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岁老来得子的李鸿章,是如何对待继子,使其背负“卖国贼”骂名

李经方的一生从李鸿章开始,也最终败在了李鸿章的手下,是幸运还是还是悲剧?

(壹)晚清重臣——李鸿章

40岁老来得子的李鸿章,是如何对待继子,使其背负“卖国贼”骂名

1823年,在安徽省肥县东乡磨店乡的一户李姓人家中,生出了一个男婴。因为其父亲李文安是一个考中科举的文化人,所以给他起了一个很有文化的名字——李鸿章。而这个名字也伴随着晚晴最后的历史,从辉煌走下神坛。

李鸿章的父母生活生活很和谐,一辈子给生了八个孩子,而李鸿章排行老二。作为一个文化家庭,李鸿章从小就受父亲的影响,对于读书学习有着很大的兴趣,于是父亲安排年幼的李鸿章到棣华书屋进行求学。并且因为天资聪颖,得到父亲的看重,更是在父亲的引荐下,拜堂伯李仿仙和合肥名士徐子苓为师,攻读经史,打下扎实的学问功底。

40岁老来得子的李鸿章,是如何对待继子,使其背负“卖国贼”骂名

1840年,正是在这种浓烈的学术氛围的烘托下,李鸿章顺利参加科举,并且成功中得举人,不负父亲和老师的栽培。而三年后,李鸿章更是被庐州学府选为优贡,获得了更好的求学机会,然而其父亲李文安也在之前就调任京城任职。

为了让李鸿章能够成长得更快,于是李文安立即安排李鸿章来到北京,让他见识一下更广阔的的世界,而不是一辈子呆在庐州这样一个小地方。于是,李鸿章听从父亲的指令到达京城,在时任刑部郎中的父亲李文安的指引下,李鸿章遍访吕贤基、王茂荫、赵畇等安徽籍京官,得到他们的器重和赏识。

1845年,在来到京城学习生活了一段时间的李鸿章在京城参加了第一次的会试。然而出师不利,李鸿章的第一次会试落榜了,这令他很是失望。不过,父亲却鼓励他继续求学,并且介绍李鸿章以年家子的身份,拜入湖南大儒曾国藩门下,学习经世之学。也就是这一次跟在曾国藩身边的学习,让李鸿章彻底蜕变,并且奠定了一生事业和思想的基础。

40岁老来得子的李鸿章,是如何对待继子,使其背负“卖国贼”骂名

在跟随曾国藩学习之后,李鸿章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并且自己的仕途也犹如坐火箭一般开始扶摇直上,从翰林院庶吉士到直隶总督,李鸿章仅仅用了23年的时间。正所谓时势造英雄,李鸿章就是在清政府最动荡的时间,出现在最正确的位置上,完成了最正确的决定。

在李鸿章上位期间,还以曾国藩教导的建军的理论,组建淮军用来平定太平军;更是身赴前线参与并主导了平定捻军的作战计划;甚至在1865年,成为了慈禧太后手底下清政府洋务运动的执行者。每一次交到李鸿章手上的事情,都能够面面俱到完成的很好,这也是李鸿章最终能够成为满清重臣的必要条件。

(贰)继子李经方

40岁老来得子的李鸿章,是如何对待继子,使其背负“卖国贼”骂名

1862年,李鸿章在清朝的仕途可以说是顺风顺水,扶摇而上。然而他自己却到了40岁的时候,依然膝下无子,虽然有两个老婆在身边,但是他始终没有自己的孩子,这件事情成为了他多年的心病。于是,在父母的建议下,将李鸿章六弟李昭庆的儿子,过继给李鸿章。而这个聪明好学的孩子李经方,成为了李鸿章的大儿子。

因为到了40岁才得到这个过继的孩子,所以李鸿章对于李经方宠爱有加,从小就开始培养他读书学习的能力,更是在自己忙碌的间隙,抽空过来陪伴李经方,并且指点其作业。然而,就在过继孩子的三年后,李鸿章的两位老婆也像开了窍一样,分别给李鸿章生了一个孩子。老大叫李经述,老二叫李经迈,这件事情来得很突然,也让才过继三年的李经方地位尴尬。

很多人也会在背地里讨论,李鸿章会怎么对待这个继子呢?

40岁老来得子的李鸿章,是如何对待继子,使其背负“卖国贼”骂名

李鸿章的做法确实对得起自己的身份和名气,他在两个亲生儿子出生后,对于李经方依旧没变视如己出,亲自指导其学习,更安排了优秀的名师为其指导。由于1870年后,李鸿章开展了洋务运动,于是便着重培养了李经方的外交能力。

首先从语言抓起,李鸿章亲自安排了外国老师来面授,这令年轻的李经方掌握了五门语言,其中英语更是到了流利的程度。李经方也在成年之后,跟随着父辈的脚步参加了科举考试,并且成为了举人。本来李经方应该有着一条坦荡的仕途,可是最终却在李鸿章的手上覆灭了。

为什么李经方会因为李鸿章毁掉“大好前程”呢?

40岁老来得子的李鸿章,是如何对待继子,使其背负“卖国贼”骂名

李鸿章晚期最重要的贡献基本奉献给了羸弱的清政府,而这也让李鸿章背负上了千古骂名。其实李鸿章对于清朝的改革和稳定有着重要的贡献,无论是从内政到外交,李鸿章的身影无处不在。但是几个丧权辱国条约的签订,让李鸿章的努力功亏一篑。因为要让后人记得你的荣誉很难,而要让别人忘记你的“过错”就更不容易了。

李经方便是在这种状态下,选择放弃自己的仕途,选择跟在李鸿章身边,在他的洋务局里工作。李鸿章一直认为跟在自己身边的李经方,能够有最好的资源去接触外国世界,并且有更快的成长机会。事情也确实如此,李经方在李鸿章手下的时候,出访过欧美多个国家,有了更高的国际视野。

40岁老来得子的李鸿章,是如何对待继子,使其背负“卖国贼”骂名

然而李经方在有了很大的外交提升下,自然也就跟随父亲到了马关,在春风楼里李经方代表了李鸿章和清政府,与日本签下了丧权辱国的《中日马关条约》。虽然期间父亲的受伤,让李经方有机会和日本政府进行一场唇枪舌剑,然而在父亲的授意下只能作罢,这让血气方刚的李经方对羸弱的清政府彻底失去信心。

李经方也就在这个时候,替自己的父亲背上了“卖国贼”的骂名。就在从日本回国的路上,李鸿章曾无数次地在儿子的眼中看到失望的神情,他也明白儿子的委屈和无奈,但那个时候的李鸿章已经不知道该怎么去安慰这样的一个儿子了。

40岁老来得子的李鸿章,是如何对待继子,使其背负“卖国贼”骂名

1894年4月24日,就在李鸿章父子回国之后,光绪皇帝就下令让李经方去台湾,处理一下和日本交割的问题。本来这件事情应该是李鸿章亲自前往的,但是因为在日本遇刺身体抱恙,所以只好让其外交官的儿子出马。

为了这件事情,李鸿章还亲自上书皇帝,称经方身体有恙,无法参与此事。其实他心里比谁都明白,如果最后由李经方去签字画押,那么这么骂名就真的背定了。而李鸿章的上书没有带来任何帮助,李经方还是到了台湾,完成了与日本人关于台湾岛的割让问题。

1934年,李经方死于大连,年80岁。回国后的李经方就留在了上海,在经历了辛亥革命后他也丢掉了那个已经不重要的官职。在他的晚年,李经方流转与上海和大连,不再过问朝政安度晚年,只留下一生的“骂名”和遗憾。(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