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第一!浙江15名学生跻身第36届中学生物理竞赛全国决赛50强

10月30日,第36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全国决赛成绩公布。全国50强浙江共有15名学生入围,成功拿下全国第一,女生最高分也“产自”浙江。


全国第一!浙江15名学生跻身第36届中学生物理竞赛全国决赛50强


这15名学生,有7人来自东道主学军中学,还有镇海中学4人、蛟川书院1人、杭州二中1人、平阳浙鳌高级中学1人以及绍兴柯桥中学1人。

跻身全国50强,不仅意味着能顺利入选国家集训队,更意味着大家已手握全国顶尖高校的保送资格。目前,浙江队的15名学生均已被保送至清华北大。

这也是学军中学物理竞赛史上获得的最好成绩,8名同学获全国金牌,7名同学进入国家集训队,人数遥遥领先,位列全国第一;另外还有3名同学获全国银牌。


全国第一!浙江15名学生跻身第36届中学生物理竞赛全国决赛50强


想要从全国370名中学生物理学霸中脱颖而出,这些金牌得主到底拥有哪些过人的素质?

热爱物理就不会枯燥

在我眼中,物理就是一门艺术

马高行,学军中学高三年级,在这次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决赛中,全国排名19。

“有点意外,本来我只是抱着冲击金牌的心去的,这次运气不错,作为浙江队的15分之一,作为学军的7分之一,我感到很自豪,就是觉得一切努力得到了回报,这是对我热爱物理最好的奖赏。”

马高行说,物理是自己的兴趣所在,这次能拿到金牌,进入国家队,感觉自己又有更大的劲儿,可以投身物理学习和物理研究,所以他决定加入北大物理学院。


全国第一!浙江15名学生跻身第36届中学生物理竞赛全国决赛50强

马高行


物理的兴趣该怎么培养?马高行说,这个问题自己也答不上来,可以讲一讲个人经历。他自己小学和初中都没有参加过系统的课外补习,而是进入高中后,开始跟着竞赛教练学习。

先上课,老师教得多,到后期,重心回到自己刷题、练题,随着理解能力的一步步加深,自己琢磨,然后跟同学交流,探讨物理知识,每次都能收获满满,开阔思路。

“因为热爱物理,我就不觉得它是一门枯燥的学科。泊松曾经对拉普拉斯说,‘数学不是艺术,因为可以教会任何一个补鞋匠来解方程,但物理不同,是门艺术。’”

马高行说,随着走进物理,这种感受越发真实,物理联系生活就特别紧密。这次全国考题中,就有不少案例。

比如有一道题是把农村最常见的手推平板车,简化成了物理模型,然后问相关动力学,计算量很大,很难有人把它做到全对,但做出来就有一种莫名的成就感。

还有复赛最后一题,是研究闪电发生的自然现象,也是跟生活日常息息相关。

马高行说做物理的研究一定会成为今后的人生之路,希望自己的研究能给社会带来一些与众不同。

刷知乎半个小时感到很罪恶

研究物理是认识世界的一种探索

蔡心怡,平阳浙鳌高级中学高三年级,在这次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决赛中,全国排名20,也成为全国女生中的最佳成绩。


全国第一!浙江15名学生跻身第36届中学生物理竞赛全国决赛50强

蔡心怡


“去年我是省赛80多名,今年是全国20名,但要说成绩吧,我还是不是特别满意。” 蔡心怡说,这一年,自己越发注重物理基础知识的巩固,学得更扎实了,所以成绩提高。

打从记事起,蔡心怡就特别喜欢数学、计算、科学,是个逻辑性和逻辑感很强的人,理科好于文科。

“小学数学老师找到我爸妈,说希望我去学奥数,就这样,我奥数一直上到了初三。高中转到了竞赛。”蔡心怡说,其他课外补习一律没有,几乎做完作业的时间,都是属于自己的。

做完作业后喜欢干什么?蔡心怡说,自己特别爱看书,从小有什么书,就抓起什么书看,国内外名著都看完了,就拿着妈妈给的零花钱,买各种书回家,以至于妈妈要扣着给零花钱。最近这半年,即使是在备考阶段,还是抽空完成了大约50本的阅读量。

“黑塞、罗素、歌德是我近段时间很爱的作家,每次物理补课强度大,一天十多个小时下来,我最好的放松时间就是读书。”蔡心怡说。

蔡心怡说,自己也有不自律的时候,就是捧着手机在知乎上刷一些问题,比如如何看待顶级数学家,博士的生活是怎么样的,去国外念书又有哪些利弊等。

“刷半个小时,我就有一种满满的罪恶感。但有时候忍不住,一刷就是好几个小时,感觉自己在浪费时间,没学到什么有用的知识。”

蔡心怡说每隔一段时间,都会在心里列一个学习计划表,给自己大致一段时间,立好目标,然后奋力前行。

“我会非常清楚,每一步要做什么,干什么,好比我投入一两年时间,专心准备物理竞赛,最终获得了我想要的成绩。这件事我已经规划好久了,如今顺利进入北大物理学院,我已经迫不及待了。”

在蔡心怡眼中,生活就是物理,研究它,就是在探索构成生活的物质本质。

“物理研究的就是我们生活的一种智慧。物理是认识世界的一种循序渐进的探索,会跟生活联系起来,所以在我眼中,趣味非凡。”

对于大学生涯,蔡心怡也做好了规划,再用一到二年的时间,继续打好物理基础,拓宽对物理的视野,然后广泛学人文、社会、信息等学科,形成较为全面的世界观,然后深耕于一个专业,好好做科研,成为研究型的一类人才。

学军取得优异成绩的后背

有一支实力强大的物理竞赛教练团队

对于这次学军中学取得突破性成绩,校长陈萍表示,既在意料中,同时又是惊喜。“我们物理学科竞赛一直都是秉持着学军努力进取的精神,不仅学生很努力,教练也很努力。

这次物理竞赛教练团队很优秀,以80后和90后的精英为主,他们很多高中时就是竞赛学霸,被保送到北大清华,然后回到校园,继续带队和帮助更多的孩子。”

实力强大的物理竞赛教练团队,由全国著名物理竞赛金牌教练方润根副校长领衔,旗下有叶工程、张宏根、张辉平、邓城秋等经验丰富的资深教练以及范义德、李成、毕韧等新生代教练。

陈萍说,竞赛孩子也有一股不服输的精神,他们有进取心和团队协作的热情,最终7人进入国家集训队,付出的努力终有了收获。


全国第一!浙江15名学生跻身第36届中学生物理竞赛全国决赛50强


如今学军中学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学五大奥赛学科上已经形成一支实力强大、成熟整齐的教练队伍。

在物理学科竞赛、物理课堂教学改革、物理选修课程建设、物理智慧课堂建设、物理创新实验室建设等方面取得一系列优异成绩,并在国科大、北大、清华等国内一流大学的帮助指导下,联合打造物理创新实验室,做了许多创新性、开拓性工作。


全国第一!浙江15名学生跻身第36届中学生物理竞赛全国决赛50强


叶工程老师的学生是本次竞赛学军中学的主力军,他也很看重自己的责任。“学校把孩子们交给我和同事培养,这是对我们的信任。我们当然要尽心尽力,带好学生。”

物理竞赛团队主教练方润根副校长表示:“学军中学的物理教练团队甘愿牺牲休息时间陪伴学生进步,他们的成长和收获就是教练最大的动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