很难搞清楚宝石的合理市场价格,因此商家就会刻意高价销售,而相同品质的价格比国内还要高很多。

香港常见被骗情况:

国外旅游买珠宝防坑指南

一说到香港,很多人就会想到珠宝,因为周开头的品牌珠宝很多都是香港品牌,所以大家觉得香港买一定实惠又划算。其实钻石是有明确标准的,国际上通用以4C即克拉重量、颜色、净度、切工来衡量一克钻石的好坏,从单纯意义上的产品成本价格,其实跟品牌并无关。香港有很多钻石销售的小商家,针对游客的消费陷阱主要是,以次充好。钻石的衡量标准非常多,4C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还比如有无奶、咖、绿、黑,有无荧光等等。很多4C级别不低的钻石之所以卖的便宜其实很多都是奶油钻或者咖绿钻。我们在做珠宝定制的时候就遇到过很多这样的例子。同样在南非也是一样,只不过目前去南非旅游的消费者相对少一些。

国外旅游买珠宝防坑指南

曾经我们都知道,“买钻石一定要去南非”,“买红宝石和翡翠一定要去缅甸”,但如今在这个信息扁平化的时代,我们知道了南非的钻石不一定是最好的,缅甸的翡翠也是运到中国来加工的。在宝石产地可以买到价格非常划算的宝石,同样也有可能上当受骗,特别是在景区时购买就更要谨慎了。找比较懂行的专家陪同前行或者去当地比较著名的品牌店铺购买更加稳妥。由此看来,游客们在境外买到各种假货的风险着实不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